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當局計劃就膠袋徵費立法。昨(28)日出席澳門國際環保論壇的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受訪時表示,膠袋徵費在香港至今已實施十年,成效明顯。他指,在2005年,每年有超過80億個塑膠購物袋被棄置在堆填區,但實施法規後,近年每年大約僅有40億個塑膠袋被棄置,減幅明顯,惟依總量計算人均量仍大,故今年將會再檢視香港現行法規是否有改善空間,包括徵費水平等。 黃錦星指,十年前市民的社會意識沒有現時那麼強,但相信近年全球,包括香港、澳門,市民對減少即棄塑膠的意識「係高咗好多」。他又建議,澳門這方面應配合多點公眾教育,可令政策更容易「水到渠成」。
為慶祝今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特區政府建議發行以回歸祖國為主題的20 元鈔票,以增加喜慶氛圍。行政會發言人梁慶庭昨日表示,20 周年鈔票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予市民登記,方式參照以往的生肖鈔,每位澳門居民可兌換兩家發鈔銀行發行的各五張。 行政會完成討論《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的澳門元貳拾圓紙幣》行政法規草案。 許可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大西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 周年的面額為澳門元20 元的新紙幣,每間發行銀行的發行限額為500 萬張。 鈔票正面以「盛世蓮花」雕塑為主景,雕塑旁矗立發鈔銀行的大樓,體現發鈔銀行與澳門特區共同成長,輔景為澳門海岸的全景;鈔票背面以「港珠澳大橋」的「中國結」塔橋為主景,象徵澳門特區與中國內地經濟文化的溝通,輔景採用澳門歷史城區建築物組成,展現澳門特區獨特的歷史背景與文化魅力。草案建議自公布翌日起生效。
港珠澳大橋通車至今,效益尚未顯現,許多爭議已經浮現。香港與澳門雖同樣有上橋配額,但澳門為香港申請一次性配額的車輛提供停車場,香港方面卻沒 有,澳門車輛也不能一次性申請上橋,這樣不同的待遇,引發批評的聲音。 立法會昨(28)日下午舉行口頭質詢會議,議員麥瑞權代市民詢問,澳門市民現在連上港珠澳大橋同泊車的機會都沒有,如何能方便澳門市民融入大灣區?政府有沒有為市民「走出去」權益著想?一連串問題問到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無言以對,無奈笑言「我任期差唔多完,我覺得你應該做司長,我爭取唔到嘅嘢由你爭取」。
議員陳虹昨日就氹仔客運碼頭使用率偏低作出口頭質詢,指氹仔客運碼頭佔地面積約20萬平方米,造價達38億元,每日最多可以處理40萬旅客,然而受港珠澳大橋開通的影響,氹仔客運碼頭營運至今出入境旅客人次相對較少,令人有「大材小用」之感。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回應指,氹仔碼頭「很大,大家都知」,當時設計是希望停泊大型船隻,但相關公司已經倒閉。 故現時惟有爭取更多配套遷往氹仔碼頭。 海事及水務局局長黃穗文表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直接令氹仔碼頭旅客下降25%,然而氹仔碼頭能連通深圳等只可乘船前往的目的地,深圳航線的旅客量亦有上升14%,故日後會增加前往東莞等大灣區的航點,目前海上遊都有使用該碼頭。 此外,民航局局長陳穎雄透露,有意結合機場與氹仔碼頭的設施發展,期望先在中間架設快速通道,旅客在不需出境的情況下可到達兩邊禁區。待機場候機樓擴建後,更有專道步行至氹仔碼頭,目前正待中央審批,批准後到投入使用約需三至四年時間。
議員高開賢、何潤生及黃潔貞昨日就本澳旅遊承載力問題提出口頭質詢,列出數據指出,去年全澳出入境總人次共1.79億,較2017年增加5.9%,連續第六年錄得增幅,且今年新春黃金周旅客量按年增兩成六,為本澳的旅遊承載力感到憂心。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對議員的看法表示認同,指根據2017年《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研究結果,澳門最佳接待能力為每日11萬人,2017年有21日超出這個數字。但他認為隨著輕軌及新城填海區等基建逐步落成,更多元的旅遊產品出台,相信能提升本澳的旅遊承載力。此外,他亦對徵收「旅客稅」持開放態度,旅遊局會研究有關情況。而對於高開賢建議將新馬路在周末及節假日等時段規劃為步行街,譚俊榮亦表示認同,指旅遊局正在研究中。
衛生局今年迄今收到麻疹病例累積至26例,包括十宗輸入和16宗「輸入相關」病例,因應近日本澳及鄰近地區陸續出現麻疹感染個案,為減低麻疹傳播風險,海事及水務局加強各海上口岸衛生管理,包括要求碼頭管理公司、清潔公司、保安等人員做好應對工作,加強碼頭清潔衛生,並提高警覺主動留意出入境人士身體狀況,與船公司互相合作實施應對措施,確保口岸清潔和衛生情況。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昨(28)日亦表示,政府高度關注麻疹感染傳播,已就防控麻疹在本澳的感染傳播作出部署。
