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暨青年局主辦、澳門基督教青年會承辦的親子圖書市集昨日於高美士中葡中學舉行。活動設有圖書交換攤位、親子手工區、兒童傳統遊戲區等項目,讓家長和子女共同參與,培養兒童愛好閱讀習慣以及環保節約理念,約有150人參與。 活動於昨日下午2時開始,場內有不少家長帶同子女在「擺書攤」,以一本換一本的方式進行交換。市民梁女士帶同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參與市集,她希望可以將看過的書籍分享給其他小朋友,讓兒子了解到交流和分享的意義。除了圖書交換攤位,活動還設有親子手工區、兒童傳統遊戲區、手動製作區、露天茶座等,又舉辦了「與家長有約」分享會,家長互相交流如何培養子女幸福感。 教青局副局長梁慧琪在活動中致辭表示,兒童課外閱讀十分重要,有助培養興趣、擴闊視野,以及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教青局一直舉辦與閱讀相關活動,亦透過教育發展基金資助學校購買書籍報章,在上一學年此項投入就超過1,000萬元。教青局亦持續與文化局合作,在社區推廣閱讀。
《物管法》和《大廈管理法》生效至今逾半個月,實際應用上衍生出不少問題。 澳廣視時事節目「澳門論壇」昨(9)日探討相關議題,不少發言市民指出,現時出席業主管委會議的人數不多,根據新法,若要動用維修基金,需要出席會議的分層建築物所有人過半數票通過,且其份額至少佔分層建築物總值得25%,認為通過門檻太高,「一啲小工程都做唔到」。
司法警察局前(8)日下午進行風暴潮撤離工作模擬演習,模擬本澳遇到風暴潮,民防單位啟動撤離計劃,司警局指揮中心隨即投入運作,部署撤離工作,各部門人員立刻趕赴所負責的區份執行任務,協助居住於低窪地區的居民及商戶有序撤離,前往就近的集合點和避險中心。 演習分別於十六浦、營地街及司打口一帶進行,模擬本澳受到強颱風吹襲,引發風暴潮,低窪地區出現嚴重水浸,民防單位按指示啟動「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司警局指揮中心立刻投入運作和進行部署,派出三支負責撤離工作小隊前往上述三個低窪地區協助居民及商戶有序撤離,前往就近集合點和避險中心。 司警局表示,是次演習運作順暢,有效測試和提升局內各部門人員及與民間社團的溝通、協作和應急能力,以及加深居民和商戶對撤離計劃內容、避險中心、需扶助人士集合點及緊急疏散停留點等的認知;演習結束後各參與部門進行檢討,並由團體的觀察員提出意見,以進一步完善及優化相關工作流程,為應對災難作好準備,保障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不說不知,在是次代表本澳出戰亞運空手道項目的其中一名女選手,原來是「陀槍師姐」! 這名日常與罪犯搏鬥的司法警察局刑事偵查員蘇瑞林,放下火器手銬,穿上空手道袍服,即搖身一變成為以徒手搏擊的運動員。不過,賽前蘇瑞林並沒 抱太大信心,不知是否司法警察局的訓練有素,拼著搏著,終於給她創造奇蹟。 蘇瑞林上周五(7日)應邀往司法警察局總部大樓「第18屆亞洲運動會澳門得獎運動員分享會」,以「歷程、克服、勵志」為主題,與「滅罪小先鋒種子計劃」及「社區安全青年領袖計劃」學員互動交流,分享心得。
台灣自蔡英文上台以來連失「邦交國」,上月下旬中南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布與台灣「斷交」,成為今年第三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蔡英文任期剛剛過半,台灣的「友邦」只剩下17個,台灣的國際空間不斷收窄,北京與台北相敬如「冰」,幾千公里外的華盛頓卻動作頻頻。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召回多明尼加、薩爾瓦多與巴拿馬使節了解斷交決定,這樣的大動作關切可說前所未有,卻也呼應了早前多位參議員提出的《台北法案》,要支持台灣的國際保障與外交承認。 美兩黨參議員加德納、盧比奧、馬基與梅嫩德斯本月5日提出《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 (簡稱《台北法案》),內容要求美國採取行動,與世界各國政府接觸,支持台灣的外交承認或加強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並授權國務院降低與台灣敵對國家的政府關係,譬如擱置軍事援助在內的外援。 這項法案是美國國會半年來提出的第五項台灣相關法案,雖然法案都是所謂的「國內法」,但事實卻是自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對兩岸關係的干預力道愈來愈大。 自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持續在兩岸之間扮演重要角色,在北京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下,美方以「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分別與兩岸交往,形成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方認定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原則一直有所出入,而且隨時可以變化。 理論上來說,與北京建交的華盛頓,應該依照「三個聯合公報」內容、遵循「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進行非官方交往,但因為《台灣關係法》的存在,美國對台交往有了脫離美中框架的模糊空間,也為以國內法形式拓展美台交往打開了大門。從這樣的脈絡來看,一連串的法案有著深化台灣現狀的企圖,若是更進一步發展,等同於支持台灣以獨立的身份在國際關係中建立地位,將會完全脫離「一中框架」。 一直以來,美方利用台灣牽制中國的企圖非常明顯,在中美對抗的背景下發展對台關係並不意外,但是對台灣來說,就需要好好思考目前美國的「支持」,對兩岸和平長遠的發展究竟是好是壞,台北當局與民主黨的關係是不是像與共和黨這般好? 假如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美方繼續將「友台」當作「抗中」的棋子,那麼台灣海峽恐怕就會變成中美對抗的前線戰場,對台灣人民究竟是福是禍呢?
