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於7月29日至30日召開的議息會議上,一如市場預期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投票結果出現罕見分歧,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以9票贊成、2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為30年來分歧最大的一次,突顯內部對未來貨幣政策方向存在重大歧見。
投下反對票的是美聯儲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與鮑曼(Michelle Bowman),兩人皆為前總統特朗普於首個任期內提名,被視為潛在接替現任主席鮑威爾的人選。這一分裂投票也引發外界對於特朗普是否進一步施壓美聯儲、干預其獨立性的擔憂。
與6月會議相比,7月FOMC聲明明顯轉趨謹慎。聲明指出,2025年上半年美國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不確定性仍然高企。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延續觀望立場,表示目前「適度緊縮」的政策立場仍屬合適,需進一步觀察數據後再決定是否調整政策。
對於市場高度關注的9月降息可能性,鮑威爾強調,決策將基於屆時的數據與經濟狀況,不會提前預設立場。他表示,「我們距離真正理解這些因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番發言後,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從60%降至45%,美股由升轉跌,美債收益率快速上升。
鮑威爾也回應了與特朗普政府的互動問題。日前特朗普視察美聯儲大樓,與鮑威爾就裝修預算超支問題當場發生口角,引發外界揣測此事是否與其對降息的政治壓力有關。對此,鮑威爾僅表示榮幸接待總統,對於裝修與降息之間的關聯拒絕置評。
關稅對通脹影響仍待觀察
在關稅議題上,鮑威爾表示,美國近期提高的關稅已開始體現在部分商品價格中,但對總體通脹與經濟活動的長期影響仍待觀察。他認為,高關稅可能導致短期物價上升,但強調需防止其轉化為長期通脹壓力。美聯儲調查顯示,美企有意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未來數據可能持續反映通脹壓力。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商務部當天公布的第二季GDP年化增長率為3%,大幅反彈且高於預期,但主要因進口與庫存大幅下降所致。剔除外部因素的私人國內最終購買需求(PDFP)僅增長1.2%,顯示內需走弱。鮑威爾表示,雖然內需增速放緩,但勞動市場依然保持平衡,失業率未見上升。
針對特朗普政府核心法案《美麗大法案》,鮑威爾表示不對財政立法置評,但認為其中減稅措施對經濟或有溫和刺激效果。財長貝森特則於同日對市場安撫稱,即便8月起關稅上升,企業與投資人「無需恐慌」,談判仍可持續進行。
此次會議結果與發言再次顯示美聯儲在面對經濟放緩、通脹壓力與政治干預下所處的兩難局面,未來政策走向更顯不確定。市場焦點將轉向9月會議前的就業、通脹等數據,尋找更多政策方向的線索。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