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層戰略對話在阿拉斯加落幕,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一席16分鐘的即興發言火遍全網,而他身邊的翻譯也成為意外焦點。
治安警及司警分別偵破一宗假結婚案,共拘捕五男女,包括兩對假夫妻以及一名「中介」,兩名以假結婚來澳內地男子及其中一人三位女兒,五人成功取得本澳居民身份。警方將被捕五人控以「偽造文件」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本報記者陳宇東報道】 治安警偵破的假結婚案中,被捕本澳女子姓陳,60多歲,無業;內地男子姓劉,50多歲,報稱是裝修工人,現已取得澳門居民身份證。被捕女中介姓劉,60 多歲,本澳居民,無業,為劉姓內地男子的胞姐。 嗜賭婦欠債收酬假結婚 案情透露,身份證明局於較早前接獲市民舉報一宗假結婚,於是轉交治安警察局展開調查。治安警於本月18日到陳婦家中進行突擊家訪,到場後只發現陳婦在家;查問其婚姻狀況期間,陳婦承認與劉某的婚姻是虛假締結,且當中涉及金錢利益。她供稱當年與劉某的胞姐一同在路氹某酒店從事清潔工作,對方得悉陳婦一直單身,建議陳婦與其胞弟假結婚,幫助其弟到澳門定居,並承諾事成後給予30,000澳門元作為報酬,因當時陳婦嗜賭欠下賭債,見有利可圖便答應要求;二人於2008年在內地結婚,劉某亦於2012年成功取得本澳身份證,兩人在2017年離婚。事後警員接觸到劉姓姐弟,但二人均否認作案,案件仍有待進一步調查。 內地男四父女取得身份證 司警偵破的假結婚案,被捕女子姓譚,50多歲,本澳居民,任職助理員。男子姓曾,40多歲,報稱維修員,原為內地居民,現已取得澳門居民身份證。司警早前接獲舉報指有人假結婚,經調查後鎖定目標,於本月17日先後到曾某及譚婦位於北區及高士德住所尋獲二人;仔細查問下,雙方均不清楚對方的生活狀況,且發現曾某與內地前妻常有保持聯絡,關係緊密。在司警再三追問下,二人終承認假結婚,供稱在2015年6月在內地結婚,曾某在取得澳門居民身份證後,更於去年8月成功為與內地前妻所生三名女兒取得非永久性澳門身份證。
【本報記者陳宇東】一名本澳女子涉嫌於2015年時訛稱能替他人辦理來澳工作證,實則只為騙財,成功騙取一女商人近18萬港元後潛逃回內地避債六年,日前經關閘返回本澳時被司警拘捕。 案中受害人姓林,女性,30多歲,本澳居民,報稱為一名商人。涉案嫌犯被捕女子姓文,40多歲,報稱無業。警方控以「巨額詐騙」罪,移送檢察院處理。被騙女商人姓林, 30多歲,於2015年12月底到司警局報案,指因需要替十名內地僱員辦理來澳工作證,透過朋友介紹認識案中嫌犯,嫌犯自稱有能力協助辦理來澳工作證,每個工作證收費約20,000港元,並承諾於三個月內可辦妥,更聲稱不成功就退回款項;又答應事主每提供一名申請者便回贈2,500港元作為報酬。事主在扣除應收報酬後,先後以現金及轉賬方式,將17萬7,000港元交予嫌犯。三個月後事主見無任何消息,且嫌犯亦失聯,懷疑被騙於是報警求助。 司警表示,經調查後發現嫌犯於2016年初已潛逃內地,在本月17日上午經關閘再次進入本澳時被截獲。嫌犯經盤問後承認根本沒有能力辦理來澳工作證件,當時只是出於貪念才作案,為逃避追款所以一直潛逃內地,並稱所有款項已於日常生活中花光。(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陳宇東】一名八旬老翁雖年事已高但火氣仍盛,取車時疑因另一部停泊路邊私家車阻礙其上車,一怒之下用鐵釘刺穿他人汽車四條車軚,怎料整個犯案過程被「天眼」拍下,最終被捕。 被捕男子姓容,年約80歲,本澳居民,是一名退休人士;涉犯觸犯「毁損」罪,移送檢察處偵辦。事發本月15日,一對夫婦到治安警察局報案,報稱其汽車遭人毁損。其汽車停泊於氹仔司澤雄馬路附近,當日下午4時30分左右取車時發現四條輪軚均出現漏氣情況,經檢查後發現四條軚上均有細孔,懷疑是被人刻意用工具刺穿,於是報警求助。 警方其後透過事發地點附近「天眼」系統,發現於15日清晨4時許,一名駕駛輕型汽車男子疑似對事主車輛作出毁損動作,警員到事發地點一帶進行調查,當日下午4時30分左右,發現涉案的輕型汽車及該男子,其特徵與嫌犯相似;警員於是上前查問,嫌犯承認犯案,並稱案發當日開車到事發地點晨運完後取車時,發現事主車輛阻礙他上車,於是隨手拾起地上一支鐵釘刺向事主車輛四條車軚,之後駕車離開。事主報稱維修費約為3,600澳門元。 一名八旬老翁涉嫌因不滿別人私家車阻礙其上車,一怒之下用鐵釘刺穿他人汽車的四條車軚,最終被捕。