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警局與香港警方採取代號「翊星行動」聯合調查,搗破一個利用釣魚網站和入侵購物平台方式盜取最少500張信用卡資料,綁定自身Apple賬戶在手機遊戲充值,再將遊戲賬戶轉售套現團伙,共涉及60萬元,行動中司警局共拘捕31名男女,當中包括13名大學生及兩名中學生,當中兩男一女大學生涉嫌是犯罪團伙骨幹成員,香港警方拘捕五名涉案男女。 司警局昨(29)日在新聞發報會上稱,被捕三名嫌疑犯罪團伙骨幹成員大學生,包括21歲姓張及26歲姓何男子,以及19歲姓馬女子,均為澳門居民,何與馬是情侶關係,三人被控「犯罪集團」及「巨額電腦詐騙」罪。被捕另外11男17女年齡介乎18至39歲,包括十名大學生及兩名中學生,涉嫌觸犯「犯罪集團」及「電腦詐騙」罪,移交檢察院跟進。司警估計目前尚有兩名集團主腦及骨幹成員在逃,正對案件繼續調查。 賬戶充值後黑市出售牟利 案情指,張男與馬女經集團主腦指示,在社交平台發帖招聘兼職遊戲充值人員,以招攬有意搵快錢的下線,張馬兩人之後便會把有意加入的下線拉入群組,群內亦包括其他骨幹成員。 張馬兩人接收相關盜用卡資料後,便在群內分派予下線充值,根據主腦指示,張馬二人會先在群組提供一個網上賬戶密碼及已盜用的信用卡資料,並要求下線以自己的AppleID綁定盜來的信用卡資料,登入後在Apple網站購物,以美元或49.99美元購買相應遊戲金幣,兩人之後便會將充值後的賬戶透過黑市渠道出售牟利。 充值後下線獲分紅25元 張馬兩人每次充值可獲得50元(澳門幣;下同),他們會抽取其中五成,即25元作為自己報酬,餘下的25元歸下線所有。犯罪團伙主腦會以ATM機將現金交予張馬二人。何為馬的男朋友,負責分發報酬予一眾下線,馬女供稱在去年11月起犯案,應主腦指使,至少接收240組信用卡資料,張男則指在今年2月開始作案,至今已建立逾50個社交群組。警方在馬張兩人及部分下線的智能手機中發現合共165張信用卡資料,當中145張屬於澳門銀行發出,三張為港銀行,17張為美國銀行發出。 警方指,團伙去年運作,涉盜取逾500張信用卡資料,一共進行不法購買逾60萬元的產品,目前會加緊追查其他作員。 另外,香港警方亦拘捕五名男女,搜獲兩部電腦,四部手機,涉五宗同類案件,損失約港幣元。 旅行社職員刷五客信用卡 另外,司警同時偵破一個涉及一間旅行社盜用客戶信用卡資料團伙,警方調查發現先後有五名客戶發現自己信用卡突然在Apple網站自行購買手機等產品,警方之後鎖定北區一間旅行社,本月27日早上10時30分,警方派員到場將涉案一名職員帶走調查,雖然職員否認犯案,但證據顯示其指引客戶以信用卡付費,在接觸到信用卡資料後,便以不同藉口要求客戶轉換以現金等方式付款,藉機將客戶的信用卡資料紀錄下來,透過同伙及自身到網上購買Apple產品,並將貨品寄到內地「洗白」,至今共盜取五名客戶卡資料,合共盜取款項逾4.7萬元。
司法警察局一名偵查員涉嫌濫用職權私下查閱一名本澳居民及其女性友人的出入境資料,被廉政公署拘捕,移送檢察院處理。 廉政公署昨(29)日發出新聞稿通報案情,該名居民是親身向廉政公署舉報,廉署經調查發現,該名司警局刑事偵查員涉嫌於2019年期間,為實現其個人利益而未經上級許可,私下多次查閱該居民及其女性友人的出入境紀錄。該名偵查員涉嫌觸犯濫用職權罪及第8/2005號法律《個人資料保護法》中的不當查閱罪,案件已移送檢察院處理。 司法警察局昨(29)午發出新聞稿回應稱,司警局於上(9)月接到廉署公函,通知有一名刑事偵查員涉嫌觸犯《刑法典》的濫用職權罪及《個人資料保護法》的不當查閱罪,司警局高度關注事件,已即時開立紀律程序卷宗,依法展開調查。司警局對轄下人員任何違法違紀行為絶不容忍,定必秉公處理。司警局稱,有關紀律程序正在調查中,司警局同時全力配合廉署及司法當局調查工作;就該名刑事偵查員可能涉及的違法行為,對有關刑事訴訟程序司警局給予全面配合。 司警局一偵查員涉濫職權私查一名本澳居民及其女性友人的出入境資料,現已移送檢察院處理。(資料圖片)
市政署(前民政總署)一名人員涉嫌在採購程序中更改中標公司報價文件,巿政署在一次採購結算時發現,廉政公署接報調查後,該名人員涉嫌觸犯《刑法典》中的公務員所實施之「偽造」罪,案件已移交檢察院處理。 廉署昨(29)日發出新聞稿稱,廉署接獲舉報市政署(前民政總署)人員涉嫌在採購程序中更改中標公司報價文件,經調查發現,巿政署於一次採購結算時,發現涉事公司所蓋印章與公司名稱不符,為此退回文件予負責採購的公職人員處理,該公職人員為規避因工作失誤而可能被追究的紀律責任,擅自更改報價文件,並以此文件結算,涉嫌觸犯《刑法典》中的公務員所實施之「偽造」罪,案件已完成偵查並移交檢察院處理。廉署提醒負責採購程序的公職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履行職務。 市政署回應事件時稱,高度重視案件,已對涉事人員開展內部紀律程序,並會全力配合相關機關的調查工作。市政署將持續檢視行政程序,強化監督機制,並加強人員培訓,提醒採購中須注意事項和程序,並持續強化市政署人員守法、守紀意識,注重個人操守及行為,建設盡忠職守及廉潔奉公的團隊。 有市政署人員涉在採購程序中更改中標公司報價文件的案件,已移送檢察院處理。(資料圖片)
