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近期出現摩擦,導致全球市場短線波動,不過美股周一(13日)強勢反彈,主要指數全線收高。投資人認為,政治對峙多屬談判過程的一環,長線趨勢仍取決於企業獲利與科技升級。隨著AI浪潮與美聯儲重啟降息,市場普遍預期股市修正後反而提供長線進場良機。
道瓊工業指數周一上漲587.98點,漲幅1.29%,收報46,067.58點;標普500指數漲1.56%,收6,654.72點;納斯達克指數勁揚2.21%,收22,694.61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更飆升4.93%,創5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市場情緒轉暖,主要因美國總統特朗普釋出緩和訊號,表示仍願推進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同時中東局勢降溫,減輕了投資人對地緣風險的憂慮。AI概念股成為本輪反彈主力,博通(Broadcom)飆漲近10%,宣布與OpenAI簽署多年期合作協議,將代工生產其首款自研AI晶片。輝達(Nvidia)上漲2.8%,美光(Micron)跳漲逾6%,帶動科技板塊全面回升。
談判對長線影響有限
分析指出,儘管美中對抗短期內仍可能引發波動,但從歷史經驗來看,這類談判性衝突多屬政策施壓手段,長線影響有限。市場真正關注的焦點仍是企業獲利與科技結構升級。AI帶動的資本支出、雲端基礎建設與自動化應用,正在推動美國經濟進入新一輪成長周期。
資金面亦顯示潛在動能充足。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在一年內由6.4萬億美元增至7.4萬億美元,大量資金仍停泊在低風險資產。一旦不確定性下降、信心回升,這些資金可能成為推動下一波行情的主力。
此外,美聯儲於9月重啟降息,市場預期10月與12月將再各降1碼。寬鬆貨幣政策有助刺激企業投資並推升風險資產價格。歷史統計顯示,降息週期啟動後一年內,全球股市平均上漲超過兩成,其中成長型與科技類股表現最為亮眼。美元走弱亦有助美企海外收益與新興市場資金流入。
15年來最佳9月
AI投資浪潮仍在加速。研究預估,全球AI基礎設施資本支出將從2024年的2,320億美元攀升至2029年的2.16萬億美元,年均成長率高達56%。AI應用正滲透至企業營運,「代理AI(Agent AI)」與「物理AI(Physical AI)」兩大方向將主導未來十年創新。預計至2028年,三分之一企業軟體將整合代理AI,而智慧駕駛、機器人等物理AI應用將於2030年至2050年間逐步全面商業化。
法人建議投資人可趁市場震盪時分批布局,鎖定同時受惠降息與AI成長題材的基金或科技龍頭股。隨著美聯儲政策轉向與AI需求升溫,市場正從恐慌走向修復。
目前,美股已擺脫「9月魔咒」,創下15年來最佳9月表現,第四季有望延續漲勢。市場普遍預期,降息與AI雙引擎將驅動全球股市投資熱潮,長線多頭格局仍具支撐力。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