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2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李魁文表示,今年上半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19.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9.4%。其中,出口為11.14萬億元,增長13.2%;進口為8.66萬億元,增長4.8%。李魁文表示,5、6月份外貿增速明顯回升,特別是長三角等地區進出口快速恢復,帶動全國外貿整體增速回升。
外界認為,工業富聯入股紫光有助其半導體事業發展。
有投行估計,內地第二季經濟將萎縮1%。
內地對進口非冷鏈物品不再進行核酸檢測。
內地高溫天氣「超長待機」,多地氣溫突破40℃,浙江、四川、福建、江蘇、河南五省的民眾熱到確診熱射病,並傳出兩例死亡病例。江蘇南京一名裝修工人在高溫下戶外工作兩小時後突然昏迷,診斷為熱射病,醫生經查發現他體溫竟高達42.3℃,內臟如被煮過一樣。四川華西醫院一天內連續收治三名熱射病轉診患者,其中一人病情來勢洶洶,發病後數小時就發生多重器官衰竭,經全力搶救仍不幸去世。
楊占秋受訪指出,Omicron BA.5致病性減弱,造成的無症狀感染者為檢測帶來困難。
珠海市正全力推動建設中的「5.0產業新空間」。截至6月底,全市「5.0產業新空間」項目(不含鶴洲一體化區域,不含建築面積十萬平方米以下項目)實際供地119萬平方米,實際開工面積282萬平方米,分別完成計劃的32%和30%。
家發改委預期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建成,基本實現主要城市間兩小時通達。
珠海昨(12)日新增兩宗本土確診病例,多區實施七日臨時管控措施及全民核檢。
國家發展改革委昨日發布《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其中提到,「十四五」時期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並提出「強化隨遷子女基本公共教育保障」「推進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擴大三歲以下嬰幼兒托位供給」「解決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等措施,涉及多項利好,將有助於加速農民進城和三線以下城市的「城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