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肉眼翻查錄影耗時費力

當局明年測試「後台模式」人臉識別

保安當局計劃於明年(2020年)展開「天眼」人臉識別的應用測試,並計劃以後台人臉識別技術方式(簡稱「後台模式」)替代人手去翻查有關已攝錄影像,「後台模式」對鏡頭的安裝高度、角度與像素等均有嚴格要求及限制,保安當局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在第一至三階段「天眼」鏡頭中選取50支、及於明年下半年在第四階段中選取50支符合相關要求的鏡頭進行測試,以評估相關的使用成效。 警察總局昨(7)日發出新聞稿稱,「全澳城市電子監察系統」(下簡稱「天眼」)自投入運作以來,警方一直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使用系統。目前當有需要翻查已攝錄影像時,警方是透過人手、肉眼方式進行,以輔助尋找犯罪線索,鎖定偵查方向;但以人手方式翻查已攝錄影像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時間,影響調查進度,且未能在短時間內作出快速的警務行動。 「天眼」鏡頭不含人臉識別為提升偵查效率及更有效打擊各類犯罪活動,保安當局研究利用人臉識別技術提升「天眼」使用成效。經分析後,目前保安當局只是計劃以後台人臉識別技術方式(後台模式)替代人手翻查有關已攝錄影像,即任何一支「天眼」的鏡頭均沒有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功能。應用「後台模式」主要目的是替代人手方式,減省人力資源、提高偵查效率,讓警方能夠及時作出相應行動。由於「後台模式」對鏡頭的安裝高度、角度與像素等均有嚴格的要求及限制,因此需選取符合人臉識別要求的鏡頭進行人臉識別應用測試,以評估相關的使用成效。 警察總局稱,根據法律規定,「天眼」影像保存期最長為60日,之後影像會在系統內自動刪除。當錄像構成證據時,警方會嚴格按照規定及指引進行登記及提取,並在司法程序結束後30日內銷毀相關影像。同時,當局已設有一系列的使用守則,如有人員出現違規操作情況,除需接受內部紀律處分外,亦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日後,保安當局在展開人臉識別技術應用測試前,亦會向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徵詢意見,以確保「天眼」能快速有效輔助警方打擊犯罪,同時亦能保障市民私隱。

08/11/2019
8312

大橋澳門邊檢大樓招商月中進行

南光實業:人流續增前景感樂觀

被譽為「世紀工程」的港珠澳大橋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為粵港澳三地人流、物流提供更便捷通道,也為大灣區發展帶來新機遇。大橋開通以來,逐漸受到居民和遊客的「熱捧」,截至今年10月23日,大橋客流量超過1,400萬人次,收費站車流150萬車次,「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新型邊檢查驗模式正在有序運行。 隨著人流量不斷增長,居民和遊客對於邊檢口岸區域商業需求日增。在大橋開通一周年之際,澳門特區政府於10月15日與南光實業有限公司簽署「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商用空間管理及經營批給公證合同」,由後者對約9,000平方米的商用空間進行招商及經營。 南光實業代表日前接受本報訪問表示,邊檢大樓商用空間預計在本月中開始進行招商工作,業務涵蓋零售、飲食、旅遊、藥房、免稅店及銀行等範疇,未來亦將加快引入不同類型的國際知名品牌。因應澳門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南光實業希望打造一個大型美食廣場,供遊客及本地居民使用,令整個口岸呈現國際化形象。 南光實業預計,今年12月初商鋪可以陸續開始營業,而大型美食廣場預計可在農曆新年前投入運作。受惠於政府的大灣區政策,南光實業預計未來邊檢口岸人流量會比現時增加一倍,對澳門口岸內商鋪前景感到樂觀。 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澳門口岸管理區佔地面積約為71.61公頃,由邊檢大樓、東西兩個停車場及配套市政設施等組成,總建築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東、西停車場共提供6,848個私家車位及2,054個電單車位。另設有多功能車位,可容納共530部公共巴士上落客。邊檢大樓內商鋪約50多個,可供市民遊客休閒消費之用。

08/11/2019
32982

二常會首討論《電子政務》

身份識別按辦理事項分三級保障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會員昨(6)日首次細則性討論《電子政務》法案。法案訂明電子身分識別工具的保障級別須符合所辦理的事項,將分三種級別識別身份,並且有條文訂明監察資料各程序,保障個人私隱。 二常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委員關注法案的操作和安全性,法案訂明數碼化接待應包括核實使用者的電子身份的程序,以確認登入者在數碼化接待過程中作出行為的身份。具體使用的電子身份識別工具,將視乎辦理的事項所需的保障級別而定。 電子身份識別工具分為三個保障級別,包括程度為可靠的「滿意級」、可靠度高的「高級」以及可靠度非常高的「非常高級」、包括密碼、生物識別資料、電子證書等數據組合。陳澤武稱,以他理解如涉及較高風險的如金錢交易,會有高級別的保障,如面容識別、指紋、甚至可能是瞳孔識別等身份識別工具。 陳澤武稱,法案亦有條文訂明負責監察資料的部門及程序,「邊個睇過資料都查到」,大原則不能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 現時亦未有收到有關政府部門洩露市民資料的投訴。二常會將在下次會議與政府再作詳細討論。 陳澤武指,市民可選擇以傳統或電子方式與公共部門聯繫,而非強制使用電子方式。 另外因涉及修改民事訴訟法,法院的法庭程序暫不納入該法案範圍。

07/11/2019
15393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