(治安警察局提供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打擊本澳經濟,也對居民生活造成很大影響,除了因經濟衝擊導致居民收入下降,對於許多正在求學的學生來說,疫情也打亂了他們的人生規劃。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依然對全球經濟產生影響,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根據經濟及科技發展局2020年第四季度「工業出口狀況調查」問卷顯示,本澳廠商對未來六個月的出口前景信心較上季下降,出口廠商情緒繼2020年第三季上升後,至第四季明顯回落,對未來出口前景持審慎態度。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昨(18)日發表去(2020)年第四季度的「工業出口狀況調查」問卷顯示,受訪企業手頭訂單月平均數為3.1個月,多於2020年第三季度錄得的2.8 個月。唯逾45% 企業仍看淡未來出口前景。 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受訪企業手頭訂單月平均數為3.1個月,較同年第三季的2.8個月多,其中,「藥品業」、「成衣製造業」、「電子/電器業」和「其他行業」的手頭訂單分別是4.9、3、2.8 和2.5 個月。 美國及內地出口市場表現較佳 在出口市場方面,根據「市場季度訂單情況綜合指數」顯示,被訪企業普遍認為美國及內地是相對表現較佳的市場,指數分別為27.2% 和23.2%。 企業看淡未來出口前景 對於未來六個月出口展望,表示出口前景樂觀的受訪企業,由2020 年第三季51.6% 下降22.7 個百份點至2020 年第四季28.9%, 與2019 年同期15.9% 比較,則上升13個百份點。當中僅有0.4%企業表示會「大幅增加」,認為「微增」的有28.5%。 對前景看淡的企業有45.6%,分別較2020年第三季及2019年同期上升39.3及4.2個百份點;當中,企業表示認為會「微減」有38.6%,認為「大幅減少」的有7%。至於表示出口前景「相若」的被訪企業則由2020年第三季度的42.1%下降至2020年第四季的,減少16.6 個百份點。 「成衣製造業」渴求人才 在就業方面,出口製造業就業錄得人數較2020年第三季輕微增加1.3%,但較2019 年同期減少12.4%。 另一方面,39.7%被訪企業表示仍存在人員缺乏的情況,數字分別高於2020第三季及2019年同期的及39.3%;而「成衣製造業」需求人員情況相對較顯著,佔該行業被訪者的76%,顯示該行業對人員需求較為殷切。 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影響出口活動的問題中,的出口企業認為「原材料價格上升」是他們面對較大問題,而認為是「人員缺乏」、「訂單不足」的則分別佔17.1% 和11.1%。 最擔心訂單不足 對於未來三個月的展望,58.5%的被訪企業認為「訂單不足」是企業的主要擔憂,其次是「外地價格競爭」、「原材料價格上升」及「人員缺乏」等問題,百份比分別為42.1%、34.8% 及28.3%。
為鼓勵中小企發展移動化商業模式,尤其是利用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營運效率,經濟及科技發展局首階段將支持商會推出「餐飲業後台電子化資助計劃」,參與的中小企可通過安裝系統及設備以實現落單、通知後台及付款全程電子化。 「計劃」委託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負責執行供應商甄選、接收及處理申請文件以及核查等工作,以確保服務質量及計劃的順利推進。 生產力中心已就餐飲業後台電子數碼化與業界初步接觸,收集商戶就系統需求提出的多項建議並將於下周三(24日)舉行有關餐飲業後台電子系統說明會,歡迎本澳餐飲電子系統供應商線上報名參加說明會,了解詳情。 說明會將於24日下午4時30分在中心總辦事處(澳門新口岸上海街175號中華總商會大廈) 7樓演講廳舉行,解說該計劃、對供應商的要求及所需提交的資料。甄選資格的評審會將由澳門餐飲業聯合商會和生產力中心負責, 選出合資格的企業, 作為「計劃」的認可供應商。 電子點餐系統有助飲食業商戶提升營運效率。( 生產力中心提供圖片)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為向青年學生宣傳推廣《憲法》和《基本法》,於本月12日和15日分別在濠江中學和培正中學舉行《憲法》和《基本法》走進校園活動,通過層次多樣的宣傳推廣工作,培養青年學生的法治觀念和守法意識,幫助青年人對《憲法》和《基本法》的認同與尊重,提升社會整體法治素養之校園普法活動。