網絡社交平台出現愈來愈多投資帖文,更遍布在各個網交平台,不少市民紛紛中招,一名29歲女子誤信網上投資虛擬貨幣可賺取高額回報,最終被騙走58萬元。 案情指出,事主於本月10日在微信上看到有帖文指,可協助作出「高投資回報」,於是按指示在微信加了一男子為朋友。其後,對方遊說事主投資虛擬貨幣,聲稱可以得到高回報,但要按指示下載一個名為「KB集團」的應用程式,並註冊開戶。事主誤信為真,於是下載程式及註冊賬戶,並於18日下午按該男子指示,存款合共約58萬元人民幣到六個指定的內地銀行賬戶,用作應用程式的「投資金額」。 其後,事主查看投資賬號,看見真有100萬元人民幣的進賬,且於程式中發現,自己58萬現金贏了逾100萬元,繼而要求提現但遭到拒絕,進一步查詢時對方已失聯。此時事主覺得自己受騙,於是報司警求助。司警接手調查案件,未有人被捕。 司警指,近日本澳一名歲女子,誤信網上投資虛擬貨幣騙局,最終被騙走萬存款。(陳嘉俊攝)
數智化將成酒店旅遊業新趨勢
澳門首個潛水展區於10月29日--11月01日在漁人碼頭
日前來澳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21周年暨中緬建交70周年系列慶典
10月29日,中國澳門戶外休閒體育總會大會主席曾志龍
夾心階層住房方案正在公開諮詢,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28日)探討相關議題。
由中國戲劇家協會、粵港澳大灣區中華戲曲協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 2020 年粵港澳大灣區中國戲曲文化節 」(下稱「 戲曲節 」)將於 11 月 5日至 9 日在澳門舉行,屆時來自京劇、昆劇、豫劇、粵劇舞台上的領軍人物將雲集濠江,共同演繹中國戲曲的精髓和魅力,為澳門戲曲愛好者和市民奉獻精彩的戲曲文化視聽盛宴,並以此為契機把更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向世界。 「戲曲節」的舉辦離不開一個重要背景:澳門是中西文化交流前沿,有著得天獨厚的戲曲藝術發展生態環境和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硬實力」。 澳門是中國首個上演西方戲劇地方,始建於1860年的「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其功能延續至今。澳門也與中國傳統戲曲文化淵源深厚,明代著名劇作家湯顯祖,在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多次提及澳門,並以「大三巴牌坊」為背景創作了多齣扣人心弦的精彩劇目。 戲曲元素愈發融入澳人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中華戲曲協會主席蔡安安稱,回歸以來,隨著澳門經濟和文化旅遊產業快速發展,澳門特區政府積極致力於傳統戲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工作,並大力支持和推動民間團體參與其中。現時,澳門粵劇曲藝團體超過200個,幾乎每周都有粵劇專場演出,公園、社區等地方亦常見到人們練唱「大戲」。戲曲元素愈發融入澳門人的日常生活,足見傳統文化藝術在澳門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此外,為傳承澳門戲曲文化和發掘民間藝術資源,粵劇已於2017年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並在今年出版《中國戲曲志——澳門卷》。 澳門承擔對外文化交流重任 在講好「中國故事」的時代背景下,「澳門優勢」是不可或缺的。2019年2月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確定了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可見,澳門承擔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發展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擴大對外文化交流的重任。 「戲曲節」助力經濟復蘇 首屆「戲曲節」將於11月5日至9日假澳門威尼斯人劇場、金沙城劇場上演。澳門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稱,目前澳門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向好,「戲曲節」的舉辦將促進文旅深入融合,助力經濟復蘇,提升社會各界信心,同時也可以加強大灣區各城市間文化交流,並以此進一步發揮好澳門平台優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葡語系國家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並傳播出去,讓中國戲曲成為維繫海外華人的情感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