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幼兒入托抽籤 八人爭一位

倡當局考慮多釋放一歲以下托額

工聯總會屬下四間托兒所昨(22)日上午於工聯望廈托兒所進行本年度幼兒申請入托托額抽籤儀式。童真托兒所主任盧瑞儀表示,工聯屬下四間托兒所今年報名總人數有3,315人,而托額有737個,但因當中亦包括部分小朋友升班名額,因此今日抽籤的入托名額合共只有429個,約為八人爭一個托額。她又指,今年報名情況與去年相若。【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盧瑞儀稱,今年同樣是位於望廈區的報名名額較為爆滿,因該區的人口較為稠密,所以需求也較大,今年望廈托兒所有1,200多人報名,而整間望廈托兒所則有161個托額。她續稱,冀當局未來考慮多釋放一歲以下的托額,因近年出生率較低,以目前情況來看,兩歲以上的托額需求相對較少,因此可見今年整體兩歲以上的托額相對較充裕,反而年齡較小的托額則較為緊張。 因今年取消半日托,問及今年托額有否因此而增加。盧瑞儀表示,托額未有因此而增加,只是由上下午班轉為全日班,望廈托兒所本身是各有一班上下午班,而今年起便轉做全日班;而其他三間托兒所近兩年已取消了上下午班。 昨日有不少家長到托兒所觀看抽籤過程,未有中籤的家長陳女士表示心情難免失落,但亦為小朋友報了 四間托兒所,若都未能中籤會考慮到私托「叩門」。而中籤家長梁女士則表示心情興奮,雖然小朋友未滿一歲,但都希望可以早些入托學習,適應環境。

23/04/2021
15231

澳杭促進教育合作及學生交流

簽署合作備忘錄

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昨(22)日在政府總部會見杭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陳新華一行人,就加強澳杭教育合作、推動兩地青少年交流及開展大學生實習等工作進行了討論,會後澳杭雙方的代表簽署了《杭州與澳門教育發展及青年學生交流合作備忘錄》和《教育和科學合作備忘錄》。 會面期間,歐陽瑜表示杭州市統戰部今次訪澳,將促進澳門及杭州的教育部門及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關係,進一步加大兩地在教育及青年交流方面的合作力度,共同培育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人才。 陳新華表示,澳門及杭州兩地的合作已有良好的基礎,通過今次來澳與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交流,有信心兩地交往將搭建新的發展平台,雙方部門合作將進入新的台階。 在歐陽瑜司長和陳新華部長的見證下,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杭州市委統戰部簽署了《杭州與澳門教育發展及青年學生交流合作備忘錄》,進一步支持鼓勵兩地學生的合作與交流;同時,將積極為兩地青年學生,尤其是大學生的實習、創業及就業等合作創設條件。澳門大學與杭州師範大學亦簽署了《教育和科學合作備忘錄》,兩校建立互訪合作機制,並在教育培訓、科研及師生交流等項目加強合作。 澳杭雙方代表簽署《杭州與澳門教育發展及青年學生交流合作備忘錄》和《教育和科學合作備忘錄》。(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提供圖片)

23/04/2021
13241

回收家居廚餘成效待觀察

環保局藉著昨日「世界地球日」,推出廚餘回收好EASY活動,回收家居廚餘,在轄下位於台山、青洲、石排灣,以及最新在永寧廣場開設的環保加Fun站展開。市民需要預先瀝除廚餘汁液及水分,並把廚餘盛載於自備容器內,例如可重用的盒、桶、袋等,每次回收重量上限為三公斤,但大件骨或豬骨頭、貝殼類、藥物、牙籤及其他非食物類都不可放入廚餘桶,回收屬於自願性質,成效有待觀察,但無論如何都是在處理廚餘問題上再踏出一步。 根據環保局《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9 》,本澳2019年總體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達到55萬噸,每日平均產生1,507噸垃圾,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達到每日2.24公斤。城市固體廢物中以有機物、塑膠及紙張/卡紙佔最多,佔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82%,其中廚餘就有44.1萬公斤,處理廚餘一直備受社會關注,尤其廚餘回收計劃,環保局近年開始推動廚餘回收工作,除推動政府部門、學校、酒店、銀行、酒樓和超級市場等機構參與外,還推出「食肆廚餘回收先導計劃」,收集來自中小型食肆的工商業廚餘,但廚餘的回收率極低。 處理生活垃圾,本澳在法律上仍然一片空白,珠海市早於去年中已通過《珠海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並將從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珠海市民、企業若未按要求投放生活垃圾,單位最高可處人民幣50萬元罰款;個人可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法例並規定,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不得在住宅區居住樓層公共區域設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違者可由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部門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各區可以根據所轄區域實際情況確定生活垃圾具體投放時間段。其中,廚餘垃圾每日投放時間段原則上不少於兩個。家庭廚餘垃圾投放前應當瀝乾水分、去除紙巾等雜物,投放至廚餘垃圾收集容器;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等場所產生的廚餘垃圾應當投放至廚餘垃圾收集容器或者指定投放點。 珠海處理生活垃圾上決心很大,2019年11月草擬法案,市人大去年10月通過,今年6月實施。不過,本澳環保局已決定在垃圾堆填區興建中央廚餘處理設施,今年中可完成初步設計,第一期設施預計每天能處理200噸工商廚餘,逐步解決廚餘問題。

