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澳門教育界同仁共同歡慶日子的教師節,教師春風化雨,為培育下一代辛勤付出,值得全社會尊重。教育暨青年局今年繼續與郵電局合作發行教師節紀念郵品,並舉辦教師節短片、手工賀卡及海報設計比賽,作為慶祝教師節的核心活動。 2018 紀念郵品發行儀式昨日上午在教青局仲尼堂舉行,2018 教師節短片、手工賀卡及海報設計獲獎作品展開幕禮在教育資源中心子瞻廊舉行,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教青局局長老柏生、郵電局局長劉惠明、澳門中聯辦教育與青年工作部部長徐婷、教青局副局長梁慧琪及龔志明、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何少金、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會長周伯輝、澳門公職教育協會會員大會副主席盧玉玲等出席發行儀式及開幕禮。 在郵品發行儀式中,譚俊榮向出席的非高等教育教師團體代表致送郵品,並向全體教師表達誠摯節日祝福。老柏生致辭時向教師表達了崇高敬意,感謝教師對教育所作出的努力,並表示本年郵品以重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基本法》的教育工作為主題。教青局希望透過郵品,表揚教學人員立德樹人、誨人不倦的精神,以及在學校推動普法工作的貢獻。 2018教師節短片、手工賀卡及海報設計比賽,共有29間學校174名中、小學生獲獎。作品包括短片類十份,手工賀卡51份,海報82份,在教青局轄下教育資源中心子瞻廊展出。嘉賓於開幕禮上向得獎者頒發獎狀,以及向參與學校送贈感謝狀。
為慶祝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昨日舉辦2018年度教師發展日聚會,向49位在天主教學校服務超過25年的教師嘉許,現場逾2,800名教育人員參與。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澳門中聯辦秘書長王新東等出席。 譚俊榮致辭時表示,本澳由托兒所至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相當不錯,行政長官認同今後會加大教育資源投放,政府相信只有透過教育的投入,使本澳的基礎和高等教育可以辦得更好。 教青局局長老柏生致辭時稱,教育大計亦以教師為本,他回顧過去 20年,本澳的師資隊伍專業素養能力不斷提升,教師擁有碩士以上學歷的比例由1999年回歸的1.9%,至 2017/18學年提升到 16.5%。他指出,本澳有較充裕的教育資源,但同時亦面對挑戰,國際研究反映,有需要提升學生在學習時的幸福感,他相信未來要朝著加強親子關係和師生關係等方向共同努力。 其中獲嘉許、從事教育45年的嘉諾撒聖心英文中學教師廖芷珊受訪時感嘆稱,社會上多雙職家庭,父母較少時間陪伴子女,覺得現時的學生「好可憐」,亦因此老師的責任更重,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學生溝通,令學生感受到關懷。她又希望政府多舉辦親子活動,讓學生與家長能增加互動。
由澳門緬甸友好協會主辦,並由政界、僑界及工商界代表組成30人的「一帶一路與緬甸發展仰光研討會商務考察團」,從本月7日至12日在緬甸進行為期六日參訪和考察行程。身兼團長的澳門緬甸友好協會會長黃瓊成表示,期望透過是次活動,發揮聯繫澳緬的橋樑作用,為兩地帶來更多發展機會,共同進步。 黃瓊成稱,緬甸在我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經濟漸趨繁榮,城市發展較過往迅速,為當地帶來許多發展及就業機會。特區政府官員早前訪問緬甸後,該會積極跟進並推行實務工作,期望通過是次考察拜訪,為澳緬兩地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進兩地合作發展,創造更多就業和投資機會,提升兩地人民的幸福感。 考察團參與昨天(10日)在仰光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的「一帶一路與緬甸發展仰光研討會」,見證簽署緬甸與澳門旅遊及投資項目合作協定;今(11)日拜訪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緬甸中國友好協會、緬甸中華總商會等當地機構和團體座談交流。澳門緬甸商會會長黃德來代表澳門與緬甸方面簽署「緬澳合作協定」。 澳門緬甸友好協會會長黃瓊成表示,在仰光舉行的「一帶一路與緬甸發展研討會」,其宗旨和精神是「合作發展,共建共享」,國家近年大力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上澳門特區政府代表團早前訪緬之後,澳緬之間多了很多商業合作機會,該會希望藉組織是次商務考察團,發揮搭橋架樑作用,緊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部署和特區政府訪緬成果,幫助本澳商界在緬甸發掘更多商機。
澳門理工學院電腦學課程學生應屆畢業女生林彩月,參加《第十一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在全國1,000多所高校、10,000多名學生中突圍而出,在全國每年僅有100名青少年獲頒該項榮譽,勇奪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榮膺澳門唯一獲獎者,為澳門爭光。《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的決定》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舉辦,頒獎大會上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是根據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遺願設立。鄧小平生前一直十分關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注重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他曾為全國青少年科技作品展覽題詞「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 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共青團中央、全國青聯、全國學聯、全國少工委共同設立「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其親屬按照他的遺願,把鄧小平生前的全部稿費100萬元捐獻出來,用於鼓勵青少年的科技創新。 