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社交平台昨(24)日流傳圖片顯示,治安警察局交通廳大樓頂治安警標誌的區徽蓮花圖案脫落。治安警其後澄清指,早前發現上述標誌因自然損耗、導致部分圖案脫落,已即時啟動相關維修程序,並立即派員拆卸進行維修。同時,亦著令轄下所有部門檢查設施內的治安警察局標誌,做好維護工作,若發現損耗即時進行維修。(互聯網圖片)
太陽城集團自2007年營運至今已昂然邁入第12年,一直堅守「多元創新,積極進取」精神,追求卓越,持續開拓海內外市場,致力締造璀璨娛樂盛世,在過去一年,縱然面對全球經濟放緩,集團仍然迎難而上,堅持不懈,把握機會,穩步向前,創造無限可能,上周五(22日)假澳門喜來登金沙城中心大酒店舉行「太陽城集團12 周年晚宴」,答謝各界支持。
第五屆行政長官選舉將沿用上屆電子點票方式點票。「行政長官選舉管理委員會」(管委會)上周五(22 日)舉行會議,商議第五任行政長官選舉的各項選務工作。主席宋敏莉向會後向傳媒介紹會議內容時表示,今年6 月16 日舉行的「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選委會)委員選舉,將沿用電子方式點票,以提高點票的效率;另外,增設了傳媒專線及電郵,方便傳媒查詢。 宋敏莉稱,2014 年「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委員選舉首度採用電子方式點票,「管委會」經過討論,認為該次選舉所採用的電子點票方式,在時間、方便程度與人手安排上均更具效率,因此,決定今年6 月16 日舉行的「選委會」委員選舉,繼續沿用電子方式點票。6.16「選委會」委員選舉,也將繼續使用2014 年「選委會」選舉保留下來的票箱。 至於「選委會」委員選舉投票地點方面,「管委會」將對2014 年選委會選舉的地點進行討論,並按法律規定,對包括場地容量、安全條件及方便程度等因素作綜合考慮,管委會落實投票地點後,將盡快公布。
司法警察局在內地公安協助下,於不足一周偵破本月17日發生在路氹城康萊德酒店的兇殺案,疑兇雖然當晚作案後迅速經蓮花口岸逃離澳門,但等待他的是一張由內地公安根據大數據編織而出的巨大「數碼天網」,短短幾日間,已在離澳門1,700多公里遠的山西省,將他逮捕歸案。 司警獲悉消息後已派員趕赴山西,與內地公安協商並根據法律繼續處理案件;至於疑犯殺人動機,是否涉及賭場某方面的利益,會是司警主力調查的方向。
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認為,西元前五世紀雅典的崛起引起當時陸地霸主斯巴達的警惕,兩國最終爆發長達30年的勃羅奔尼薩戰爭,也間接導致兩國的滅亡。修昔底德指出,新崛起的強權與既有的霸主不可避免會產生衝突,並且多數會以流血戰爭告終。哈佛大學國際問題 學者艾利森就認為,當前的中美關係就處在這樣的「修昔底德陷阱」之中。2018 年3月至今,中美爆發貿易糾紛,中美間的結構性矛盾不可調和,但這是否預示著一場不可避免的衝突呢? 對於艾利森的看法,包含中美在內都有許多反對意見,歷史雖然重要,但未必註定重覆,新舊霸權的交替,也未必總是流血,譬如現在的美國與前代霸主英國間的接班,就被稱為「英美禪讓」而未流一滴血,兩國至今仍維持著「特殊關係」。雖然美國可說是英國的遠房親戚,但「禪讓」並非團團和氣,而是形勢所逼,從英美《華盛頓海軍條約》,到二戰後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國花費了半個多世紀才用謀略正式取代了英國。 英國不是沒有打敗過美國,特別是1812 年發生的第二次英美戰爭,英國輕鬆擊敗美國,佔領華盛頓,甚至火燒白宮,迫使當時的美國總統麥迪遜逃亡。然而即使是當時的美國,對英國來說仍是太大又太遠,最終勝利的英國與美國簽訂和平條約,從此未再有征服美國的念頭。國際政治學者徐棄鬱在《帝國定形》一書中說,一場勝利但無用的戰爭,最容易催生綏靖政策。即使英國每一次都打敗美國,也無力阻止美國的崛起,只能一聲長嘆。 回看當下的中美貿易糾紛,透過多輪談判的內容可以發現,中美間的矛盾可說是愈談愈多愈清晰,每一個矛盾若放在兩個世紀前,都會是戰爭的理由。然而在全球化的時代,衝突的代價比以前大得多,中美間有各種千絲萬縷的關係,不只經貿往來,還有學術交流、軍事對話,甚至是共同的科學研究,同時兩個國家都是擁核國,這些因素都能夠遏阻任何輕舉妄動的企圖。有時候太多的矛盾,反而促成了達成共識的可能。若論關稅威脅,中國能提出的籌碼沒有美國多; 談國際支援,美國的盟友遍及歐亞,足以將中國團團包圍,但美國應該意識到,即使讓特朗普贏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又如何?中國就像當年的美國,仍是那個又大、又遠、又強的新強權,就算被打敗,中國仍然在崛起,這場貿易戰會不會是那場引發綏靖的「無用戰爭」呢?
