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在昨(15)日舉行的「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推出惠民惠商措施,包括稅務減免,其中豁免酒店、酒吧、健身室、桑拿浴室、按摩院及卡拉OK等旅遊服務場所消費的5%旅遊稅。
特區政府將推出「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其中包括「澳人食住遊」計劃,政府投放1.2億澳門元,向每名參與計劃的本澳居民提供280元的旅費補助,每人並可獲一次200元酒店住宿補助,透過補貼鼓勵澳人澳遊,刺激本地消費,支援旅遊業界,項目將於今年4月至12月推行。
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上周六(12日)出席活動後受訪表示,「聚合支付」第二階段的「正掃聚合」預料3月底推出。
澳門供應商聯合會昨(15)日晚假萬豪軒舉辦「疫後重新啟航經濟講座」及春茗團拜,邀請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級助理張建華、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副局長陳漢生等嘉賓出席。
特區政府昨日公布一系列措施提振本地旅遊業,對此,澳門旅遊業議會會長胡景光認為,措施對旅遊業界有一定幫助,是次的「澳人食住遊」計劃的所有報團、訂房等程序,都是由本地旅行社負責,相信能為業界帶來一定生意,同時亦會令本地的導遊司機等能夠受惠。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表示,根據行政長官最新批示,今(16) 日零時起,不擁有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居民身份的非本澳居民,只要符合兩項規定則可進入本澳。 外籍人士需持外交公署簽證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 15)日表示,按照第43/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內容,自今日零時起,不擁有中國內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居民身份的非本地居民,同時符合以下條件者可入境:(一)持有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發出的赴內地簽證,由澳門特別行政區前往內地後在該簽證有效期內返回;(二)入境前21天未曾到過內地或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的地方。 自今(16)日零時起,對上述所指人士解除第號行政長官批示及第73/2020號行政長官批示所採取的特別措施。如第一款所指人士屬第號行政長官批示所指國家的國民,包括孟加拉、尼泊爾、尼日利亞、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及越南。則不適用該批示所指的事先取得入境簽證的措施,但仍需取得第5/2003號行政法規第七條所指的入境許可。 梁亦好強調,相關人士必須是在澳門,取得中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發出的赴內地簽證,去到內地再返回澳門,而且入境前21天未曾到過內地或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外的地方。 另外,3月8日至14日與前一週(3月1日至7日)對比,出入境總數上升7.52%,當中旅客上升。 符合兩項要求外籍人士今起赴內地後可返回澳門。(資料圖片)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5)日在全國「兩會」精神傳達會上表示,特區政府要始終堅持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決捍衛《憲法》和《基本法》,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澳」根本原則,維護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同時,要認真貫徹落實兩會精神,堅定踐行「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將澳門特區的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行政長官在會上分享四點看法:第一,堅定不移確保「愛國者治澳」,夯實社會政治基礎,澳門特區的選舉必須全面貫徹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政治原則和標準,並為此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同時,特區政府今年將嚴格依法做好澳門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工作,確保選舉在公平、公正、公開和廉潔的環境下進行,確保「一國兩制」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憂患意識,全面加強維護國家安全工作。不斷完善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堅決反對一切外國勢力干預澳門事務,以及進一步增強廣大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夯實愛國愛澳社會政治基礎。 做好疫情防控促進經濟復蘇 第二,毫不鬆懈做好疫情防控,促進經濟社會復蘇,堅持常態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有機結合,提高科學精準防控能力和水平,統籌好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恢復工作,做好防疫保障工作,確保疫苗充足供應。持續優化民生建設工作,採取措施緩解居民就業壓力;通過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適當增加公共資源投入,推動旅遊支柱產業恢復發展,增強市場和企業活力,促進經濟復甦振興。 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 第三,積極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嚴格落實「十四五」規劃有關澳門發展的針政策和部署,澳門特區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將結合澳門實際,對接國家戰略。