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娛樂集團日前(26日)宣布,將於今年7月推出「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央積金)計劃」,以支持特區政府致力提升本澳居民退休生活保障的施政方針。 銀娛表示,一直視團隊成員為最重要的資產,並為旗下所有合資格團隊成員提供公積金計劃,措施自實施以來,一直深受團隊成員歡迎。隨著銀娛即將推出「央積金」計劃,於計劃生效日前已加入現有之公積金計劃的本地團隊成員,可選擇改加入「央積金」或繼續現有的公積金計劃;而未有加入現有公積金計劃或在計劃生效日後新入職的本地團隊成員,則可自願選擇加入「央積金」計劃。 為提升團隊成員對「央積金」計劃的認識,銀娛已於去年邀請澳門社會保障基金舉辦「央積金」計劃講解會,並會在稍後時間再為團隊成員安排相關講解會,加深員工對「央積金」計劃內容及保障的了解。
「2019第一屆澳門智享灣區支付創新峰會暨智慧餐飲產品體驗發布會」,昨(28)日上午10時假澳門科學館會議廳舉行,主題為「智慧餐飲」,主辦單位表示,舉辦首屆支付創新峰會,期望澳門餐飲企業能從傳統收銀系統升級為智慧餐飲系統,既降低人力成本,也讓服務人員更專注提升服務質量。峰會邀請內地企業代表分享支付趨勢、生態營銷等議題,約有200戶餐飲業商戶參與。
電話詐騙最近又趨活躍,特點之一是受害者大部分是青年人,當中以大學生佔多數,特別是由內地來澳就讀大學生,反映不少大學生欠缺分析及明辨是非能力,只是服從,欠缺批判性思維,值得社會關注。其中多宗案例,是大學生竟依騙徒指示,向父親訛稱學校發展需籌集資金,要求父親將一筆巨款匯入其銀行賬戶,身為大學生卻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依騙徒指示照做如儀,最終被騙去巨款,只要略加分析騙子所言,已知是謊言,不致巨額損失。 眾多大學生墮落電話詐騙圈套已非始於今日,早在兩年前,警方接獲的電話詐騙舉報中,受害人近30%是大學生,當中超過80%是就讀大學一至四年級學生。為預防大學生墮落電話詐騙,早在2017年中,警方為提高大專院校學生的防騙能力,司警局關注少年組人員主動走進校園進行宣傳,向大專學生宣傳預防電話詐騙,更安排已升讀大學的滅罪小先鋒學員一同參與,以期發揮朋輩正面影響力,將防罪資訊於校園內廣泛傳播,此一舉措當時曾成為國際花邊新聞。雖然當局已盡所能,向大專院校學生宣傳預防電話詐騙,但仍不斷有大學生中招,本月15日至22日間,警方共接獲23宗電話詐騙舉報,大部分受害人是就讀本澳大學的內地學生,因此,司警局除將有關情況通報高等教育局外,再次派員到各大專院校進行提防電話詐騙宣傳,加強大學生的防騙意識。 今日智能手機普及,資訊流通快速,瞬間傳播每個角落,新聞報道及警方通告預防被騙方法訊息早已傳遍每個傳媒平台,但仍有不少大學生墮落電話詐騙案,顯見不少大學生對發生在身邊事物亳不關心,智能手機主要只用於娛樂,玩手遊、閒聊、微信、交友,真正用於獲取新聞資訊,鳳毛麟角。警方分析電話詐騙案中,受害青年大學生很少利用智能手機獲取新聞資訊,是他們容易墮入電話騙局主要原因,以及與他們的習慣性服從心理、對政府部門缺乏認知及害怕惹上官非有關,情況值得社會關注。大學教育是要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明辨是非,不應盲目服從。 大學生思想應已成熟,但仍未能通過分析和評估作出判斷,以致墮入電話詐騙蒙受損失,需要警方走進校園展開防騙宣傳工作,向大學生講解最新電話詐騙手法及預防方法,確實非常諷刺。
