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粵澳兩地防疫工作成效顯著,疫情基本穩定。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提出聯合提案,因應粵澳兩地在防控疫情穩定的大前提下,建議中央支持並積極協調粵澳兩地政府,加快粵澳兩地口岸通關恢復正常化,推動建立「澳康碼」及其他地區健康碼互認機制,盡快放鬆口岸管控措施,加快恢復粵澳兩地通關正常化。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在前(23)日的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內地有建議放寬新冠肺炎低風險地區戴口罩,當局關注衛健委的建議,北京、廣東省包括珠海市等會因應當地疫情制定戴口罩指引。而本澳人多擠迫,交通工具密集,當局會對本澳疫情進行評估,計劃修改戴口罩指引,若完成評估後會適時對外公布。
根據去年6月生效的《新的士法》及相關行政法規規定,的士車廂內必須安裝車載智能終端系統,且必須由交通事務局許可的實體負責有關設備的安裝、維護、檢定、校準及拆除。交通事務局表示,按照目前工作進度,預計供應商今年8月起可為全澳的士預約安裝上述設備,交通事務局會做好協調角色,安排的士有序進行安裝,保障系統順利投入運作。
本澳高小四至六年級今天(25日)起復課,各校已準備就緒,包括在校門劃分排隊探熱區、今日加派人手及加開排隊測溫通道,確保學生進入校園流程順暢,亦在課室內準備酒精搓手消毒液,學校亦會安排學生相距15分鐘的錯峰上下課時間。另外,在珠海及中山的700多名跨境學生,教育暨青年局已安排於前日(星期六)在珠海市婦幼保健院進行核酸檢測,檢測採樣24小後生效,可趕及今日復課。小一至小三初小年級則將於下周一(6月1日)復課。
市政署持續落實以工代賑,將於6月及7月推出46項市政建設工程,美化社區環境,完善休憩設施,包括新建青洲坊活動中心、翻新自由波地、提升城市綠化質量及公園景觀等,預計可提供約880個就業職位,有助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十月初五街一幢舊樓日前發生磚塊跌落,幸好未有人因此受傷。十月坊會對情況表示關注,期望當局加強舊區巡查工作,督促業權人修復及維護舊建築,並盡快制定危樓宇資料庫,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2020年無疑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交匯的一年,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說,2020年第二個100年目標的開始,期望在2049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市政署上星期五(22日)發出公告要求各街市豬肉攤檔的承租人於翌(23)日起減價,將豬肉零售價調整至合理的水平,否則將在必要時依法終止有關攤檔的租賃合同。記者於價格調整首日到黑沙環的祐漢街市了解豬肉售價,發現豬肉價格已有所調整,有市民指出昨(24)日豬肉價格較前兩日(22、23日)便宜,亦認為政府要求市販減價的行為合理;有豬肉市販則指,活豬來貨價沒有下降,政府要求並不合理。
一名16歲澳洲少昨(24)日被母親發現在氹仔某單位露台死亡,司警接手調查,初步列作屍體發現案跟進。
司法警察局舉辦的「防罪知識問答大比拼2019」有獎問答活動已於今年2月11日結束,並於3月舉行了抽獎儀式,頒獎儀式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延至日前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