澳門將把握機遇,重點完善與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機制,助力國家全面開放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 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第四,切實把握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機遇,加快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特區政府將按中央部署,扎實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與廣東省及珠海市統籌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以大健康産業、金融産業、高新技術産業和文化産業這四大産業為抓手,每個産業再通過落實有關項目為切入點,加快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何厚鏵勉勵澳人學習「兩會」精神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在傳達會上勉勵澳門各界人士,應學習好「兩會」精神,抓緊機遇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有利好消息出台,澳門應積極參與建設橫琴和粵港澳大灣區,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此外,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澳門可以在中聯辦引領下,循序漸進讓居民認識黨史和執政理念,以此作為愛國教育一部分。 傅自應:堅定對國家和澳門未來信心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表達了幾點意見:一、準確把握大勢,堅定對國家和澳門更美好未來的信心;二、完整準確全面貫徹「三新」要求,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科學謀劃推進澳門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推動澳門的高質量發展;三、全面落實愛國者治理特別行政區的根本原則,鞏固「愛國者治澳」良好局面。
澳門金融管理局昨(15)日公布今年2月份本澳外匯儲備數字及澳匯指數,至2021年2月底,澳門特區外匯儲備資產總額,初步統計為1,985億澳門元(248.5億美元), 較2021年1月經修訂總額1,954億澳門元(244.7億美元),上升了1.6%。2021年2月底的外匯資產總額,約相當於2021年1月底澳門流通貨幣的10倍或廣義貨幣供應(M2)中屬於澳門元部分的82.5%。 2021年2月貿易加權澳匯指數為,較上月上升0.26點,與去年同期比較則下跌6.43點,顯示總體來說,澳門元兌澳門主要貿易夥伴的貨幣匯率按月上浮,而按年則出現下浮情況。
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新任局長張作文昨(15)日宣誓就職並簽署就職狀, 行政長官賀一誠出席監誓。張作文隨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上任後將會做好政策研究和區域合作的工作,包括編制澳門特區五年發展規劃及把握國家「十四五」規劃的機遇,加強推進區域合作,特別是澳門如何更好參與大灣區的發展。 夾屋諮詢報告爭取上半年公布張作文指出,在政策研究方面要進一步做到「接地氣、貼民意」;區域合作方面會把握好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同時配合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積極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此外,還要積極探索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問題。 有關《夾心階層住房方案》公眾咨詢結果,張作文表示目前諮詢工作已經完成,爭取在今年上半年公布諮詢總結報告。有關政發局前任局長被舉報事件,張作文不作評論,他稱廉署已有明確的結論和調查報告,作為一個公共部門要依法依規辦事,處理所有事務。 張具逾20 年公職經驗根據行政長官批示,以定期委任方式委任張作文為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任期由昨(3 月15 日)起,為期一年。張作文擁有中山大學經濟學博士、武漢大學經濟學碩士及武漢大學經濟學學士學歷,2000 年進入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公職,歷任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和行政長官辦公室顧問等職務,長期從事澳門公共政策研究和區域合作等工作。 政發局新任局長張作文(右)昨日在政府總部宣誓就職,由行政長官賀一誠(中)監誓、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許麗芳(左)見證。 (林嘉欣攝)
作為一種新興的零售銷售模式,直播帶貨發展勢如破竹、除了明星或知名KOL,甚至連素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在電商或社交平台直播介紹產品,在疫情下令消費者足不出戶仍能享受購物的樂趣。 直播帶貨於2016年興起,短短數年時間已快速發展成為經濟貢獻巨大的產業。根據國內最新資料顯示,中國電商直播用戶規模為3.88億,在電商直播中曾購買商品的用戶已經佔到整體電商直播用戶的66.2%。數據反映,直播帶貨由於疫情推動發展,並已成為零售業創新形態。 直播帶貨帶來的商機有多厲害?就以格力電器去年與各澳門酒店聯手舉辦的直播帶貨活動為例,當晚活動在微信直播,並在抖音、網易、天貓、Facebook、YouTube等十多個平台同步轉播,累計觀看人數在四小時內就超過75萬人次,銷售額高達9.09億元人民幣,其中尤以食品類銷量最多。 特區政府早前表示,將積極嘗試透過直播帶貨這種方式,對外推廣澳門的綜合優勢。在國內與澳門往來未完全恢復正常的情況下,訪澳旅客數字究竟何時才能回復至疫情以前水平實在難以預測。 突破地理及時間限制的電商模式是目前本澳企業提升競爭力,轉型求生的出路。即使他日疫戰結束,網上購物平台絕對會成為企業之間兵家必爭之地,可預料屆時將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宣傳手法、促銷技倆,甚至造假情況。 根據內地一份有關去年雙11期間的電商消費維權報告指出,在27天的監測期內,共收到超過萬宗投訴,其中以直播帶貨為主。當中包括產品品質與直播內容不符、售後服務參差等;內地就曾發生公眾人物直播帶貨訂單造假、流量造假的新聞。 為整治亂象,國家廣電總局去年11月就發布《關於加強網路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市場監管總局亦發布《關於加強網路直播行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規範網路直播和電商直播。 直播電商快速成長,有助澳門發展產業多元,但如缺乏適當監管措施,或會令直播產業走向不健康的方向,不但令消費者蒙受金錢損失,更會阻礙產業多元發展。因此,特區有關部門應及早研究監管電商發展,規管電商銷售的一些營銷手法,以及將電商零售納入消委會保障範疇內,並呼籲消費者在參與直播活動時,提高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