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津貼不足 治療費用高

家長陷兩難 政總遞信求救

澳門特殊需要學生協進會於昨(6)日,組織家長代表到政府總部遞信,指現時政府所提供殘疾津貼嚴重不足,公立醫院治療輪候時間長,私立醫院治療費用不菲,坦言無法負擔,陷入兩難困局,期望政府增加殘疾津貼及推出照顧者津貼。 根據資料顯示,澳門重度患者每年的殘疾津貼由2013年的12,000元升至2016最高的16,000元,六年間調升三次,惟2016年起至今未有調升,然而,每年單一類別的私人治療費用可由26,000至31,200元不等。有自閉症兒童的家長表示,單靠政府提供的微薄津貼根本無法負擔昂貴的醫療開支,再者,公立醫院輪候時間短則半年,長則三年,而殘疾兒童最佳治療時間為零至六歲,如發現時已經兩、三歲,再排兩、三年會錯過黃金治療期。 家長續稱,現時全球已有不少國家地區設立照顧者津貼,如台灣、英國等地區,無奈澳門仍未推行實施,她指出,大部分的基層家庭由於不能負擔高昂的家傭費用,令不少家長被迫放棄原來職業照顧家庭,一方面經濟失去自主,家庭收入更直接削減一半,對普通基層家庭而言,生活擔子沉重。因此一方面期望政府增聘澳門治療師以及特教師資,另一方面及早推出照顧者津貼,以提供基本經濟援助,補助日常生活開支。

07/11/2018
19601

同善堂明起沿門勸捐

籌來年經費宣守望相助

今年是同善堂成立126周年,依照年度傳統舉辦「2018-2019年度沿門勸捐」活動,定於明天(8日)上午11時於同善堂出發,向新馬路一帶商號勸捐,藉此向各界籌募來年經費,宣揚守望相助的慈善精神,構建和諧社會。屆時勸捐的工作人員會穿著印有「TST 」並貼上「沿門勸捐」貼紙的深藍色恤衫、黑色長褲及掛上同善堂工作證。 同善堂值理會昨日舉行記者招待會,報告同善堂「2017-2018年度慈善工作」概況,期間舉行捐贈儀式,由同善堂值理會主席崔世昌接受副主席胡順謙向同善堂捐出100萬元面額的支票。 崔世昌表示,近年同善堂積極拓展醫療服務,先後於本年3月和4月開辦「同善堂氹仔平民新村中醫分診所」,「同善堂氹仔華寶中醫分診所」及「同善堂氹仔藥局」,並將位於台山的「同善堂中醫分診所」增設下午服務,為更多有需要市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位於惠愛街的「同善堂(新橋)長者活動中心」爭取年底前動工,冀服務更多有需要長者。 財務狀況方面,值理會表示,同善堂2017年經常性總收入為1.49億元,包括來自各界人士捐助和政府部門資助;年度性總支出為1.41億澳門元,主要用於助貧、贈醫施藥、緊急援助、免費教育、托兒及長者服務,以及行政經費等。此外,同善堂嘗產租項收益與節餘撥入儲備,以及「同善堂綜合服務大樓籌建準備基金」等,以作殘舊樓宇維修、重建、新樓宇興建等專款專用。 另外,今年同善堂中學已簽署參與「藍天工程」意向書,未來擬於路環興建新校舍,圖則已獲批,工程暫預計一至兩年完成。

