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取消流量「漫遊」費,移動網絡流量資費年內至少降低30%,讓群眾和企業切實受益。工信部部長苗圩(圖)昨日在「部長通道」回應,工信部將進一步採取措施,敦促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取消流量「漫遊」費。 另外,還將進一步降低移動流量資費,達到年底比去年下降30%,還有家庭寬頻、企業專項資費的下降。 苗圩表示,中國光纖寬頻、手機寬頻用戶數均居世界第一,其中4G用戶近十億。降費方面,電信用戶資費在不斷下降,三年來,寬頻用戶單價下降了90%,移動用戶資費下降83.5%。近年來,中國在網絡提速降費上取得積極成效,提速「提」的是企業競爭力,降費「降」的是社會總成本。
全國人大開幕式議程焦點之一是審議憲法修正案(草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秘書長王晨(圖)在會上就形成過程進行說明。據《中國青年報》報道,王晨介紹,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9月29日主持召開政治局會議,決定啟動憲法修改工作,為此決定成立憲法修改小組,在中共政治局常委會領導下開展工作,由中共前政治局常委張德江擔任組長,政治局常委栗戰書、王滬寧任副組長。 2017年11月13日,黨中央發出徵求對修改憲法部分內容意見的通知。經過梳理,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共提出2,639條修改意見,經憲法修改小組反覆修改形成中央修憲建議草案稿,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央政治局會議分別審議。12月12日,再就中央修憲建議草案稿下發黨內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經進一步修改完善後再次審議。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聽取意見和建議;張德江同志主持召開四場座談會。 人大一致認為修憲是成熟的2018 年1 月18 日至19 日,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審議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 1 月26 日,中共中央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1 月29 日至30 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召開第32 次會議,討論中央修憲建議,一致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關於憲法修改工作的決策部署,一致贊同黨中央確定的這次憲法修改的總體要求和原則,一致認為中央修憲建議是成熟的。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今天(5日)開幕,大會於昨日上午11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全國人大發言人張業遂就修改憲法、房產稅立法、國防預算、以及中美關係等多個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張業遂表示,憲法只有不斷適應新形勢,才有持久的生命力,今次修憲的原則包括,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等。
2018年全國「兩會」新聞中心首次開啟「委員通道」、「代表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3月3日下午,首場「委員通道」、「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北大廳正式開啟。至於「代表通道」將於今日上午開啟。另外,同往屆一樣,明星委員的提案一直都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內容。
全國政協第十三屆一次會議於3日下午3 時開幕,由現任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發表工作報告。俞正聲從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聚焦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加強和改進民主監督工作等多個方面,回顧了十二屆全國政協的工作,又對人民政協今後工作提出包括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五點建議。俞正聲表示:「全面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俞正聲在回顧港澳工作部分提到,政協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灣方面,俞正聲說,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報告又提到依章程撤銷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令計劃,以及蘇榮等38 人全國政協委員資格。 另外,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萬鋼當日向大會報告十二屆政協提案工作情況,政協委員等緊扣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司法體制改革、脫貧攻堅等重大問題,提出提案29,378 件,截至2018年2 月20 日,99% 的提案已經辦覆。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前日在北京閉幕,會後發表的公報重點提及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官媒《人民日報》昨日就此發表多篇評論文章,指在「部分政府機構仍以權謀私,存在職責缺位和效能不高問題」的背景下,「唯有改革,才能強黨;唯有改革,才能強國」。 「將改革進行到底是中國新時代的宣言,任重道遠,一往無前」。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中共開國元帥陳毅之子陳小魯,因急性大面積心肌梗塞,在海南三亞301醫院搶救無效,於2月28日辭世,終年72歲。昨日,陳小魯之子陳正國證實了消息。據指,陳小魯病逝當天白天並未有異场☆況,還曾在朋友家吃飯,但晚上準備洗澡時向妻子喊了一句「我不好」後突然倒下,在赴醫院途中失去心跳和呼吸,到醫院時「瞳孔都散了」。 陳小魯1946 年7 月生於山東,196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解放軍第39軍244 團政治處主任。 (互聯網圖
美國國會參議院美東時間28日通過了《台灣旅行法》,該法案此前已獲眾議院通過,只要經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後便會生效成為法律。該法案鼓勵台美所有層級官員互訪,若簽署成法後,有望讓美台間官員互訪解禁。法案同時鼓勵台灣經濟和文化代表在美國開展工作。 對此,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日回應,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台灣旅行法》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以及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中方對此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互聯網圖片)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三中全會)昨日(2月28日)落幕,新華社於昨日傍晚公布《十九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下稱《公報》),當中指出,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推薦的國家機構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以及十三屆全國政協領導人員人選建議名單,並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並將方案部分內容提交本月5日開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 其中有關黨和國家機構的改革廣受外界關注,今次《公報》 具體披露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目標、指導思想、首要任務、重要任務等內容,將成為中央政府未來多年的重要改革藍圖。
香港金融中心中環,昨日發生罕見的持槍打劫銀行案。位於德輔道中10號的東亞銀行總行,昨日下午3時許,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獨行男劫匪,手持塑膠袋闖入後,拿出疑似手槍武器指著職員,20秒內成功劫去70,000元,之後疑似乘地鐵逃去無蹤。警方荷槍實彈搜捕五小時後,於傍晚在天水圍拘捕一名57 歲杜姓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