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港澳事務辦公室網站公布實施《粵澳合作框架協議》2020年重點工作,部署今年粵澳合作的八大方面共73項具體措施,當中包括推動全面放開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往來內地。澳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施家倫(圓圖)昨(12)日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上述政策是一個重大突破,能夠大幅度激發澳門居民前往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興業及安居樂業的熱情,也進一步加快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就近日網絡上流傳著關於太陽城集團的不實謠言,集團行政總裁兼董事周焯華於昨日以影片方式作出回應,他表示:「根據不同單位提供的消息,有跡象顯示近日內地公安機關正進行一個反罪惡行動,規模是全國性的,跟謠言中所說的『針對太陽城』完全不符,對於造謠者及散播者,予以強烈譴責!」
「的士車載智能終端系統」將於今年12月3日全面啟用,全澳的士將由8月1日起陸續安裝智能終端系統,完成安裝後,的士駕駛員必須透過電子證才能登入並啟動計程錶和錄音錄影等功能。
工務局規劃條圖草案建議羅理基博士大馬路465-513號(新口岸填海區–134街區)可建90米高樓,有文遺團體關注東望洋燈塔景觀保護,去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並獲回覆指將會跟進。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本澳學校在農曆年假期後停課近四個月,期間教育暨青年局實施停學不停課,學生透過網上教學讀取知識,溫故知新。隨著疫情穩定,5月4日起,高中、初中、高小及初小分階段復課,為了追回學習進度,大部分學校均設有不同科目考試,不過上課僅兩個多月,本月底就會放暑假,但各地仍然實施最嚴格出入壤境管制措施,大部分航空班機停飛,今年暑假已不可能外遊,只能留澳「本地遊」;有學生打算利用暑假留澳的時間,充實自己應付來年畢業考試。
旅遊局推出的「心出發.遊澳門」本地遊項目極受歡迎,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截至前(11)日早上,報名參加本地遊人數已達74,000人,660多名導遊參與,當局正研究策劃增加其他路線。
為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15周年,文化局於前昨兩天(11日及12日)於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基地——鄭家大屋及亞婆井前地舉辦「慶祝澳門歷史城區申遺成功15周年嘉年華」,開幕禮於前(11)日上午11時在鄭家大屋舉行。文化局冀通過不同形式的慶祝活動向市民大眾宣揚「文化遺產.共護共享」的精神。
一名任職仁伯爵綜合醫院的32歲男護士,因不滿大廈的公共走廊光線不足,向管理公司投訴不獲理會,私自拆掉走廊128個燈罩及66組LED燈組件發洩,其後他自知「玩大咗」,到司警局自首投案,管理公司報稱損失澳門幣24萬元。
治安警人員上周於氹仔某單位搗破一個非法魚肉加工場,在廁所及廚房加工魚肉,每日加工300條魚,供應氹仔周邊食店,單位內有不少蟑螂,衛生情況惡劣,兩名外勞及一名逾期居留男子被捕。警方目前正追查單位登記人及一食店負責人,兩人為表兄弟關係。
司警近日連續接獲四宗祼聊騙案報告,歹徒犯案手法類同,均是騙得事主祼聊後,錄製視頻再勒索,四名事主介乎19至29歲,分別為大學生、酒店服務員等,目前沒有人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