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一個身體有缺陷的小朋友,對一位母親來說是一件非吃力的事,但媽媽從不會抱怨,可見母愛偉大。後(12)日母親節蒞臨,向天下母親致敬。 母親節前夕,本報探訪兩位堅強母親,她們面對自己身罹頑疾的孩子,眠乾睡濕不分晝夜盡心照顧,不敢幻想未來孩子能報答自己,而只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簡簡單單,或能開口叫一聲「媽媽」,彰顯母愛偉大。
母親的偉大,在於不祈求子女有何回報,只求子女生活開心。照顧兩歲多有自閉症兒子子俊(化名)的靜媽媽(化名),生活充滿壓力,但子俊的一個笑容,就是靜媽媽生活中最好的調味料,「佢開心我就開心」。
今年初氹仔豪宅屋苑「名門世家」停車場內發生的縱火燒車案再有新進展,繼一名香港男子涉縱火被捕及羈押後,司警前(8)日在氹仔、下環及黑沙環等多區再拘捕五名本澳男子,包括兩名主腦,並揭發出該宗報復事件的起因,疑因生意及金錢糾紛有關。 司警昨日公布案情時指,兩名主腦疑犯與香港車主因—筆1,200萬元款項兌換及合夥的車行生意糾紛結怨,繼而找人購買燃料、「踩點」及借出車輛供早前被捕的香港男子犯案,最終燒燬事主的兩輛汽車報復。
引起全城熱議的「走犯」事件有峰迴路轉發展!昨午正當保安司司長黃少澤再談「走犯」出現的漏洞後未幾,原來司警已於昨日傍晚時分,將這名非法入境者緝拿歸案,至於當中有何戲劇性情節,有待今日司警公布詳情。 保安司司長黃少澤昨日出席公開活動後受訪表示,事件發生後當局隨即啟動聯防機制,「天眼」是首先追蹤手段,但由於逃走位置處於檢察院門口,據規定「天眼」只能監視公共道路,不能覆蓋檢察院門口位置;同時亦需要每個鏡頭「一個接一個」追蹤,如有「一個甩咗都會跟唔到」,故此較難找到犯人下落。他又指,「天眼」現時屬於第三期,未能全面覆蓋澳門,未來第四期才可基本上覆蓋,但也不可能百分百覆蓋。 至於為何不即時向社會公布事件?黃少澤強調,有很多案件也不會即時對外公布,以免案情「通天」損害追蹤偵查工作,希望社會理解。他稱,就像以前的綁架案,如即時公布就「咩都死晒」! 五年前越押男子已被深圳警方緝獲另外,本報昨日報道2014年3月13日發生在皇朝區檢察院門外一名涉嫌搶劫案內地男子越押事件,越押男子張保立(當年33歲)於次月被內地警方拘捕。張越押後游泳偷渡返回珠海,再回到深圳住所,本澳警方其後下令通緝,於2014年4月,司警接獲深圳警方通知已拘捕嫌犯。
立法會第二常設委員會昨(9)日繼續審議《酒店業場所業務法》,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等政府代表列席會議。委員會主席陳澤武會後表示,會議中花費較多時間討論文本中有關旅遊局人員是否有權進入酒店房間巡查,政府代表指出,因為近期發生酒店房設帳篷、酒吧等違法行為,當局希望有權力進入酒店房間巡查。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定義,「過度旅遊」(overtourism)是指旅遊對目的地居民生活素質,以及遊客旅遊經驗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現時不少世界知名旅遊城市都在面臨﹁ 過度旅遊﹂問題,對民生及環境帶來一系列問題。本澳應該引以為鑑,防患於未然。 近日,荷蘭擬加徵遊客稅的消息普遍受到關注。擁有1,700萬人口的荷蘭,去年接待旅客人數達1,800萬人,預計到2030年會達4,200萬人次。 因此當地認為遊客過多,影響部分地區居民生活,當地旅遊業議會最近研究減少遊客到訪的措施,包括建議關閉部分地區、加徵遊客稅,以及將工作重點從推廣國家旅遊變成控制旅客數量。 無獨有偶,作為世界遺產的意大利威尼斯市,是世界熱門旅遊目的地。