23/04/2021
12780

議員關注家暴案通報高立案低

社工局:家暴案具一定複雜性

簡稱《家暴法》的《預防及打擊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10月5日生效至今已四年半,一直被指存在「通報高、立案低、定罪更低」現象。 立法會議員林玉鳳就此提出書面質詢,並關注施暴者要脅受害人銷案問題,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回覆時稱,自《家暴法》生效後,警方均未有接獲受害人提及相關要脅情況,目前的調查過程中以涵蓋對放棄追究刑責的追問,亦會採取措施防範其他潛在危險。 社工局解釋,警方在處理家暴案件時,倘若有受害人放棄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責任,警方將細問受害人原因以及是否出於自願,並紀錄在筆錄內。警方重申,要脅受害人銷案行為有可能構成《刑法典》所規定的脅迫罪。另外,如未成年子女與施暴者同住存有即時危險情況,警方會派員協助及立即通報檢察院,以便檢察官為未成年人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警方對家暴案有既定提問內容 社工局表示,每宗家庭暴力案件具有一定複雜性及跨時間性,目前,警方對於家暴案件已設有既定的提問內容和程序,在恆常性警務培訓中亦透過案例結合法律條文及工作指引向前線人員講解,持續提升人員對案件的處理及偵查技巧。特區政府為家暴受害人提供多項社會服務、援助及保護措施,目的是讓受害人充權,使其能在相關部門及民間機構的保護及支援下,應對家庭問題 。當局亦鼓勵施暴者接受輔導或服務計劃,期望其在行為改善、情緒穩定、認知提升及施暴程度方面有正向轉變,減低再犯風險。 關注個人及家庭疫情致情緒壓力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社工局去年已關注到個人及家庭可能會出現的情緒壓力、家庭關係緊張及社區疏離等問題,聯同民間社服機構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透過網上平台、通訊軟件、電話等,發布心理健康資訊。該局的電話輔導熱線,以及資助民間機構的24小時熱線和網絡輔導服務,去年合共處理7,000通求助電話和處理約400宗網絡輔導個案。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與九所輔導機構共同建立學生輔導支援熱線,在去年停校期間為有需要學生及家長提供輔導,現時有關網絡平台亦持續提供支援。 根據保安司今年2月公布的2020年罪案數據,在家暴案方面,去年全年,司警初步立案為家庭暴力的專案調查案件共118宗,包括治安警察局移交的92宗,而最終警方以「家庭暴力」罪送交檢察院處理的案件,共有11宗,較2019年減少七宗。

23/04/2021
30604

假冒賭廳負責人以高回報作餌

澳男涉詐騙逾900萬港元被捕

【本報記者梁佩茵】一名本澳男子涉嫌假冒賭廳旗下貴賓會負責人,以高利息回報利誘多名人士投資,涉及款項逾900萬港元,得手後潛逃內地,本月回澳時被司警拘捕,涉案男子否認犯罪,司警正追查騙款的下落。 被捕男子姓朱,51歲,本澳居民,報稱商人,涉「相當巨額詐騙」罪送交檢察院處理。兩名男事主分別姓陳,50多歲,本澳居民,報稱司機;以及30多歲內地商人。 司警發言人蔡昕暉公布案情指,被捕男子朱某與路氹某賭廳簽約合作,以中介身份協助賭廳招攬客人。朱某訛稱自己是賭廳旗下貴賓會負責人,向陳姓本澳商人以高利息回報作利誘,遊說開設投資戶口,事主不虞有詐,由去年7月15至23日,按朱某指示先後41次轉賬共810萬港元到多個內地賬戶,惟一直未有收到回報,朱某聲稱相關貴賓會已結業,僅向陳某退回50萬港元,陳某於是在去年12月報案,聲稱該款項大部分是由一名內地人提供,他是受委託投資。 見回報理想 加碼百萬 另一方面,朱某以同樣方式成功遊說內地商人「投資」,起初先轉賬65萬人民幣,後來獲元人民幣利息,事主見回報理想,再加碼投資100萬人民幣,結果上當被騙,最終損失156萬人民幣。 兩名事主先後在去年12月及今年2月到司警局報案,報稱折合共損失約945萬港元。警方調查發現,朱某在今年2月已離澳潛逃。經了解證實涉案貴賓會確實有註冊,僅因為朱某是涉案賭廳相熟「疊碼戶」,故讓其開設櫃台協助招攬客人,該「貴賓會」不屬於賭廳旗下,且在去年5月已結束合作。翻查資料,其戶口從未有上述款項轉入。 至本月19日,朱某經關閘入境被捕,他拒絕合作,否認有收取上述款項,但根據證據顯示他以高額回報進行詐騙,司警以「相當巨額詐騙」罪將其移交檢察院處理,並正追查騙款的下落。 司警發言人蔡昕暉公布案情指,一名本澳男子涉嫌假冒某賭廳旗下貴賓會的負責人,以高利息回報利誘多名人士投資,涉及款項逾900 萬港元。(梁佩茵攝)

23/04/2021
1870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