兩場講座都獲得了學校的高度重視。 濠江中學的講座是繼去年「 《憲法》和《基本法》走進濠江中學」的第二場,對象是高二級學生。講師陳慧丹在講座第一部分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一國兩制的由來及其內涵、《基本法》的法律地位、澳門特區的性質、政治體制,以期建立學生正確理解《憲法》和《基本法》觀念;講座第二部分結合日常生活事例向同學們生動地剖析《基本法》所保障的居民基本權利和自由,令學生明白《基本法》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培正中學的講座安排於初一級的周會上,副教授李燕萍根據學生的學力水平,以淺白易懂的案例分析方式介紹了國家、「一國兩制」、《基本法》與澳門居民的關係等相對比較抽象宏大的內容。
衛生局昨(18)日呼籲市民切勿購買或服用一款名為「LKS Coffee 」的減肥產品,因其摻雜西藥成分。衛生局稱,根據香港衛生署公告,「LKS Coffee 」被發現摻雜有西藥成分「西布曲明」(sibutramine)。根據紀錄,衛生局並沒有批准過上述產品進口及投放本澳市場。 香港衞生署表示,「LKS Coffee 」被發現含有未標示並已禁用的西藥成分,服用後可能危害健康。香港衞生署方早前根據情報,透過一社交媒體平台購得上述產品樣本作化驗。政府化驗所的檢驗結果顯示該產品樣本含有禁用的藥物成分「西布曲明」。 本澳衛生局指出,「西布曲明」具有壓抑食慾效用,鑑於此西藥成分會增加服用者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衛生局已禁止使用含西布曲明的藥物。為保障公眾健康,衛生局除密切留意有關產品在本澳流通的情況外,亦呼籲居民不要購買並停止使用上述產品。倘若居民已購買上述產品,應立即停止使用並送往衛生局藥物事務廳處理(地址: 士多鳥拜斯大馬路51號華仁中心二樓)。如有疑問,可於辦公時間致電8598向衛生局藥物事務廳查詢。 香港衞生署表示,「LKS Coffee」被發現含有未標示並已禁用的西藥成分,服用後可能危害健康。(衛生局提供圖片)
澳門地產商人吳立勝因行賄聯合國大會前主席阿什在內的兩名聯合國官員,2018年被判行賄、洗錢、腐敗等六項罪名成立,判刑四年,在賓夕法尼亞州服刑。紐約南區聯邦法院17日批准人道假釋,吳立勝可提前出獄,返回澳門。 路透社報道,現年72歲的吳立勝2018年5月11日被陪審團最終判定賄賂前聯合國大會主席阿什等官員、洗錢、腐敗等六罪皆成,獲刑四年,送往賓夕法尼亞州監獄服刑。至今已服刑34 個月,原定2021 年12 月23 日刑滿出獄。 過去其律師團隊、女兒先後致信法官稱,與吳立勝同住一個牢房的獄友被檢測出新冠肺炎陽性,本身患糖尿病的吳立勝面臨感染新冠的風險。他們希望法官能夠本著人道關懷,讓吳立勝獲得「保外就醫」。 檢:吳立勝已接種疫苗 主審此案的紐約南區聯邦法院法官羅德瑞克本月15日再度考慮吳的人道假釋申請,檢察官提出反對,指吳立勝已於2月接種第一劑的莫德納新冠疫苗,將在3月26日之前接種第二劑,將大大減低感染風險。 檢察官表示,「在全國90%的人還沒打疫苗、急切等待疫苗的情況下,吳立勝已經打了疫苗,他明顯比全國90%的人得到更好的保護」,檢察官說,吳立勝甚至寧願在ICE(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待多兩個星期,等他的私人飛機接他,而不是搭乘最快的商業航班直接回澳門。檢察官表示,吳立勝對自己或其他任何人都沒有危險。 「澳門比美監獄安全得多」 不過,羅德瑞克考慮後仍然決定批准吳立勝假釋,理由是吳立勝今次申請釋放後的目的地為澳門,該處新冠病例很少,而吳立勝所在監獄的新冠感染風險較高,且他已完成四分之三的刑期,加上年紀已不小,比吳立勝更年輕的人都得到人道釋放。由於疫情帶來的健康風險、恐懼及封鎖和限制措施,在獄中服刑的受罰程度超過了平時,他想確保該案不會升到憲法第八修正案有關殘酷和不同尋常的懲罰的水平。決定批准吳打完第二針新冠疫苗後遣送回澳門。 受賄對象五年前心臟病發身亡 吳立勝於2013年至2014年期間向時任聯合國大會主席阿什行賄,金額約130萬美元,由阿什向聯合國推薦吳立勝旗下公司,在澳門興建會議中心。阿什是中美洲島國安提瓜和巴布達的常駐聯合國代表,2016年6月22日下午被發現倒臥家中身亡,終年61 歲,死因疑似為心臟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