廉署在《2018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中披露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有一成多人員之間存在親屬關係,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昨(28)日表示,不論是政府公共部門,又或是如同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的公營機構,社會都希望其招聘及晉升程序能在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制度下進行,他期望有關機構吸取廉政公署工作報告的勸喻和建議,完善人員招聘及晉升制度,持續改善相關工作。 梁維特昨日上午出席「2019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開幕典禮後接受傳媒訪問時指出,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於去年11月收到廉署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勸喻及意見後,他已要求生產力中心須完善招聘和晉升制度,吸納廉署報告的意見作出改善,特別是要在人員通則中加入迴避制度。 梁維特又指出,生產力中心會盡快提交檢討報告,當中會檢視過去在招聘和晉升過程有否就利益衝突作出迴避,中心同時亦要向負責管理的理事會作出清晰交代。 梁維特強調,生產力中心雖不屬政府部門,但需要大量政府資源投入以維持其運作,因此,即使中心有其內部通則,亦應與政府部門一樣,在人員招聘和晉升方面必須依循公平、公正及公開的原則。
澳門文化產業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梁慶庭以「大灣區規劃與澳門文化產業和旅遊的結合」為題,與澳門城巿大學學生交流。與會學生對於澳門廟宇文化如何轉化成文化產業、澳門是否能夠推動婚慶文化產業、非遺的電子遊戲產業、節慶的文化產業,並對澳門在參與大灣區發展中,在數字產業發展、人才、知識產權保障等方面提出問題和建議。 澳門文化產業基金於前天(27日)下午走訪澳門城市大學,與校長張曙光教授及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商學院、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和金融學院等有關負責人會談,商討未來合作。行政委員會主席梁慶庭表示,特區政府在不同方面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希望城大在文化產業管理和研究中發揮作用,協助澳門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 梁慶庭表示,國家「十三五」規劃對澳門的定位是「一個中心」、「一個平台」,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又對澳門增加了「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定位。澳門需要以多元文化共存推動世界旅遊休閒,以深挖歷史文化底蘊來多層次支撑著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大灣區建設給澳門特區帶來發展機遇和開拓巿場的思維,希望年輕人多就文化內容作巿場調查和研究,注入新元素發展產業,尋找商機。
廉政專員張永春昨日公布的《2018澳門廉政公署工作報告》中,一針見血地指出政府部門內部貪污、違紀、瀆職、以權謀私的深層原因。 張永春以「50萬澳門元的項目便可申請重大投資移民」為例,相信就連普通市民知道後都會覺得不可思議或事有蹊蹺,但是享有法定權限、擁有專業人員、掌握檔案資料的政府部門,卻對當中的疑點視而不見,或見怪不怪,「照章辦事」、「依法審批」,從而為違法者打開了弄虛作假的方便之門!
廉政公署在《2018 工作報告》中有關行政申訴部分指出,廉署嚴格履行行政申訴領域的法定職責,對公共部門日常運作中出現的違法和不當情事作出調查。報告披露其中一個案,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下稱「生產力中心」被投訴在工作人員的聘請和晉升方面,長期存在任人唯親和管理失當等問題,廉署調查後發現生產力中心15% 的員工之間存在親屬關係,而且招聘方式隨意,一般不對外公布,通過內部推薦形式進行。此外,在確定新聘人員薪酬及人員晉升時亦欠缺清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