但當地近年考慮到佔有絕對比重的「一日遊」遊客,對當地財政收益甚微,甚至難以支付運河周邊建築古跡法維修及養護費用,於是在今年起對每位不過夜「一日遊」旅客徵收三歐元(約等於澳門幣27元)入城稅,而2020年起將因應淡季或旺季調漲至六歐元至十歐元不等。 旅遊業對經濟增長有貢獻,但實際上,包括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布拉格、威尼斯、冰島等不少國際知名觀光城市都面臨「過度旅遊」的現狀,也在積極應對其所帶來的環境及民生問題。「過度旅遊」除了減少當地居民公共生活空間,造成交通出行難、房價及租金上升,還會間接推高其他物價,加速通脹,甚至有些國際旅遊城市已經出現了本地居民被迫遷出原居地的現象。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曾經發表題為《旅遊過度?理解和管理超出承受能力的城市旅遊發展》研究報告,提出11個應對過度旅遊的策略,包括推動遊客在城市內外分散;鼓勵遊客根據時間點分散旅遊;刺激新的旅遊行程和景點的開發;審核並採用相關旅遊規定;增強遊客的分流;確保當地居民從旅遊中受益;創造為當地居民和遊客帶來好處的城市體驗;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和基礎設備;與當地利益相關方進行交流,並讓他們參與「過度旅遊」的優化工作中;與遊客進行交流,並讓他們參與到「過度旅遊」的優化工作中;設置監管和響應措施。 本澳作為擁有60多萬人口,面積32.9平方公里的城市,每年承受3,000多萬甚至更多的遊客到訪,當局相關部門直言並未出現「過度旅遊」現象,但次次節假日迫爆旺區的人流以及分流遊客的成效卻讓人汗顏。無論遊客稅、智慧旅遊系統或是開發新的旅遊路線,希望當局科學決策,早日讓口號變成實效。
立法會第一常設委員會昨(9)日繼續審議《 社會房屋法律制度》法案,委員會與政府部門仍然未對社屋申請年齡由18歲調升至23歲達成共識。雖然政府在條文中增加豁免條款,但大部分委員認為應該堅持申請年齡從18歲開始,但建議將申請家團和個人申請分開處理。 委員會主席何潤生表示,政府在過往提案基礎上,吸納委員會意見,在社屋申請年齡由18歲調升至23歲的條文中增加豁免條款,即如果證明申請人需承擔家庭生活負擔,由行政長官批准可對23歲以下申請者豁免「年齡」這一申請要件。但是大部分委員贊同18歲作為法定合法申請年齡,因為參考內地、香港和新加坡等其他地區皆以法定年齡計算,比較符合立法精神。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會後表示,持續就此討論並非是因政府堅持立場一定不會讓步,而是相信繼續討論應該會有共識。被問及要討論多久,羅司直言「我都唔知」,需要一些時間。
旅遊局正研究本澳是否需要開徵旅客稅。旅遊局副局長許耀明昨(9)日受訪時表示,局方正在進行研究徵收旅客稅的工作,分別會收集市民、旅客及業界的意見。目前正在本澳各口岸收集離境旅客對徵收旅客稅的意見,同時爭取在今個月內開發網上平台,收集市民及旅客對徵收旅客稅的意向和意見。許耀明稱,收集意見的網上平台是旅遊局和旅遊學院共同研發,初步預計會收集一個月的數據,但亦會視乎市民發表意見的踴躍程度,故未能預計需要收集多少數據量才具有代表性。(林嘉欣攝)
建設發展辦公室昨(9)日表示,青洲坊大廈、快盈大廈及青濤大廈自颱風「天鴿」及「山竹」後,已陸續於大廈可能受水浸影響的位置,包括大廈出入口及機電設備房,安裝手動插板式的防水閘及在大廈的接戶沙井內安裝止回閥以防止海水倒灌入室內,有關防洪措施工程已於2019年4月完成。其中青洲坊大廈、快盈大廈及青濤大廈已安裝的防水閘數量分別為73套、29套及22套,青洲坊大廈及快盈大廈已安裝的止回閥分別為16套及六套。(建設辦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