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卸建築廢料收費周日生效

業界指電子收費系統需改善

《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將於周日(17日)生效,屆時在建築廢料堆填區傾卸建築廢料,須按所傾卸廢料的性質及重量繳費。因應業界反映重型車進場等候時間長問題,立法會議員李靜儀日前與澳門重型車司機職工會負責人到建築廢料堆填區進出口了解情況,發現有關地磅及電子收費系統確有需要改善地方,建議環境保護局督促有關公司調較好系統,以配合稍後的收費措施,避免妨礙業界的日常工作。 建築廢料堆填區電子收費系統去年12月中已開始試用,車輛需要完成車牌識別及過磅兩個程序才能進入堆填區,由於電子收費系統識別車牌速度較慢,最快需要等候6至10秒時間才完成讀車牌程序,加上過磅合共需時約35至40秒,一旦車輛較多,就會出現塞車情況;而且未知是因訊號接收較差還是其他原因,甚至試過要等候一分半鐘才完成第一步車牌識別程序。 促先調校好系統免實施時生混亂 業界指近日工程量未算太多,但繁忙時段已曾出現「排長龍」情況,更擔心日後大量工程開展時,塞車情況更為嚴重,增加他們等候傾卸建築廢料的時間,影響其工作安排。為此,李靜儀與工會代表日前到建築廢料堆填區進出口了解情況,發現電子收費系統的確存在識別車牌速度較慢的問題,希望環境保護局能把握餘下的時間,監督相關公司調較好系統,避免制度實施時產生混亂,妨礙正常的傾倒秩序,或影響到業界運作和生計。

12/01/2021
11754

兌款交保費慘遇練功券黨

女保險經紀被騙20萬人民幣

一名本澳女保險經紀疑協助客戶兌款交保險費時遇上「練功券黨」,最終被騙去20萬元人民幣。司警到場拘捕涉案男子,他承認事成後可得到800元報酬。 被捕男子姓王,28歲,內地居民,報稱物流工人;涉嫌觸犯「巨額詐騙」罪已被送交檢察院。 女事主為一名本澳居民,52歲,職業保險經紀。 司警表示,女事主由於近日需要協助一名內地客戶繳交保費,並需要將人民幣兌換成港元;事主準備為客戶先墊支保費,透過其27歲兒子的朋友介紹可在微信群組聯絡兌換人士,相約在中區某珠寶店進行交易,並協商好以213,000元人民幣兌換成25萬港元現金。 本月7日,事主在兒子陪同下到場,嫌犯王某亦現身,期間他快速展示背包內的數疊元面額港幣「現金」,並拒絕事主檢查。事主不虞有詐,按對方指示將20萬元人民幣轉到指定的內地戶口。嫌犯其後假借電話訊號接收不好為由,放下背包借故離開。事主兒子感到可疑,立即查看背包,驚覺裡面幾乎全為練功券,於是立即追截嫌犯並報警。 司警接報到場將嫌犯拘捕,即場搜出498張練功券。嫌犯供稱早前在珠海旅遊期間被招募,負責帶「錢」及按指示進行交易,事成後可獲得800元報酬。司警將進一步追查其他涉案人士及贓款下落。 司警發言人陳煥文

