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市反覆,光伏玻璃股卻勢不可擋,《新華社》表示,內地將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大力提高電網對光伏發電、風電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
加密貨幣「一哥」比特幣(Bitcoin)早前調整不斷,一度有跌穿30,000萬美元關口之勢,及後拾級回升,近日重上40,000美元關口,主因與多個「大戶」表態看好前景有關。 不過,比特幣後巿仍充滿不利的因素。有外媒報導,中國央行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繼續保持高壓態勢;而評級機構穆迪上周五(7月30日)將薩爾瓦多的長期評級、外幣發行國及優先無擔保債權評級由B3下調至Caa1,原因是該國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文:產經組)
雖然7月「七翻身」為傳統股巿智慧,惟今年港股7月總體表現較弱,並成為過去十年表現最差的7月,原因是內地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令到中港股市飽吃「驚風散」。雖然內地日前高調發聲為市場降溫,但滬綜指7月已累跌5.4%,創逾兩年最大單月跌幅,而港股連25,000點亦一度失守,全月累挫2,866點,市值蒸發約6.2萬億港元,恒指於26,000點關反覆。 有分析指,預料大市短線難衝破26,800點。而比起外資,最重要的是北水的動向,因為北水一直流出港股,並沽出科網股才是最大的要點。(文:產經組)
內地官媒昨日發布文章穩定巿場,增強投資者信心。港股繼續反彈,昨(29)日恒生指數高開747點後反覆向上,最多升861點;收市報26,315點,升仍841點或3.3%,連升兩日累彈1,228點。國企指數收報9,415點,升344點或3.8%;科技指數飆升515點或8%,以全日高位6,958點收市,亦是創科指面世以來最大單日升幅。大市全日成交為2,541億元。
近期科技平台股份近期受監管壓力困擾,拖低整體大市表現,相反個別傳統周期性股份逆市有驚喜,近期突圍而出的板塊就包括有航運股。全球大型貨運經紀公司羅賓遜全球物流(C.H. Robinson Worldwide)負責人周三(28日)就表示,港口擠塞及運費狂飆的問題,可能要到2022年2月農曆新年後才會紓緩。
恒大系近期「風頭」雖然一時被教育股及科網股的大瀉所蓋過,但事實上負面消息從未消停。中國恒大(3333)先是前日宣布取消特別分紅方案,昨日再遭惠譽將其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由「B」下調至「CCC+」,並傳出部分房產項目定價太低,涉嫌不正當競爭,被當局調查,再加上有高管在場內減持,雖然規模不大,但如此巿況下,對恒大所造成之衝擊可謂「火上添油」。
經過周一及周二的「洗倉」,昨(28)日港股終見回升,恒指以升387點收市,結束三日跌勢。而中資科技股從自去年11月叫停阿里巴巴(9988)旗下的螞蟻集團中港兩地上市計劃以來,內地針對相關企業的監管措施不斷升級。這亦是近日大巿被震散的主因,故中資科技股面對加強監管是無可避免,而相信最終必須以判罰和徹底整改解決。 有分析指,短期中資科技股跌幅反映市場氣氛不佳,未來一至兩星期要密切留意政策走勢,但科技指數由高位大幅調整接近一半,相信短線會有反彈機會。
正當大市連日表演跳水,接連失守26,000及25,000點之際,一眾晶片股近日卻逆市走強。周一錄得北水淨流入10.9億元的中芯國際(0981),昨日曾一度升15%,創逾三個月新高,最終仍升5.8%,報25.55元。
港股「七翻身」估計無望,連月內餘下幾個交易日隨時變得更「難捱」。恒指昨(27)日「複製」周一「股災」,再度急跌逾千點,雖然險守兩萬五關口,但全日成交額就創有紀錄以來最多,達3,606.7億元。恒指過去曾三次連續兩個交易日跌逾千點,對上一次是2008年10月,即金融海嘯的時候。
海底撈(6862)宣布,預期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淨利潤約8,000萬至1億元(人民幣,下同);去年同期淨虧損9.65億元。不過即使上半年由虧轉盈,但該等業績並不能達到公司管理層的預期,表現遠預期。 海底撈昨日低開11.4%,最低見33港元,最多挫兩成,最終仍收跌16.7%,報34.7港元,成交額19.13億港元。有大行指,認為若消費者的習慣在經歷疫情後或出現轉變,對公司所作出的投資或造成結構性及負面的影響,亦指公司的業務復甦較預期中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