本澳日前發生12歲女學生被九名同儕欺凌事件,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認為事件「好嚴重」及不能接受,因為這事並非同學之間爭吵、打架,而是涉及童黨,強調對校園欺凌「零容忍」。 譚俊榮上周五(22日)出席活動時回應本澳再發生校園欺凌一事,他指現已交由有關部門偵查事件,不希望事件涉及有組織的黑社會,強調若發生欺凌事件,特別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必須透過法律處理。當局亦會加強與家長、學校預防校園欺凌的宣導工作,建立和諧校園環境。 另外,魯彌士主教幼稚園校工懷疑性侵案因證據不足歸檔,譚俊榮稱,尊重有關方面的決定,又指社文司不是偵查及司法訴訟的部門,但會尊重檢察院的調查結果,重申不容許任何校園性侵、校園欺凌、家暴等行為發生。
網上情緣騙局令本澳一名25歲女社工中招,女事主雖然最終沒有破財,惟她發給「情人」的裸照及視頻,卻怎樣也追不回來。 司警上周五(22日)公布案情時指,一名在本澳任職社工的25歲女事主,本月8日透過社交網絡平台識一名30多歲自稱美籍華裔「工程師」的男子,兩人愈聊愈契合,「工程師」在網上施展甜言蜜語展開追求,不久兩人發展成為網上情侶。 網戀期間,女事主把自己的裸照及視頻發給「男友」欣賞,「男友」見時機成熟,上周三(20日)早上給女事主發了一則訊息,指由美國給她寄來一包裹,但需要她支付港幣24,600元關稅才能接收。女事主不滿收禮物竟要她付錢,遂向「男友」質問,對方訛稱包裹內有一枚訂情戒指及35,000元美元現金,不會讓她吃虧,著她盡快先將款項匯入一香港指定賬戶。 女事主愈想愈覺不對勁,懷疑受騙下拒絕付款。「男友」見奸計不得逞,乾脆撕破臉皮指會將她裸體照片及視頻上傳網絡,甚或發給傳媒,令她身敗名裂,女事主大怒下報警求助。 司警已接手調查案件,暫時未有人被捕,事件中女事主沒有金錢損
由粵港澳三地政府共同舉辦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昨日上午在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舉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特首崔世安先後致辭,並由國家發改委地區經濟司司長郭蘭峰簡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宣講會」昨(21)日上午在香港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林念修致辭時表示,未來發改委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充分聽取社會意見,持續深入研究,推動實施若干關係民生的重大政策舉措,形成以《規劃綱要》為總體藍本,以若干專項規劃和配套政策為支撑保障的規劃政策體系。 他強調,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必須緊緊把握四項原則,分別是堅持「一國兩制」、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市場決定資源配置,以及以人民為中心。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作主題演講時表示,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將由聯繫人角色轉為積極參與者、促成者及推廣者,有利香港參與大灣區,讓全港市民都成為大灣區的受惠者。 林鄭月娥指出,「一國兩制」是建設大灣區的優勢,也是大灣區邁向國際的重要基礎。中央領導已多次重申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堅持過程中,必定會堅守「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並不會像有些人擔憂,到時「兩制」界限模糊,也不會導致香港的單獨關稅地位弱化,更加不會令香港被內地同化。 林鄭月娥稱,將按照《規劃綱要》的指導方向,積極與中央有關部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攜手合作。香港未來的重點工作包括:第一,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第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第三,為優勢範疇開拓發展空間;第四,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第五,推動青年創新創業;第六,充分用好香港的國際聯繫和國際網絡,向海外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吸引資金和人才落戶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