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聯席會議前天(13日)在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澳門、長沙加入「海絲申遺聯盟城市」。文化局局長穆欣欣代表澳門特區政府簽署《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她表示將充分利用好澳門的獨特優勢,全力配合海絲申遺工作,與其他聯盟城市共同發揮協力作用,為海絲保護和申遺作出貢獻。目前共有包括澳門在內的26個海上絲路保護和申遺聯盟城市。
澳門電訊秉持「服務澳門、回饋社區」精神,透過成立澳門電訊義工隊,多年來積極參與及籌辦不同的社區服務和活動,致力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藉著每年一度的母親節,澳門電訊聯手澳門特殊奧運會,舉辦「母親節.融合盃羽毛球賽」,邀請澳門市民與特奧運動員共度佳節,參與親子、共融等不同賽事,宣揚傷健共融理念。 由澳門電訊攜手澳門特殊奧運會舉辦的「母親節.融合盃 羽毛球賽」,於母親節當日(12日)下午假澳門浸信中學舉行,賽事分為個人技術賽、親子雙打及共融雙打賽事,吸引不少市民協同家人參與,其中,澳門電訊義工隊成員親上火線,夥拍澳門特殊奧運會學員,共同角逐賽事桂冠。 澳門電訊表示,作為植根澳門的電訊營運商,一直肩負著建設澳門、回饋社區的責任,透過自身的技術和資源優勢,為社會各界積極研發和引進嶄新的資訊科技技術和智能應用,向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多元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期望打造更多便利、智能的生活場景,營造友善共融的社會氣氛。
澳門與葡萄牙兩地有著深遠悠久的文化和友好聯繫,特區政府對發展澳葡關係高度重視,隨著中央大力支持,中葡經貿往來日益密切。近年,本澳亦有不少商人覷準時機,到葡萄牙經商,利用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的優勢,大力發展自己的事業。 本報記者日前遠赴葡萄牙,先後訪問了兩名紮根葡萄牙的本澳商人,一位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市郊經營紅酒酒莊;另一位既是經營高端中式家具,又發展文化事業的巾幗英雌。兩人為何會「快人一步」且敢開風氣之先河,在遠邦闖一番事業?「中葡平台」又如何給他們助力?且聽兩位先行者的心聲及經驗……
第12屆仁慈堂國際會議昨(13)日在澳門召開,亦是首次在亞洲舉行,會議昨日在澳門美高梅舉行,澳門仁慈堂值理會主席飛安達表示,在展現仁慈堂百年建設的同時,會議極具重大意義。目前世界各地都面臨着人口老化、新型病變的出現,令必要與持續的護理服務需求更具挑戰性。 會議有來自南美洲、非洲及歐洲等地的仁慈堂代表出席,並由六個專家團隊,探討社會福利和醫療政策等議題。
代理行政長官梁維特昨(13)日在政府總部會見仁慈堂國際聯會主席Manuel de Lemos一行,雙方就加強政府和慈善組織合作,推動社會服務工作交換意見。 梁維特歡迎Dr.Manuel de Lemos 一行來澳,並對澳門仁慈堂成立450 周年表示衷心祝賀,相信澳門仁慈堂在仁慈堂國際聯會亞洲副主席飛安達領導下,將為澳門社會作出更大貢獻。梁維特強調,特區政府將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各民間慈善機構展開各類社會公益活動和社會服務工作,期望透過政府和民間組織的緊密合作和有機結合,在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推動社會服務工作,達至社會、政府和慈善組織三贏的格局。 Dr.Manuel de Lemos表示仁慈堂國際聯會由來自世界各地仁慈堂組成,有的地方仁慈堂已逾500年歷史,國際聯會一直和各地政府合作,開展社會服務、衛生和文化遺產保護等各方面工作。在澳門仁慈堂慶祝成立450年之際,同期還舉行第12屆仁慈堂國際會議,這是該國際會議首次在亞洲舉行,期望日後加強和特區政府合作,共同推動社會服務工作。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由澳門音樂產業協會及一眾社會人士支持下組成「蓮成一家」澳門回歸主題曲籌委會,將合力創作及推出澳門回歸主題曲《蓮成一家》,並錄製電影式的音樂錄像,預計8月將舉行歌曲發布會。