07/11/2018
17254

照顧失智症患者 家人最重要

澳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凸顯,失智症將為社會帶來愈來愈多挑戰。澳門日前舉行「健康澳門、幸福家園——共建失智症友善社區」論壇,呼籲社會共同關注和推動失智症防治。衛生局按長者人數和患病率估算,澳門目前約有4,000 名失智症患者,特區政府早已洞悉問題嚴重性,失智症防治工作列為澳門特區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工作重點,是全球第27個實施失智症政策地區。 隨著醫學日益進步,人的壽命愈來愈長,伴隨而來是失智症增加。失智症是一組腦細胞退化疾病的統稱,是老年期產生的一種器質性腦症候群,主要為老年期發生智慧逐漸衰退而引起社交及職業活動障礙,原因不明,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其特徵為中樞腦組織發生退化現象而形成腦萎縮,此外,一些社會、心理、環境因素,如退休、失業、老伴及兒女離去等,也可促使老年失智症的發生。 澳門長者(65歲及以上)人口已經超過10%。根據澳門失智症協會介紹,澳門長者中有約5%會出現初期失智症症狀。針對失智症防治工作,衛生局和社工局共同成立失智症診療中心,為失智症患者提供診斷、治療、教育、訓練及社會服務支援,以期「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診斷、及早治療、及早支援」。特區政府自2016年起致力建構「失智症服務網絡」,帶領各界推動「失智症友善社區」,結合政府與民間社團的力量,致力做好失智症醫療和社會服務工作,為患者提供不同支援服務,先後與86個團體和機構代表簽署約章,透過宣傳教育,讓大眾認識、理解和接納失智症患者,合力推動失智症友善社區。 照顧失智症患者,政府政策固然重要,患者家人、親友及社區參與更加重要,照顧失智症者家屬是最重要一環,除時時鼓勵與陪伴外,更要從中去摸索哪些療法是真正適合患者,面對失智症老人,作為子女,應當義無反顧承擔起照顧責任。對於失智老人,除去必要藥物外,家庭層面的治療至關重要,尤其需要家人付出更多關愛,不僅要在物質上,更要在精神上讓他們感受到關愛。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教授的夫人,對高錕教授患上失智症後的照顧,在美國被譽為典範之一,經常帶他到廚房一起洗菜聊談,每日帶他到長者中心與他人交誼,經常陪他散步聊談,減低患者病情。 目前對失智症患者的藥物治療比較受限,醫生認為最重要還是護理,但現在很多家庭因種種原因,子女和老人分開居住,兒女工作又比較忙,但無論如何都得抽空陪伴老人,跟他們聊談,還可能多陪老人做一些簡單遊戲,這都是很好療法。

07/11/2018
34573

深宵應約與新相識飲酒聊天

脫衣再強吻「 餓男」被控性脅迫

一對內地男女在本澳賭場結識後,巧合地在兩個多月後在本澳重逢,男子數日後接到女子邀請飲酒聊天,乘著酒意「霸王硬上弓」但不果,於是採取「軟功」將女子禁錮房中,惟女子的高呼求救聲被隔鄰房間的女同鄉聽到,女同鄉致電對方在內地的胞姊,胞姊趕到賓館門外被拒見胞妹,於是報警求助,警方到場後,該名無賴色狼才肯開門,被禁錮的女子終獲救。 案中被捕內地男子姓董(38歲),報稱商人,涉嫌觸犯「性脅迫罪」已被移交檢察院處理。案中女事主30歲,內地人士。 案情指,今年8月,涉案董男在路氹城一間賭場認識女事主,一同玩樂後各自離開。至上月29日,兩人在賭場重遇,其後一起賭博。事隔六日,到了本月4日凌晨5時許,董男深宵應女事主的約,跟隨她到其租住位於火船頭街的賓館飲酒聊天,期間懷疑酒後起色心,要求與她歡好但被拒。 董男隨即「霸王硬上弓」,將事主推倒床上,再強行脫去她衣服及強吻,女事主奮力反抗並高呼救命。董男擔心惡行被揭發,「施襲」一輪後停手,兩人其後一直留在房內。但住在女事主隔離房間的同鄉聽到求救聲後,立即致電通知女事主在內地的胞姊,胞姊同日早上趕抵上址救人,惟連番拍門無人應門,於是報警求助。 治安警到場後,反鎖自己及女事主在房內的董男才肯開門,治安警成功救出事主後交司警跟進。 經醫院檢查,事主被董男性脅迫時頭部受到挫傷。

07/11/2018
11362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