諮詢至今長達三年的膠袋徵費終於看到曙光!環保局局長譚偉文日前表示,膠袋徵費立法草案正在法務部門作最後階段分析,希望訂出社會認受的金額,有可能每個徵收五毛或一元。不過,草案還須待下月立法會恢復會期後,才能展開。 環保局於2015年底公開諮詢膠袋徵費,又於2016年2月發布「推行限制使用塑膠購物袋之制度」諮詢總結報告及意見匯編顯示,普遍意見認同在零售業層面,徵收每個塑膠購物袋不少於一元,但立法工作其後一直沒有下文。
澳門市務學會於上周五(7日)舉行首屆理監事就職儀式暨「大灣區市務發展講座」。會長周可祺表示,該會將向專業及國際化方向發展,希望推動市場上專業認證的架構工作,協助業界考獲國際間的市務師(Marketer)認證,助本澳市務業界精英配合國家及國際的發展形勢,在澳門及外地爭取發展機會。 活動於澳門科學館會議中心舉行,會長周可祺致辭時表示,該會已制定好短、中、長期會務發展方向和2018/2019年度的工作計劃,並將逐步落實。冀望將來能夠參與澳門社會各項重點經濟建設,全力協助澳門融入國家和粤港澳大灣區整體規劃發展大勢,參與澳門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的構建,發揮澳門之所長,為服務澳門社會和國家之所需注入一個新動力。 此外,澳門市務學會與英國特許市務學會香港分會同場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加強澳門青年對外交流,致力推動澳門市務進入大灣區發展。活動邀請澳門電訊商務副總裁湛寶儀及亞洲航空港澳地區行政總裁劉小媛擔任主講嘉賓,分享各自企業品牌發展及粵港澳大灣區機遇下的發展戰略等。
台山菜園涌北街威苑花園上周五發生一宗讓人揪心又難解的倫常雙屍命案。 一名45歲內地「少夫」涉嫌殺死年長24載的69歲本地妻子後自縊死亡,由於現場並無發現遺書,當中是否有不為人知的隱衷,暫時無從得知,司警初步只能按殺人及自殺案處理,並邀請女死者女兒往警局協助調查,希望從中獲得更多訊息。 不過,據鄰居透露,在案發前一兩天,在單位內曾傳出兩人的激烈爭吵聲;又有消息指,女死者生前因糖尿病需要截肢,日常生活極度壓抑,是否有人因此厭世,並假手他人進行,又或涉及其他問題?一切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23名「紅男綠女」上周五(7日)趁小周末於新口岸一酒店夜場包廂內共聚一堂,期間有人即場「派糖」(分發毒品)助慶,由於氣氛熱熾、喧嘩吵鬧,有人暗中向司警舉報。司警到場後其後證實當中20人對毒品呈陽性反應,期間更撿獲約值60,000元的毒品。司警表示,被捕眾人中有三人是本澳居民,其餘全是內地人士。 司警發言人表示,警員在該酒店夜場包廂內共撿獲43.7克氯胺酮(俗稱「K仔」)、18.26克「開心粉」,市值共約60,000元,又撿獲70,000元毒資及一批吸食工具。而在司警撿獲的毒品中,有人以口香糖包裝袋收藏「K仔」,又將「開心粉」掉包進「冬蟲夏草」沖劑包裝內作掩飾。 司警發言人又稱,於上周五凌晨接到舉報,指新口岸一酒店的夜場包廂內有多人舉行「毒品派對」司警迅速派員到場進行搜查,當時房間內有12男11女,大部分人士意態興奮。搜查期間司警目睹一名楊姓嫌犯將藏有氯胺酮及「開心粉」的膠袋丟棄到地上,而在梳化邊緣亦有發現毒品。有人承認持有上述毒品,但拒絕透露毒品來源。 雖然多數被捕嫌犯否認吸毒,但醫院驗尿結果顯示,除了三人屬陰性反應外,其餘嫌犯均對毒品呈陽性反應。案中一名楊姓男嫌犯被控「不法販賣和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罪」、「不當持有器具罪」;其餘嫌犯被控「不法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罪」、「不當持有器具罪」,所有嫌犯已移送檢察院偵辦。
承接公共泳池救生員服務公司勞資糾紛仍未解決,導致部分公眾泳池因欠缺救生員服務而須臨時關閉或調整開放時間,體育局局長潘永權昨日表示,體育局與法律顧問根據與承判公司的合約內容開展處罰程序,如按每更欠缺的救生員人數進行罰款。倘仍未能提供合約內列明的服務時,不排除會採取更嚴厲的處罰。 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前天(8日)表示,已要求體育局盡快研究,以增聘或購買勞務合同等方式聘請救生員,確保這個泳季可維持泳池服務。譚俊榮稱,救生員服務外判公司與救生員的勞資糾紛,影響澳門居民使用泳池服務,問題好大,體育局已責成有關公司及早解決問題,倘發現違規,局方將依法處理或起訴。 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則稱,由上月17日至今,勞工局收到三宗涉及救生員勞資糾紛的投訴個案,共涉及27名僱員,僱主已把糧單、合同等資料交到勞工局,局方正邀請僱員到當局一同核對資料,審視僱主是否有違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