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學年(2021/2022學年)首次入學幼兒中央登記今(20)日截止,教育暨青年局稱,截至前(18)日下午5時,完成幼兒首次入學中央登記人數約有5,300人,過程流暢。
民建聯監事長葉桂平在監事會工作報告中指出,該會於疫情爆發初期,在社區防疫上做了大量工作,獲得社會廣泛認同。總結過去一年,該會會務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在團結本澳愛國愛澳力量、維護澳門社區和諧穩定、推動社會發展等方面都發揮了顯著貢獻。 葉桂平對該會未來會務發展提出三點建議,包括:全力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確保社會長治久安;致力提升居民對國家及澳門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壯大愛國愛澳力量;繼續優化會務內容及質量,深化工作的持續性及效益,並繼續擴大服務對象層面,吸納不同階層且認同該會理念的人士加入服務團隊,為國家及社會作出貢獻。 民建聯監事長葉桂平(右)在監事會工作報告中,對該會未來會務發展提出三點建議。(民建聯提供圖片)
第七屆立法會選舉將於今年中舉行,隨著立法會選舉管理委員會上月成立並就職後,選務工作陸續展開,相信各路潛在選團亦開始部署選舉工程。行政公職局昨(19)日起連續10日展示選民登記冊,顯示有權參與今屆選舉投票的自然人選民人數共32萬5,180人,法人選民則為813個。花地瑪堂區依然是最大票倉,選民人數多達143,769人,佔選民總數40%以上。 自然人選民中,常居所在澳門區的290,195人、氹仔27,965人、路環人、其他942人。以堂區來計,花地瑪堂區依然是最大票倉,選民人數多達143,769人,佔選民總數40%以上;其次是聖安多尼堂區,選民人數有76,913人。 準長者板塊佔最大票源 至於年齡方面,32萬5,180名選民中,準長者板塊佔最大票源,60至64歲組別人數最多,有40,360人;排第二是55至59歲組別,有人;第三是30至34歲組別,佔32,498人;第四是65至69歲組別,有30,070人。 《選民登記冊》便提聲明異議 根據現行《選民登記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行政公職局自昨(19)日起在指地點展示自然人及法人的《選民登記冊》,為期10天,以便利害關係人查閱及提出聲明異議。展示時間由昨日至本月28日(包括周六及周日,每日早上9時至下午6時,中午不休息)。地點:澳門水坑尾街162號公共行政大樓地下大堂。
第26屆旅遊學院學生會暨屬會就職典禮,於上周六(16日)在澳門旅遊學院禮堂舉行,主禮嘉賓包括澳門旅遊學院院長黃竹君、高等教育局代副局陳旭偉、教育暨青年局廳長張敏輝等嘉賓及各友校社團。 旅遊學院學生會至今已經踏入第26年,該會致力為學生尋求更多福利以及為學生舉辦有意義活動,例如第七屆國際文化交流夜、旅遊學院學生會暨屬會新生招募日,以及澳門知識競賽等。 學生會一直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公眾及慈善活動,服務社會,並且與其他院校合辦一系列活動,目的是豐富學生校園生活,令澳門旅遊學院學生有更多機會擴闊視野。 第屆旅遊學院學生會暨屬會舉行就職典禮,該會致力為學生尋求福利舉辦活動擴闊學生視野。
洪勛鋼琴獨奏會崗頂首演 助力本地藝術音樂發展
近日有不少關於網絡社交媒體的爭議,各方關注焦點不一。惟不爭事實是,用戶從主流社交平台出走的「移民潮」正在醞釀,多地包括港澳都有人呼籲棄Facebook及WhatsApp,改用其他社交平台及通訊工具,諸如Signal、Telegram、MeWe等。而作為營商者,或應迅速應對社交媒體複雜多變的環境,藉此機會配合市場需要,穩步發展業務。 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最近更新使用條款,用家日後如欲繼續使用程式,必須同意將電話號碼、定位紀錄等資料,分享予母公司Facebook、令不少用家關注WhatsApp私隱安全問題。該新政策一石激起千重浪,除通訊軟件Signal外,連帶MeWe等多個社交平台的下載數亦急速上升,用戶「移民潮」在世界多地上演。 在港澳,亦有不少人響應「轉會」號召,網民紛紛將自己的新賬號及QRCode分享出來,冀彼此在其他社交平台再聚。當中除了個人用戶,一些意見領袖、專頁、企業、甚至人都已開設新的社交平台。若不談此次「社交移民潮」背後涉及的私隱及政治因素,本澳企業或須因應各個社交平台的發展動態推廣業務,從中探尋找新機遇。 隨着科技發展,網上銷售愈趨普遍。而去年新冠肺疫情的出現,市民消費模式改變,更造就線上營銷乘勢而起,業界已漸漸適應網絡營商新常態。在內地,去年亦因疫情而進一步強化了不少新的線上產品推廣渠道,包括「直播帶貨」等,有關產品由數十元的零食、幾百元的護膚品,到價值數千萬的商業火箭發射服務都有,成為愈來愈普的中國網購模式。 當然,作為企業,提供優質的商品及服務才是最重要的任務,但在社交媒體發達的時代,有效的營銷手段必不可少。對於許多澳門企業尤其中小企來說,這些都是新知識、新領域,仍然需時掌握,但如果故步自封,只開設一個版面而不嘗試其他新興的社交媒體平台,容易被市場淘汰。放眼將來,業界若想向更多的受眾推廣產品、賺取更多利潤,或需花功夫及時間了解社交媒體的運作,發展有效的營銷。
澳門中聯辦昨(18)日下午3時30分在中葡綜合體舉辦2021年新春酒會,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和副主任張榮順、姚堅、羅永綱、嚴植嬋率各部門負責人向澳門同胞致以新春祝福。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崔世安先生,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王冬,駐澳門部隊司令員徐良才,特區立法會主席高開賢,特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全國政協常委廖澤雲、馬有禮、梁華,以及特區政府主要官員,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出席酒會。 中聯辦主任傅自應在酒會上發表題為《堅定信心奮力拼搏共創澳門美好未來》的致辭。過去一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 過去一年也是澳門極不尋常的一年,在賀一誠行政長官團結帶領下,廣大澳門同胞頑強不屈、患難與共、守望相助,共同書寫了協同奮進、感人至深的「小城故事」,生動詮釋了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深刻內涵,充分彰顯了「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 全力支援行政長官依法施政 傅自應主任表示,困難孕育希望,信心貴若黃金。