澳門金融管理局、澳門消費者委員會及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仲裁中心昨(28)日簽署《關於設立金融消費糾紛調解計劃的合作備忘錄》,計劃即時生效。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表示,預計將來涉及跨境金融消費的個案會務愈來愈多,調解計劃的設立,除了為解決本地金融消費糾紛提供多一個簡單便捷的制度選擇,也為即將建立的大灣區「9+2 」金融消費糾紛調解合作機制奠定基礎,推動大灣區城市接軌。 在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和辦公室主任丁雅勤的見證下,由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消委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黃翰寧,世貿仲裁中心全體委員會主席徐偉坤共同簽署《備忘錄》。 陳守信受訪表示,計劃是參考鄰近地區的是金融消費糾紛調解模式,並結合澳門實際情況,由金管局,消委會和世貿仲裁中心三方商討設立,所有獲金管局許可的金融機構將成為該計劃的成員。有關計劃覆蓋申索額不高於100萬澳門元的金融消費爭議,且投訴人首次知悉其損失之日起計兩年內提出的調解請求。上述金額的設定是參考了鄰近地區的情況,計劃作為「民生金融」的起步點,100萬元申索額是足夠的;未來會視乎社會發展情況,不排除調高金額。 在調解員人手方面,世貿仲裁中心全體委員會主席徐偉坤表示,現時中心有約120多名調解員,其中負責法律和金融範圍的調解員佔三分之一,相信可應付目前情況;中心亦正陸續培訓調解員以增加人手。
颱風季節將至,關閘地下巴士總站在前(2017)年8.23 強颱風「天鴿」風災被重創,關閉一年多進行維修,至去年12月15日始重新開放使用,為提高災害應急管理,關閘地下巴士總站增設防水閘及水密門,隨著相關設置及驗收工作於上(4)月上旬逐步完成,交通事務局要求關閘地下巴士總站相關管理公司,定期於深夜至凌晨時段進行防水閘及水密門安置演練,讓管理人員熟習有關裝置的操作及安全撒離人員的程序,加強防水意識及處理洪水事故之應變能力,同時盡量減低演練對相關道路的交通影響。交通事務局昨(28)日表示,經過多次演練,有關管理人員已熟悉有關操作,交通事務局會繼續密切留意有關演練情況,適時優化各項細節。 環保局進行應急模擬演習另一方面,為應對即將來臨的颱風季節,提升颱風吹襲等緊急事故下的應急處理能力,環境保護局昨日就轄下垃圾處理設施進行模擬演習,模擬澳門受到超強颱風吹襲並出現停電情況,環保局啟動應急預案,聯同營運公司調整垃圾焚化中心的運作及利用後備資源以確保設施正常運作,當中包括模擬焚化中心在公共電網不穩的情況下主動切斷與公共電網的連接,以「孤島」模式運行以保障即使在公共電網停電時焚化中心仍能正常運作。 此外,因應模擬颱風過後市面出現大量垃圾需加快處理,環保局統籌焚化中心將全部焚化爐全負荷運行,在主門口放置分流垃圾的告示板和加強人手協調進廠車輛,優先處理生活垃圾和易腐爛的固體廢物,將樹木、大件金屬架等固體廢物分流至建築廢料堆填區,以及在垃圾傾倒平台劃出起斗車和清潔尅公司專用的閘門,以提高垃圾傾倒速度。同時將建築廢料堆填區的開放時間改為24 小時,及時接收和處理垃圾。
豪宅天台疑遭人非法改裝成主題餐廳!根據治安警察局提供照片可見,現場天台架起一個布滿植物的巨型露天鐵架簷手篷,簷篷下是一列長長餐桌及座椅,靠近天台邊緣還置有一幅巨型動物壁畫,究竟是有人將天台作為私人用餐場所,還是企圖經營餐飲業務,有待當局深入調查。
