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再現嚴重校園欺凌事件!繼去年一名未成年女學生在後巷遭同學以「穿心腿」踢小腹及掌摑臉部事件後,上周六(16日)一名年僅12 歲女學生遭受的欺凌及屈辱,亦不遑多讓。 據悉,女童只因議論一名同校女同學吸煙而遭報復,被年齡由11至14歲的五女四男集體欺凌,包括用水及雪糕淋頭、逼食燒焦的薯條及抽煙,最離譜是勒索女童6,000元,否則將欺凌的實拍視頻及相片放上網絡,直接將脅迫罪、傷人罪,再推高至更嚴重的刑責層面──勒索罪!雖然未滿16歲不用負上刑責,惟一旦罪成,亦有可能進入少年感化院接受再教育之相應懲治。
行政會完成討論修改第7/2015號法律《〈物業管理業務的清潔及保安僱員的最低工資〉》法律草案,草案建議調升物業管理業務的清潔及保安僱員(俗稱「一行業兩工種」)的最低工資金額,包括按小時計算報酬的僱員,每小時澳門幣32元;按日計算報酬的僱員,每日澳門幣256元;按月計算報酬的僱員,每月澳門幣6,656元。而按日計算報酬的金額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八小時的上限計算,如超出此上限,以每小時澳門幣32元計算有關報酬。
行政會完成討論《判給土地的公開招標程序》行政法規草案。草案細化《土地法》已規定的公開招標方式及訂定招標的程序,也訂定不判給的原因。除須以密封方式進行外,將分為簡單標書或附有土地利用計劃的標書兩種形式,如出現投標價相同情況,可加入口頭競價方式。同時,也建議增設開標委員會及評標委員會,且委員會成員不得在同一招標程序中同時擔任另一委員會成員。 行政會昨(20)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梁慶庭表示,對於屬簡單標書的招標,如出現多於一位出價最高的競投人,則進行口頭競價,但只限該等競投人參與,並採用價高者得的判給標準。但對於屬附有利用計劃標書的招標,評標委員會須就利用計劃各方面的評審編製經適當說明理由的第一份初步報告,以及按判給標準的得分對所有標書進行評定及排序,並將報告交予土地委員會。 投標者若合謀 全部標書作廢除此之外,草案也訂定不判給的原因。如可推定所有投標者之間存在合謀或出現可擾亂正常競爭條件的任何行為或協議、所有標書被淘汰,又或涉及公共利益的合理理由,可不作判給。草案建議自公布翌日起生效。 另外,被問及當局有無土地即將進行公開招標?梁慶庭回應稱,暫時無任何公開競標土地計劃,法案討論中也未就任何地段做準備。土地工務運輸局局長李燦烽在城規會會議後也回應稱,目前無資料也無計劃,今次發布會是介紹訂立公開招標制度,目標清晰。無論有無土地,行政法規都要因應配合《土地法》而出台。他又指,如果條件允許,本澳土地資源優先考慮公共設施及公共房屋,也不會改變。
立法會昨日一般性討論《酒店場所業務法》法案,法案建議新增經濟型住宿,允許經濟型住宿場所設置共用房或以床位形式出租,並可設「膠囊旅館」的非傳統住宿場所。 多位議員關注法案會否令非法旅館更加猖獗,社會文化司司長譚俊榮強調,並不是把非法旅館合法化。 譚俊榮解釋,入住非法旅館的人士多與不法行為有關,因此想逃避登記入住資料,而經濟型住宿屬酒店,入住時仍需要登記資料。(互聯網圖片)
內地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市政署昨晚發出新聞稿重申,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並不傳染人類,對人體健康和食品安全並不構成威脅。署方一直在入口層面針對鮮活食品、動物源性食品設有檢驗檢疫監察制度,所有鮮活食品或動物源性食品進口本澳時,必須申報及接受強制性檢驗檢疫,提交由來源地官方發出之衛生證明文件以及相關衛生檢疫資料供審核。當中包括申明相關肉類及肉製品必須符合安全衛生要求,確保輸入之鮮活及動物源性食品不受疫病污染。故此,只要循正途購買食品,切勿購買來歷不明的豬肉,或私自攜帶肉類及其製品進出境,便無需過分擔心。