新的一年,希望澳門社會各界認真貫徹習近平主席視察澳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支援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把握歷史新方位,抓住發展新機遇,實現澳門更好發展。必須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全力維護澳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不斷夯實愛國愛澳社會政治基礎。 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援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密切與社會各界的聯繫,促進祖國內地與澳門交流合作,共同續寫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新篇章。 因應國際和內地新冠肺炎疫情形勢變化,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2021年新春酒會採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方式舉辦,現場嘉賓規模較往年大幅壓縮,並嚴格遵守特區政府各項防疫規定。同時,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進行現場直播,向廣大澳門同胞送上新春祝福和良好祝願。
行政長官賀一誠昨(18)日在中聯辦新春酒會致辭時表示,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必定為澳門帶來諸多發展機遇。目前澳門各行各業受到疫情嚴重衝擊,居民生活大受影響,但在中央政府堅強領導和內地積極配合下,澳門社會上下一心,保障了澳門的安全,守護了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抗疫成效。 參與經濟「雙循環」融入發展大局賀一誠提到,新的一年,要認真學習和貫徹習近平主席對澳門的講話精神和各項指示,嚴格按照憲法和《基本法》施政,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國家經濟「雙循環」,不斷推動具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實踐邁步向前。 貫徹防疫工作促進經濟多元面對全球疫情反覆的複雜局面,特區政府將嚴守「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疫策略,慎終如始絕不鬆懈,切實做好常態防疫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恢復發展。 加快經濟復甦,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關注和保障民生,以居民的福祉為依歸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傳承弘揚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切實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確保第七屆立法會選舉順利進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發展定位。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去年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快金融軟硬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同時支持金融人才培訓工作。日前,有大學團隊研究報告指出,未來三至六年,銀行業及保險業的人才需求呈現穩定增長,如對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融資租賃及財富管理方面崗位,將隨著特區政府政策支持出現顯著需求。 人才發展委員會下設的規劃評估專責小組日前召開本年度第一次工作會議,由小組召集人劉本立主持。會上,澳門科技大學及澳門城市大學研究團隊分別匯報《2020-2022年澳門金融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及《2020-2022年澳門建築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兩份報告。 據澳門科技大學研究團隊指出,《2020-2022年澳門金融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報告中顯示,銀行業及保險業未來三至六年的人才需求呈現穩定增長。按照特區政府未來產業發展方向,針對金融業某些具發展潛力的崗位,包括:對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融資租賃及財富管理方面崗位等作為未來發展現代金融崗位類別,這些崗位隨著特區政府政策支持出現顯著需求;金融行業對從業人員有學歷和專業性要求,如需具有全面的經濟、金融、銀行業務知識,在分管領域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入研究能力等。 有委員關注數字金融發展 有委員提出本澳金融業的發展,除聚焦現代金融外,還應關注數字金融領域,並建議委員會與金融管理部門合作,對調研數據作分享及分析。另外有委員關注金融機構服務的數碼化對人員需求的影響,認同是次調研為特區政府制定相關的人才政策提供更科學、嚴謹的依據。對於有委員認爲調研報告應清晰區分人才和基層人力資源的需求,相關的區分工作將在第二階段的人才需求清單作出跟進。 建築業將現人才缺口 除此之外,澳門城市大學研究團隊的《2020-2022年澳門建築業未來人才需求調研》報告中指出,未來三年至六年需求最大的是建築及土木工程範疇技工類崗位,隨著從業人員退休,年輕人入行數量有限,建築業將呈現明顯的人才缺口。報告亦提出當出現相應的崗位人才缺口時,必須透過優先招聘本地僱員,公共工程的開展必須促使本地工人的就業;同時,政府與業界應助力具有經驗的建築業人士向上流動,使其發揮帶教及指導的作用,以利提升本澳建築業水平。 有研究報告指,本澳未來三至六年,銀行業及保險業的人才需求呈現穩定增長。(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