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案 賣甚麼藥

台灣自蔡英文上台以來連失「邦交國」,上月下旬中南美洲國家薩爾瓦多宣布與台灣「斷交」,成為今年第三個與台灣「斷交」的國家。蔡英文任期剛剛過半,台灣的「友邦」只剩下17個,台灣的國際空間不斷收窄,北京與台北相敬如「冰」,幾千公里外的華盛頓卻動作頻頻。美國國務院8日宣布召回多明尼加、薩爾瓦多與巴拿馬使節了解斷交決定,這樣的大動作關切可說前所未有,卻也呼應了早前多位參議員提出的《台北法案》,要支持台灣的國際保障與外交承認。 美兩黨參議員加德納、盧比奧、馬基與梅嫩德斯本月5日提出《台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 (簡稱《台北法案》),內容要求美國採取行動,與世界各國政府接觸,支持台灣的外交承認或加強與台灣的非正式關係,並授權國務院降低與台灣敵對國家的政府關係,譬如擱置軍事援助在內的外援。 這項法案是美國國會半年來提出的第五項台灣相關法案,雖然法案都是所謂的「國內法」,但事實卻是自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對兩岸關係的干預力道愈來愈大。 自中美建交以來,美國持續在兩岸之間扮演重要角色,在北京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下,美方以「三個聯合公報」及《台灣關係法》分別與兩岸交往,形成了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與中方認定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原則一直有所出入,而且隨時可以變化。 理論上來說,與北京建交的華盛頓,應該依照「三個聯合公報」內容、遵循「一個中國」原則與台灣進行非官方交往,但因為《台灣關係法》的存在,美國對台交往有了脫離美中框架的模糊空間,也為以國內法形式拓展美台交往打開了大門。從這樣的脈絡來看,一連串的法案有著深化台灣現狀的企圖,若是更進一步發展,等同於支持台灣以獨立的身份在國際關係中建立地位,將會完全脫離「一中框架」。 一直以來,美方利用台灣牽制中國的企圖非常明顯,在中美對抗的背景下發展對台關係並不意外,但是對台灣來說,就需要好好思考目前美國的「支持」,對兩岸和平長遠的發展究竟是好是壞,台北當局與民主黨的關係是不是像與共和黨這般好? 假如中美關係持續惡化,美方繼續將「友台」當作「抗中」的棋子,那麼台灣海峽恐怕就會變成中美對抗的前線戰場,對台灣人民究竟是福是禍呢?

10/09/2018
25027

K仔口香糖 開心粉冬蟲沖劑

23男女一齊TAKE嘢一起瀨嘢

23名「紅男綠女」上周五(7日)趁小周末於新口岸一酒店夜場包廂內共聚一堂,期間有人即場「派糖」(分發毒品)助慶,由於氣氛熱熾、喧嘩吵鬧,有人暗中向司警舉報。司警到場後其後證實當中20人對毒品呈陽性反應,期間更撿獲約值60,000元的毒品。司警表示,被捕眾人中有三人是本澳居民,其餘全是內地人士。 司警發言人表示,警員在該酒店夜場包廂內共撿獲43.7克氯胺酮(俗稱「K仔」)、18.26克「開心粉」,市值共約60,000元,又撿獲70,000元毒資及一批吸食工具。而在司警撿獲的毒品中,有人以口香糖包裝袋收藏「K仔」,又將「開心粉」掉包進「冬蟲夏草」沖劑包裝內作掩飾。 司警發言人又稱,於上周五凌晨接到舉報,指新口岸一酒店的夜場包廂內有多人舉行「毒品派對」司警迅速派員到場進行搜查,當時房間內有12男11女,大部分人士意態興奮。搜查期間司警目睹一名楊姓嫌犯將藏有氯胺酮及「開心粉」的膠袋丟棄到地上,而在梳化邊緣亦有發現毒品。有人承認持有上述毒品,但拒絕透露毒品來源。 雖然多數被捕嫌犯否認吸毒,但醫院驗尿結果顯示,除了三人屬陰性反應外,其餘嫌犯均對毒品呈陽性反應。案中一名楊姓男嫌犯被控「不法販賣和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罪」、「不當持有器具罪」;其餘嫌犯被控「不法吸食麻醉藥品及精神藥物罪」、「不當持有器具罪」,所有嫌犯已移送檢察院偵辦。

10/09/2018
1308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