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粵澳合作融入國家發展

今年重點建設「深度合作區」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指出,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是特區政府今年施政重點之一。今年是國家「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謀劃實現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時期,澳門將把握機遇,主動對接國家「十四五」規劃。 橫琴毗鄰澳門,僅一水之隔,相距最近只有200米,橫琴是澳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國家發展的第一站。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講話,鄭重提出要加快「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法域和關稅區、流通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實現跨境協同創新,推進區域深度合作,是「一國兩制」偉大創舉的具體實踐,「粵澳深度合作區」要在經貿、投資、金融管理、證照、通關模式、社會民生等領域進行體制創新和務實合作。「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建設,在於澳門可利用橫琴廣闊空間資源破解澳門空間侷促和產業單一問題,為澳門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條件,助力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由粵澳雙方共商共建共管,打造與國際高度銜接營商環境,在建設過程中必會衍生法律銜接問題,故此需要建設法律制度的融合和銜接,以保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順利推進。 政策突破加快三地法制融合 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在推進粵澳合作的同時,粵、港、澳亦要加快推進三地法制對接工作,避免日後對粵澳合作和大灣區發展造成障礙。劉本立關注在粵澳合作有序推進的同時,目前粵、港,澳三地在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和司法合作工作方面,政策上的突破不大。他認為三地需要加快步伐,研究如何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加快三地的法制協同和規則涵接,形成恆常機制。他強調,有關工作相當重要,且有一定難度,關係到未來粵港澳大灣區能否實現一體化融合發展,處理得好便可加快融合,否則會形成障礙。 疫下粵澳合作持續有序推進 劉本立認為,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2019年2月出台以來,無論中央政府以至廣東省政府都有一系列政策出台,可見兩年以來粵、港,澳三方正努力推進大灣區發展。雖然去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多少阻礙三地的正常往來和溝通,但總體而言粵澳合作還是在有序推進,包括粵澳雙方持續出台港澳居民到橫琴就業、在珠海辦理居住證和社保等政策;去年8月橫琴新口岸正式開通,新口岸採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通關模式,特區政府早前公布積極推動輕軌橫琴線的建設,將透過區域合作方式委託公司代建,項目爭取四年內建成試營運等。 今年1月,行政長官賀一誠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一連四日訪問粵港澳大灣區其中八個城市(中山、江門、肇慶、佛山、廣州、東莞、惠州及深圳市),分別與各市政府領導會面及考察當地的產業發展項目,進一步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 粵澳合作制度採先行先試 今年2月初,在珠海市九屆人大九次會議上,珠海市市長姚奕生在發表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今年將加快一系列珠澳合作開發項目的落實,承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方案的實施,推動建立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體制機制,系統性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規劃建設和管理運營。此外,珠海還計畫今年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立法。 劉本立相信「粵澳深度合作區」方案將快出台,珠海和廣東省方面基本形成共識,正等待中央審批,他認為將來在粵澳深度合作制度對接方面,可能採取先行先試方式。

03/03/2021
25240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做好合作開發橫琴

特區政府在《2021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表示,落實習近平主席在澳門特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關於「特別要做好珠澳合作開發橫琴這篇文章」的重要指示,推進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在中央支持和指導下,特區政府與廣東省政府共同磋商擬定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方案》,並報請中央審批。 特區政府與國家多個部委就「粵澳深度合作區」有關政策進行溝通,並設立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工作小組推進工作,用開放和創新思維,打造結合「--國兩制」優勢、與國際規則高度銜接、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服務國家開放的創新合作區。 推動澳門單牌車廣東全域行駛 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本月中起增至10,000個,申請條件亦進一步放寬。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人員流動,粵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將於今年底啟用,特區政府正研究推動澳門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入廣東省全域行駛,進一步便利澳門居民進出內地。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本年度《施政報告》 透露,正與內地洽談本澳單牌車能進入廣東省範圍,對方持開放態度。 多個領域深化琴澳合作 特區政府正深化與橫琴在旅遊、科創、民生等域深合作,帶動業界開發更多「澳門-橫琴」旅遊路線,探索開發中醫養生和大健康產業的旅遊產品,逐步實現公共服務、社會保障延伸至橫琴。加快建設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有序落實相關社會服務的配套安排,持續推進兩地各項合作工作。 為便利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需要完善政策措施,推進粵港澳職業資格互認,拓寬職業技能鑒定「一試三證」的職業範圍,增加澳門居民在大灣區的執業選擇。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泛珠三角地區的消費維權合作。 橫琴「澳門新街坊」項目,行政長官賀一誠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只是琴澳合作其中一個項目。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不是項目問題,需要的是「取政策」,澳門就會有很多不同方向。 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配額本月中起倍增,下一步是澳門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口岸進入廣東省全域行駛。(橫琴新區政府門戶網站圖片)

03/03/2021
25008

琴澳金融發展互補

充分發揮資金優勢

澳門推展產業多元發展,金融業無疑是最大引擎,澳門擁有資金優勢,但面對缺乏土地的短板,完全可以依託大灣區進行突破,以大灣區形成的區域合作彌補不足,琴澳金融發展互補,充分發揮資金優勢,連接橫琴打造一個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重鎮,落實中央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各項政策措施,推進澳門現代金融業發展。 促進跨境投資便利化 特區政府持續完善本地貨幣市場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支持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穩健發展。 鼓勵內地金融保險機構以澳門為區域總部,拓展葡語國家市場業務。鼓勵大灣區企業來澳發行債劵,落實跨境雙向「理財通」試點,促進跨境投資便利化,實現澳門與內地理財產品市場互聯互通,助力人民幣跨境流動和使用。 藉橫琴促進澳中醫藥產業化 特區政府在《2021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加快中成藥註冊管理制度立法,爭取更多中醫藥產品在澳門註冊、在澳門及橫琴加工生產、先在大灣區再逐步擴大到其他地區銷售,發揮本澳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作用,支持並配合品牌藥企在澳門建設中醫藥產業基地。全面改革和調整澳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定位與發展模式思路,盤活其投資項目以提升效益,以充分發揮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平台作用,推動中醫藥科研成果在澳門及橫琴的開發與生產轉化,促進中醫藥產品和服務拓展國際市場。 深化粵港澳法律司法合作 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和司法合作,與粵港共同推動建立三地公共法律服務協調機制,加強粵港澳在登記公證方面的合作,逐步實現大灣區跨境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在設立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台以及統一調解員工作的基礎上,共同推動建立粵港澳公共法律服務協調機制,做好灣區內的公共法律服務,為人員的交往提供更大便利。 澳門推展產業多元發展,加強琴澳合作,實現金融發展互補。(新聞局圖片)

03/03/2021
1147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