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原是賊!盜竊失手反誣稱對方搶劫,最終被警方識破及拘捕,涉嫌觸犯誣告罪被移交檢察院起訴。
少年及兒童深宵時分仍在街頭遊蕩甚至玩火釀成火警,警方及教育暨青年局均表關注。兩名分別八歲及九歲男童早前涉及連環縱火案被捕,教青局局長老柏生昨(22)日表示,事件發生後,局方已即時與學生輔導員聯絡,關心他們的最新情況及家庭狀況。他指出,小朋友出現偏差行為,可能是缺乏關心,當中家庭的照料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若家長有相關需要,教青局絕對會提供支援。
澳門新《土地法》實施以來,由於「閒置土地」被不問歸責原則而一刀切收回,致使社會爭議不斷。為此,澳門土地發展策略協會繼去年10月舉辦「中國內地與澳門的土地法制:歸責機制的完善」研討會後,日前再舉辦「香港與澳門的土地法制:歸責機制的完善學術研討會」,邀請香港大學的傅華伶教授、張憲初教授及吳世學教授來澳研討及分享意見。
由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主辦的「2019年澳門饑饉」系列活動昨天(22日)開幕,今年續以「飢餓——看不見的暴力」為主題,希望全澳市民關注難民的需要,以及飢餓背後的暴力問題。
法律改革諮詢委員會下設的跟進《行政程序法典》檢討專責小組,前天(21日)下午在法務局舉行首次會議,就修訂《行政程序法典》的工作部署聽取各成員的意見。會議由法律改革諮詢委員會主席、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主持。出席會議小組成員包括蔣朝陽(協調員)、米萬英、何偉寧、JoséCândidodePinho、劉德學、沈振耀、婁勝華、曹錦俊(代表高炳坤)、李煥江和杜慧芳。
人類財富都是從自然資源和技術中得來的。古代社會技術發展緩慢,人力和土地資源成為財富的核心。然而,在實踐中人們發現,貿易是實現財富增值的重要手段。
國家統計局昨(21)日上午公布中國2018年經濟數據,其中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90萬309億元(人民幣,下同),首次踏上90萬億元台階,增長率6.6%雖然達到6.5%左右的增長預期,卻創下自1990年以來最低紀錄。受中美貿易戰、全球消費放緩等因素影響,外界紛紛預測中國經濟增長勢必下滑,6.6%的數據也引發各種議論。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美經貿摩擦對經濟運行確實有影響,但影響總體可控,中國經濟增長總體上是內需主導,經貿摩擦沒有、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中國經濟抗壓的韌性、應對衝擊的後勁、長期穩中求進的態勢沒有、也不會改變。
國家統計局昨(21)日在2018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介紹,2018年末中國大陸(不包含港澳台)地區總人口達到13億9,538萬人,較2017年年底增加530萬人。
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昨(21)日邀請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及本澳立法會議員進行參觀,23名議員出席。產業園指,直至去年政府注入資金約57億元人民幣,園區現有40%面積建設完成,至去年底園區累計111家註冊企業,其中有27家澳門企業,並指回報期約為15至20年達收支平衡。
「非法工程跨部門常設拆遷組」日前採取聯合行動,清拆飛良韶街一幢大廈兩間天台屋及梯間僭建閘門。兩間天台屋建在同一大廈相鄰天台,被發現進行翻新工程。土地工務運輸局接獲投訴後隨即跟進,發出禁止工程令,要求違法人自行清拆僭建物及將天台還原。但違法人並沒有遵守禁令,繼續進行違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