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於本月24日(星期六)下午4時至9時在澳門博物館舉辦「2020博物館之夜—玩轉澳門博物館」,當日多項文化活動受到市民歡迎,並讓市民感受不一樣的參觀體驗。 文化局表示,澳門博物館一般參觀時間僅限於日間,為讓市民及遊客在閒餘時間更好地體驗本地的文博機構和文博資源,乘着10月秋高氣爽的季節,該館特意舉辦一場夜遊博物館活動,藉此進一步對外推廣澳門博物館,令公眾能夠深入認識本澳的歷史文化。 當晚活動包括以「土生葡人文化」及「火柴業」為主題的親子工作坊、展示修復技巧的工作坊、現場攤位遊戲、由專業導賞員帶領公眾夜間暢遊博物館及周邊街道的街道遊、以及設有出版物特別折扣優惠的書籍售賣攤位等,務求為不同類別的參觀者提供更精彩和多元化的節目與活動,豐富其參觀體驗,提升重遊博物館的意願。 澳門博物館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逢星期一休館),欲了解更多資訊,可於辦公時間致電28357911查詢,或瀏覽澳門博物館網站(www.macaumuseum.gov.mo)。
《澳門城市總體規劃》草案公開諮詢將於下周一(11月2日)結束,諮詢文本提出要建設宜居社區環境,同時提出18個規劃目標,包括優化公共及基礎設施、提升居民綜合生活素質等。身兼婦女及兒童事務委員會委員、婦聯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的庄玲玲期望,未來城市總體規劃能更重視性別和兒童視角,利用大數據做好性別和人口結構預測工作,以更好考慮不同群體對公共空間的需求,提升居民生活獲得感,構建兩性平等發展。 庄玲玲稱,男女平等是促進我國社會發展基本國策,據統計局資料顯示,預計至2036年本澳婦女人口將近42萬,佔預測總人口52.1%,反映婦女是澳門社會城市建設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城市規劃若充分重視性別視角,將進一步推動婦女參與社會建設、經濟、文化等的積極性,進一步發揮婦女獨特優勢,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柔性智慧。 針對未來本澳城市規劃,庄玲玲建議邀請婦女居民和組織參與,運用「性別主流化」觀點實踐「性別平權.全面發展」的理念;利用明年人口普查契機,重點收集與人口和家庭相關數據,以預測人口結構發展趨勢,規劃適合本澳不同群體的公共設施建設,提升公共空間的安全和舒適度,更大程度體現兩性的平等共用。 庄玲玲期望城市總體規劃更重視性別和兒童視角,考慮不同群體對公共空間需求,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婦聯提供圖片)
由澳門文化推廣協會、廣州合匯教育基金會、紅星書院主辦,
2020年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1033周年
澳門前山聯誼會10月舉行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一周年
澳門江門同鄉會
珠海市政協
由珠海國維中央廣場主辦的「情暖澳門,公益同行」的士司機免費愛心午餐澳門站將於明日(28日)正式啟動,
韓國發生民眾接種流感疫苗後死亡的事件,至昨日已有59人死亡,其中一款法國賽諾菲藥廠生產的「Vaxigrip Tetra 」流感疫苗本澳亦有採購。
由澳門大學科技學院與內地中科院、百度、澳門電訊等單位合作研究的澳門首輛自動駕駛巴士,日前正式在澳門大學校區內啟用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