2008年12月,新世界中國地產有限公司、香港卓越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又分別向基金各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自2008年第五屆評選表彰起,將獎勵擴展到港澳地區在校學生。 「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面向全日制在校學生個人設獎,主要獎勵在校大、中、小學生,每年獎勵100人左右,設研究生、大學本專科、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五個組別。研究生和大學本專科生獲獎者每人頒發獎學金人民幣20,000元,中、小學生獲獎者每人頒發獎學金人民幣5,000 元,同時分別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盃。 推薦標準是「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科學、樂於探究、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績或顯示較大潛力。被推薦人年齡不超過28 周歲。 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對具備下列條件的候選人予以優先考慮:「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系列競賽中特等獎獲得者;在國際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或論文被SCI(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收錄者;學術科研成果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和推廣價值,或應用於實踐領域產生顯著社會經濟效益者;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未來杯」全國中學生創意設計競賽、中國少年兒童骸科技獎、「明天小小科學家」等活動中表現突出者;在其他國內外科技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者。
澳門理工學院日前邀請林彩月同學與電腦學課程師生分享獲獎經驗與心得,以鼓勵同學們努力學習,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為國家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作出貢獻。 分享會上,林彩月分享了在理工面對及解決學習難題的方法,特別是在剛入讀理工時的英文和電腦編程上受到不少挫折,幸獲老師和同學鼓勵和幫助,以及參加課程安排的學術交流,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進行科研學習,大大提升了知識及技能,獲益良多,由衷感謝理工的栽培,為其全人發展提供很好的平台及條件,老師不但授予知識技能,激發潛能,還對學生的無私關懷及支持,在理工各方面的支持下才能不斷創新、進步。 理工學院電腦學課程主任林燦堂表示十分感謝林彩月的分享,為同學們提供發展借鑑,起積極的勉勵作用,電腦課程將繼續致力培養專業的資訊科技人才。該課程已於2011年通過過英國工程技術學會(IET)的學術評審,是澳門首個通過國際學術評審的高等學位課程,學生畢業成績達標後,具備國際認可工程專業的學歷資格。
為回應社會對改善社區環境的訴求,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都市更新」的制度建設,暫住房計劃、都市更新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及稅務優惠等工作,都已在研究及進行中。暫住房及置換房的法律制度,是「都市更新」制度其中一個重要部分。政府在「都市更新」委員會研究工作基礎上,建議優先制定暫住房和置換房法律制度,為有關房屋早日興建創造條件。 為此,政府推出《都市更新暫住房及置換房法律制度》諮詢文本,在2018年8月22日至9月20日期間進行公開諮詢,藉此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以有助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的制定工作。
本澳有不少雙職家庭,需要聘請家傭打理家頭細務、照顧家中長幼,但外傭質素良莠不齊,主要因沒有法例規管,外籍家傭主要來自東南亞及菲律賓等地,當中不少是持旅遊簽證來澳,抵埗後透過鄉親朋友覓得家傭工作,未受過任何職訓,僱主要輸入受過培訓外傭,和中介間對於輸入制度未能達成共識,要透過中介聘請,僱主可能要等半年時間,甚至要付出高昂中介費,唯有聘用持旅遊簽證來澳求職外傭,是造成目前本澳家傭亂象主要原因,立法會議員黃潔貞直言問題不易解決,要解決家傭市場亂象,先要在社會取得共識和某程度上的取捨。
政府計劃在路氹蓮花海濱大馬路及西堤馬路兩處土地興建「臨時危險品儲存倉」,集中管理分散於地盤及工廈內的危險品,但有關選址距離民居僅約200米,猶如「不定時炸彈」,引發當地居民強烈反彈。儘管政府部門連日來多次落區講解溝通,仍難釋除居民疑慮。有石排灣居民發起遊行示威,昨(9)日由塔石廣場出發,遊行到政府總部遞交請願信,要求政府撤回有關方案。
現時本澳有逾18萬名外僱人士,當中近三分之一是東南亞外僱人士。有團體表示,東南亞外僱由於言語不通,較少接收到本澳社會資訊,希望通過舉辦活動,向他們宣導防罪滅罪和民防資訊。 由澳門基金會贊助、民众建澳聯盟主辦、多個政府部門協辦的「東南亞外僱防罪滅罪暨民防工作宣傳活動2018 」,於昨日下午假三盞燈圓形地舉行,活動採用中、英、越南三語進行。 民建聯副理事長許龍通致辭表示,外僱填補本澳人力資源不足,他們為本澳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值得肯定。不過法律體制、文化等背景的不同,東南亞外來人士在澳犯罪情況有上升趨勢。因此民建聯配合政府將東南亞外僱納入社區宣傳推廣對象,開展普法及民防宣傳活動。 民建聯副理事長歐陽廣球表示,東南亞外僱由於言語不通,較少接收本澳社會資訊,他們對自身的勞動權益,以及本澳一些犯罪情況不太了解,例如是電話詐騙,有部分通曉普通話的外僱容易受騙,民建聯早前亦收到相關求助。 他希望通過今次活動宣傳防罪滅罪及民防訊息,讓外僱在澳工作會知法、守法;並知道一旦遇上大型災難時應如何應對,保障自身安全。他又表示,今次宣導活動共有三場,將會分別在祐漢公園和氹仔區舉行。 出席活動的嘉賓還有司法警察局副局長杜淑森、消防局副局長區耀榮、治安警察局代副局長黃偉雄、勞工局勞動監察廳代廳長劉家澧、菲律賓駐澳領事代表Lilybeth R. Deapera、越南駐港澳領事代表阮庭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