主辦單位期望能以音樂記錄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的發展與喜悅之情,寓意澳門回歸後與祖國連成一家。 活動籌委會主席蘇耀光,成員岑鴻炳、盧荻、梁健邦一行上周四(9日)到訪本報,向本報總裁劉向明及執行總編輯陳偉斌,介紹主題歌曲的創作理念。蘇耀光稱,活動將會邀請不同階層、行業及職業的代表共25個界別參與錄製和拍攝,包括學生、運動員、公職人員、智障人士等用音樂連結各行各業,期望以他們獨特的視角見證回顧澳門回歸20年來的發展成就,以及展示澳門社會多元化的景象,同時讓更多人了解及關注澳門,向世界展示澳門獨有的魅力風采。 劉向明及陳偉斌均認為該活動無論構思、方向以至籌劃方面都別具心思,不僅可分享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發展概況及喜悅之情,亦可藉此宣傳澳門各類產業及展示社會多元化發展,本報日後必定就活動焦點內容大力宣傳及推廣,提高市民參與度。 (鍾佩欣攝)
去年立法會兩名葡籍資深法律顧問不獲續約。行政會委員歐安利昨(13)日出席活動時表示不清楚實際情況,但認為澳門缺乏法律人才,對他們不獲續約感到可惜。該兩名顧問在澳門工作20多年,其中一名已返回葡國讀書,相信日後會回到澳門,又建議其可到大學執教。至於會否因二人是葡國人而不獲續約?歐安利指,在文化上看,澳門人、土生葡人或和葡萄牙人,在澳門回歸前後受到的待遇一樣。如有剝削權利的事情發生是有違《基本法》精神,希望社會上不存在這種風氣,並再次強調不清楚實際情況。 立法會主席賀一誠去年對相關情況表示,立法會職員調整或聘請也是按《立法會組織法》開展及按照合同條款進行,在尊重合約的前提下,有關人員離開屬正常人事調動,當中不涉及政治考慮,亦無違反合約精神。賀一誠亦高度評價兩位葡籍法律顧問,認為他們都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立法會不會因工作表現好而留人,亦不會因為工作差而不要人,希望他們日後能有更好的發展。
由解放軍駐澳門部隊與澳門特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合辦的「國旗下的說話.2019澳門中學生國旗手訓練營」,上周六(11日)上午在氹仔軍營舉行,30所澳門學校262名中學生參與。 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表示,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暨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解放軍駐澳部隊與教青局在原有的國旗手培訓營基礎上,擴展「國旗下的說話系列活動2019 」,內容包括成立首支澳門學界升旗隊及安排升旗隊隊員到北京作外訪交流;持續舉辦國旗手培訓日營,讓澳門學生有更多機會學習國旗知識及吸收正規的升旗儀式訓練,並從中挑選優秀學生加入澳門學界升旗隊,讓學生在學界大型活動中負責升旗任務。 教青局青年廳廳長張敏輝表示,國旗手訓練營每年均大受歡迎,學校每次報名都超額,並要求駐澳部隊增加名額。她又指訓練營對學生的成效明顯,師生反應正面,每次升國旗、奏國歌,學生已明禮儀,懂得肅立、手放下,並從中體驗團體合作及紀律精神。 參與的程同學表示,是次訓練營能夠規範地學習升國旗儀式和步驟,而且可以近距離向軍人學習,機會難得。 本身是學界升旗手的鄭同學表示,希望從訓練營中進一步加深對國旗的認識,並能將個人所學傳授學弟妹。 是次訓練營內容包括示範觀摩、隊列動作訓練及升旗動作訓練等,完成訓練的同學經過軍官的考核後可獲得駐澳部隊頒發的證書。(梁雄業攝)
為進一步探討澳門居民如何參加內地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方便澳門居民在大灣區生活,融入大灣區,由澳門醫務行政學會主辦、衛生局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醫療保障研討會」,上周二(7日)假皇都酒店舉行,澳門中聯辦、廣東省醫療保障局、珠海市醫療保障局及本澳多個醫療團體和民間社團代表,共同就有關政策收集意見,積極探討如何為在大灣區居住和養老的澳門居民提供適當醫療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