請到好家傭,可安心融入家中,否則隨時櫃桶穿「窿」!—名60多歲本澳女長者,六年前開始僱用一名越南女子為家傭,惟這名家傭染上爛賭惡習後,打起謀取僱主錢財的歪主意,半年內至少盜用僱主銀行提款卡80次,共盜取僱主23萬元銀行存款。至僱主日前提款時發現賬戶只餘數百元時,才驚覺遭人盜用存款;司警接報後在銀行協助下,鎖定是報案人的家傭作怪,前(27)日在紅街市附近將她拘捕歸案。 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時透露,被捕越南籍家傭姓LAM(49歲),2013年來澳後在事主住所工作。本月13日,事主到銀行櫃員機提款數百元時,赫見原本有23萬元存款少了一大截,賬戶餘額不足被提取,事主大驚下報警求助。 司警接手調查後,在有關銀行配合下,翻查事主賬戶的交易紀錄,再加上櫃員機攝像紀錄,鎖定一名目標人物。司警之後將人像紀錄給事主辨認,證實是事主的家傭,前(27)日早上在紅街市家傭租住的單位內將她拘捕。 司警發現,涉案家傭有賭博習慣,平日主要負責照顧事主起居飲食,過往曾陪伴事主外出提款,曾偷看及記下提款卡密碼,回家後趁事主不為意時偷走事主的銀行提款卡,再扮外出買餸,以「密食當三番」式提款,每次提取500至4,000澳門元。 家傭供稱,由去年11月至本月,約提取款項80次,但所有贓款都已輸光;而家傭為了不被事主揭發,每次「撳機」後,趁事主不為意時,將銀行發出交易的手機短訊,偷偷刪除,加上事主甚少查看手機短訊,故半年多以均未有發現異樣,直至日前提款時,才揭發事件。涉案家傭被控以巨額詐騙罪,昨日已被移送檢察院偵辦。
貿易投資促進局對「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臨時居留許可個案進行全面覆查,截至本月中已完成覆查個案近1,208宗。貿促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劉關華昨(28)日在就職儀式後受訪,表示通過舉報、其他部門通報及覆查等方式,至今發現逾40宗投資技術移民個案有違法跡象,已移交司法機關跟進。
本月先後發生金光大道街頭斬人事件及賭場搶劫籌碼事件,有跡象顯示賭場衍生罪案有蔓延之勢。為持續淨化社區治安環境,在警察總局統籌下,司警博彩罪案調查處於前(27)日下午出動42名刑事偵查員,前往新口岸多個娛樂場,進行針對非法兌換貨幣活動(俗稱「換錢黨」)、活躍賭場人士(俗稱「扒仔」)的巡查行動。 行動中司警合共截查120人(85男35女),其中七名內地居民(一男六女)因涉嫌從事非法兌換被帶返警局作進一步調查,並於完成身份認別程序後移送治安警察局出入境管制廳跟進。 治安警方面亦同樣持續進行具針對性的反罪惡行動,以維護本澳良好的治安環境。治安警27日晚上至28日凌晨,共派出43名人員,分別在新口岸區及路氹金光大道一帶進行反罪惡巡查,打擊犯罪及調查不法行為。行動中一共截查129人(81男48女),其中38人被帶返治安警察局作進一步跟進處理,經調查後發現共有34人涉及違法違規行為(22名涉嫌從事非法兌換貨幣、六名涉嫌從事不法借貸及六名涉嫌從事賣淫活動,其中兩名女子涉嫌從事賣淫活動為非法入境者),有關人士已被送交相關部門作跟進;在查車行動方面,交通廳共截查了61輛車輛,並對當中11宗違例情況作出檢控。
特區政府早年宣布要將澳門打造成一個「以數字引領科技,智能服務民生」的智慧城市,但在電子支付普及度方面,澳門遠遠落後於鄰近地區多數城市,至今仍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店鋪仍無法提供電子支付服務,市民平日消費還是多用現金。 立法會昨(27)日舉行全體會議,多位議員關注電子支付在澳門普及問題,建議當局應加強推廣,進一步協助中小企在營運流程中引入或強化電子化系統,讓中小企的業務跟上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