南灣區豪宅「壹號湖畔」前(19)日上午發生離奇火警,一單位內窗簾被燒燬,房內多處裝飾及家具均被破壞,維修費用高達澳門幣70,000元。由於現場發現多個打火機,案件疑涉縱火,由司警接手調查。昨(20)日案情出現新進展,司警拘捕一名內地女子,正是男住客的「正印」女友,原來當日她上門「捉姦」,眼見男友與「狐狸精」共處一室,一氣之下開始四處破壞洩憤。不過被捕女子否認縱火,警方懷疑是陪同女子「捉姦」的兩名「閨蜜」所為,現正追緝中。
民航局昨(20)日宣布,下月1 日起根據兩份航空通告實施新的航空保安要求,將禁止乘客以任何方式攜帶打火機上機,而收合後超過30 公分的自拍棍、相機/ 錄像機三腳架、單腳架則需要托運。 民航局表示,為了在現有航空保安措施上進一步提升安全水平,自下月1 日起於澳門機場、直升機場實施新規定,包括禁止以任何方式攜帶打火機/ 火柴,而收合後長度超過30 公分的物品必須以托運方式運輸。民航局稱,新保安要求,是經參考鄰近地區的相同做法,再經簡化手續和安全委員會通過而落實執行。民航局與安全委員會會定期會面,檢討現行航空保安法規、標準和要求,適時做出修訂,除與國際規定接軌外,亦會因應澳門實際情況,實施必要的新要求,確保航空口岸運營及旅客出行安全。有關通告可至民航局官網中的「旅客指引」中查詢。
黑沙環君悅灣昨(20)日發生一宗燒炭自殺案件,一名27歲澳門男居民懷疑在家中自殺身亡,其妹妺放學回家揭發事件。 司警表示,於昨日下午1時許接獲消防通知,於君悅灣某單位內,發現一名男子懷疑燒炭自殺,要求派員處理。司警透露,死者姓倪,27歲男性,是澳門居民。司警表示,經初步了解,死者與家人同住單位內,較早前家人回鄉探親,只有死者及其妹妺留澳。死者妹妺於昨日早上7時上學前已聞到有燒焦氣味,但找不到源頭,之後離開單位上學。其後中午放學回家,返到單位時聞到更濃烈燒焦味,又發現死者房間反鎖,才察覺事情不妙,經鄰居協助破門進入死者房間,發現房門罅隙被毛巾塞著,死者在床上已沒有反應,地上有一個鐵盆剩著燒炭餘物,於是立即報警求助。司警稱,經初步調查,現場沒有打鬥痕跡,死者身上沒有明顯傷痕。
路環近聯生工業村上周六(16 日)清晨發生交通意外,一輛私家車失控猛撼路旁貨櫃車拖架後起火,肇事司機不顧而去。事發五日後,治安警昨(20)日表示,已尋獲一名涉案的巴西籍中學生,同時懷疑另有兩人涉案,目前該中學生已被依涉嫌無牌駕駛、逃避責任及坦護他人移送檢察院。 治安警表示,事發後由於肇事司機懷疑不顧而去,事件交由司警跟進,一度派人在現場掃取指模,治安警其後透過天眼鎖定三名疑似涉案人士,並根據私家車資料前往女車主位於路環住所調查,女車主懷疑是其未成年的兒子駕車外出並發生意外。治安警隨即接觸女車主巴西籍的兒子,對方承認於當日凌晨3時,在明知沒有駕照的情況下,私自開走母親的車,並到黑沙海灘接載兩名朋友返回住所。期間,其中一名朋友試駕該車,駕車駛至聯生工業村附近發生意外,但這名巴西籍中學生拒絕透露另外兩名朋友的身份。 案件目前仍在調查中。
為改善電單車泊車亂象,交通事務局增設式樣12a「輔助標誌」(俗稱直泊標誌),加強引導電單車駕駛者遵守泊車方式,昨(20)日首先安裝於光復街及祐漢新村第八街之電單車泊車區,但仍有不少駕駛者視而不見,將電單車橫泊。 電單車駕駛者馮先生向本報記者表示,他看不明白標誌的含意,「我唔知(個標誌)咩意思,無端端畫幾個格喺度點知解咩?」直言當局應加大力度對外宣傳,讓市民理解標誌意思。另一駕駛者葛先生則認為,加標誌是「治標不治本」。他稱,加裝標誌後有一定作用,但問題在於無位泊,平日晚上歸家無車位也要「焗住橫泊」。市民關先生則認為,措施對改善電單車泊車亂象作用不大,因為車位不足,駕駛者一樣見位就泊,而電單車在泊車區內橫泊影響不算太大,總比泊上行人路好。 對於駕駛者的反映,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梁世權表示,當局增加標誌的目的是理順泊車秩序,沒有考慮車位增多減少的問題,並引用當局數據,指停車場的電單車泊位使用率低,鼓勵電單車駕駛者可習慣使用停車場。至於標誌意義不清晰,他認為數月後大家會漸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