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昨(20)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收回路環竹灣馬路一幅面積7,454平方米的國有土地。 當局表示,是次收回的國有土地位於路環金像農場旁,土地被人非法佔用,建有多間由金屬圍板及頂蓋組成的僭建物,現場曾放置有貨櫃、竹棚、建築材料、建築機械和雜物等,同時存在耕種及種植的情況。 土地工務運輸局就此展開土地清遷程序,並於報章刊登告示,要求相關人士騰空土地,期後土地上大部份僭建物、建築材料和貨櫃已被清理,但仍餘部份圍板和雜物等。鑑於清遷期限已屆滿,故政府昨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收回及騰空上述土地。 政府昨(20)日採取跨部門聯合行動,收回路環金像農場旁一幅面積平方米的國有土地。(工務局提供圖片)
10月13日,「粵澳呼吸道病原體新藥聯合研究中心」第四次理事會白雲山板藍根澳門轉化研討會暨合作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廣藥集團旗下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發展產業有限公司與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和澳門科技大學正式簽訂「白雲山板藍根研究成果澳門轉化備忘錄」。白雲山板藍根、白雲山複方板藍根科研成果計畫在澳門產業化,成為廣藥集團澳門國際總部成立後首個落地項目。該專案將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擔任首席科學家領導團隊,開展白雲山板藍根研究成果的快速、高效轉化。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是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黨中央賦予廣東的歷史使命。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將以這次專案為抓手,不斷深化粵港澳醫藥健康產業創新合作,積極作為,助力大灣區建設。
澳門市場不大,競爭激烈,中小企需要確立品牌開拓客源,連鎖加盟行業可以給予企業開拓客源的機會。
本澳很多自家製中小企品牌,參加會展便能夠打開知名度,而會展提供展示品牌的平台,既可呈現多元企業文化,又可協助本澳創設多元經濟。
澳門道教協會於10月17--18日(農曆九月初一、初二)
10月15日下午,澳門珠海同鄉聯誼會一行十人由會長陳惠萍率團到訪中聯辦,
澳門黃氏宗親會10月18日舉行慶國慶七十一周年、特區成立廿一周年、該會成立暨首屆理監事就職典禮。
今年實行三展聯動,各式商品包羅萬有,傳統紡織業將如何把握商機,澳門紡織商會理事長王世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受疫情影響,本澳受資助托兒所2月起暫停運作,此後在6月下旬推出「友善措施」,部分有需要家庭幼兒可繼續回托上課,但回托上課的幼兒數量只恢復至原本脫額的35%。
為有序地優化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候車環境,交通事務局於本月9日開展加建雨篷工程,分四階段進行,預計12月上旬完成。第一階段在昨(19)日完工,今(20)日起至11月1日進行第二階段施工,亞馬喇前地巴士站E車道將圍封,途經該車道的巴士路線將臨時停靠D車道或F車道。雖然工程期間造成些許不便,但市民普遍支持加建雨篷的舉措,認為日後雨天出入會更方便。 交通事務局現正分階段於亞馬喇前地巴士站增建雨篷,有關工程旨在將現有的候車亭改造為連貫式的候車區,令站內頂篷覆蓋長度由現時的75米增至逾200米,頂篷寬度由1.4米增至約1.8米,頂篷玻璃使用低輻射玻璃,能降低篷下熾熱感。預計工程於今年12月上旬完成,大賽車期間暫停施工。 亞馬喇巴士站E車道封閉第二階段工程於今日展開,屆時將圍封E車道,途經該車道的巴士路線將臨時停靠D或F車道,其中往海洋花園方向的11、MT2將改停靠D2車道;往望德聖母灣馬路的25B、MT1將停靠D3車道;往連貫公路的25、25AX停靠F車道。而21A及26A恢復停靠F車道。巴士公司表示會加派工作人員在場維持秩序和指引乘客候車,乘客應留意並配合現場指示。 市民:下雨過馬路很狼狽記者現場目測工程運作暢順,市民普遍支持加建雨篷的舉措。其中經常在亞馬喇搭車的李先生對於加建雨篷表示滿意,他指亞馬喇巴士站站與站之間較闊,下雨時橫過馬路很狼狽,加建後能方便出入。市民陳先生則表示平日較少搭巴士,亦不知道正在開展的雨篷工程,經記者提供相關資訊後陳先生認同搭建工程,笑言「整靚啲咪搭多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