12/01/2021
11338

陰謀的誕生

「新冠疫情是民主黨與極左派為了避免被調查而捏造的陰謀」、「民主黨因為特朗普要打擊孌童癖所以操控DeepState捏造新冠疫情」,這是陰謀論團體「匿名者Q」(QAnon)最受矚目的主張,團體中的許多人參加了1月6日闖入國會的行動,包括偷走眾院講台、闖入佩洛西辦公室的兩位示威者。他們相信只有特朗普才能拯救世界,而他的對手是一群孌童癖。 創立於2017年的「匿名者Q」主張,美國政府內部存在一個反對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的「深層政府」(DeepState)。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匿名者Q」受到愈來愈多關注,至少數千人在網上發表宣誓擁護的視頻。去年8月,一個新的理論認為,新冠肺炎是左派孌童癖團體為了自保而捏造出來的謊言,特朗普要對抗這個團體,所以受到各種打壓。對於這種荒謬但表忠誠的言論,特朗普無意澄清,反而公開表示「如果我能拯救世界,我願意去做」。而「救世主」的垂青則讓「匿名者Q」對陰謀論更加深信不移。 每個陰謀論都包含三個不變的元素:陰謀的策劃者、計劃本身及操控群眾的手段。陰謀中的敵人屬性總是一個模糊概括的名詞,如軍工複合體、全球菁英階層、藥廠聯盟等等,而且總是試圖操縱群眾、保持神祕、佔領世界。在陰謀論的世界裡,任何偶然性都不存在,一切都是陰謀詭計。 這其實是一種特定的敘事模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習以為常,例如各種荷里活電影、偵探小說、電視劇,主角總是在各種細節中發現不對勁,進而揭發陰謀,而身旁的人都不相信。因此當某些誇張事件或巨大悲劇(例如新冠疫情)在現實生活中出現時,總能讓人自動聯想到陰謀。「匿名者Q」就是這些體驗的集合體,是各種陰謀論集合起來組成的信仰,經過社交媒體的催化與反饋變得堅不可摧,更加自我合理化。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在推特暗諷臉書應該要為國會暴亂負責,因為是社交媒體將這種「相信」變得牢不可破。透過社交媒體的演算法機制,人們總是會收到自己習慣接收的內容,陰謀論的反覆傳播,令用戶產生「真相錯覺」,相信與不相信變成身份認同的一部份,令相信的人與懷疑的人距離愈來愈遠,矛盾持續加深。 可悲的是,我們有愈來愈多的媒體、愈來愈多的平台,訊息的形式多彩萬變,卻讓每個人接受到的訊息愈來愈單一。自2016年美國大選後,新聞媒體與社交平台開始注重事實查核,新聞機構增設查核部門,人們對假訊息更加警覺,卻仍然無法阻止陰謀論的滋生。朱克柏格或許沒有說錯,分辨對錯確實不是他們本來的責任,但本應捍衛事實的新聞媒體卻正是倒在臉書等社交平台的腳邊,裁員的裁員、收編的收編,為真相負責的人愈來愈少,謠言與陰謀自然會無比強大。

11/01/2021
37891

商戶多歡迎「聚合支付」推出

冀金管局釋出詳細資訊

現時本澳有四、五種電子支付方式於市面流通。金管局上周二(5日)公布,將於今年首季推出「聚合支付」服務「聚易用」,使用一部終端機受理所有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商戶表示歡迎,期望措施早日落實,但希望政府釋出更多詳細資訊;亦有商戶表示沒聽聞有關消息。 在中區,服裝店負責人葉小姐向記者表示,她從報章上得悉有關消息,期望「聚合支付」服務早日推出。她坦言為配合市民需求,特別為顧客享有支付優惠,商戶要同時申請多個電子支付服務「其實都幾煩。」既要向逐個機構提交資料,而且員工要同時兼顧使用多部電子支付工具亦會感到混亂。「有時客人話想用呢個優惠,但係我(商戶)冇呢部機,因為已經有四、五部喺度,好難再申請多啲。」 商戶關注手續費如何拆賬 凍肉店負責人黃小姐表示,從其他合夥人得悉有關消息,亦收到客戶查詢幾時能提供「聚合支付」服務,認為服務的推出固然有好處,表示非常支持。但她和幾位合夥人研究過金管局製作的圖文包,仍對很多方面充滿疑問,尤其是手續費的計算方式、如何拆賬、款項需時多久能回到商戶手上,以及一旦服務出現問題,究竟要聯絡哪一個機構跟進處理等等。她解釋,現時每間銀行處理電子支付服務的情況均不一樣,因此希望金管局早日釋出更多資訊。 據金管局早前介紹,「聚易用Pay」計劃首階段將於下(2)月初推出「反掃聚合」,商戶將可使用一部終端機受理所有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市民則可自由選擇任何一種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進行消費測試市場及系統承受力,若順利,3月初可推出「正掃聚合」,即市民可使用任何一種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掃描商戶展示的二維碼立牌進行支付,預計「正掃聚合」將於今年首季推出。 只需軟件升級操作模式不變 金管局表示,現已受理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的商戶,只須由現有機具所屬的金融機構安排更新服務協議及為機具的軟件進行升級,便可受理市面上所有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升級後的機具,沿用現有的操作模式。 金管局相信,隨著支付便利性的提高,將有助商戶擴闊客戶群體,促進消費行為,帶動營業額提升,亦可省卻申請多台機具的手續及提升資金運用效率。

11/01/2021
28534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