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夾心階層最為關注的《夾心房屋法律制度》,昨日在立法會以31票贊成,一票反對,獲一般性通過。儘管投票結果一邊倒,但圍繞法案進行的討論卻相當激烈,多名議員關注當局將夾屋定義為私樓,但卻設置申請人收入上下限、要求申請人每年須居住至少183日、以及定下16年禁售期等限制規定,認為不單申請門檻高,而且限制多多。
隨着國家公佈優化防控措施的「新十條」,特區政府亦隨即調整優化多項本澳疫情防控措施。自周三起,本澳將進入過渡期的第二階段,並推出感染者居家隔離措施,設電子平台供抗原或核檢陽性人士可自行評估,將四類結果以不同顏色表示並可跟隨指引執行。
關於體育事業的發展,習近平主席指出,「要以提高全民族身體素質和生活品質為目標,高度重視並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繼續推進體育改革創新,加強體育科技研發,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體育健身意識,增強我國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加快建設體育強國步伐」。
今年5月,中國科協、科技部宣佈澳門科學館獲列入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是繼3月獲列入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後,科學館再度獲得國家級教育基地榮譽,為港澳台地區唯一獲列入國家級教育基地的科技場館,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特區在科普教育、推動科學家精神教育宣傳工作上的支持及肯定。政府亦表示會透過開展館校合作機制,推行科技教育普及計劃。
好快又一星期,今天我在十二月十日寫這期文章,自疫情上星期由中央公布後,很快各省各市,以至澳門亦很快推出把核酸站取消,把落地核檢,不同的碼都取消,不到五天的時間,我們都聽到了疫情接種達九成,大部份的輕症及無症狀的病情令大家都對開放是可以接受。回顧一下澳門這三年的疫情被感染的有912人,而無症狀者達2,018人,而十二月十日這一天以有85名感染人士,而今天政府亦對未來澳門的感染者是會持續增加,所以政府已經正在做好準備工作,保護本澳市民,特別是要推動未來更人要去接種疫苗,針對長者及幼童要提升接種率。
步入冬季除了出門要着多件衫,對備孕中,或產後坐月,或受更年期各症狀煩擾的女士,飲用合適的湯均有所助益,現介紹二款如下:
由澳門經濟學會主辦的「澳門經濟論譠2022」前(10)日上午於萬豪軒宴會廳舉行,並邀請到相關專家學者出席。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預料,待市民適應新防疫措施後,本澳經濟會向好,對未來整體持樂觀態度。亦有與會學者預料明(2023)年GDP較今年增長36%至57%。 【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應變協調中心昨日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隔離治療指引,明確適用對象、家居要求等具體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