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澳門商務大獎」現已開始接受報名,截止至今年8月15日。報名及提名可於「澳門商務大獎」官網www.awardsmacau.com網上登記。 邁入第六届的澳門商務大獎繼續代表本澳商界精英指標。自2013年起商務大獎已開始表彰於澳門具最卓越成就的企業、企業家及人才,得獎公司涵蓋以澳門為投資基地的國際性集團與本地中小企。今年度共設11個獎項,包括領導楷模大獎、傑出企業家大獎、青年企業家大獎、傑出人才大獎、最具價值品牌大獎、創新大獎、企業社會責任大獎、環境績效大獎、中小企大獎、非牟利組織大獎、卓越優異大獎。 所有能進入最後甄選階段的參加者都已經是得獎者,有機會於頒獎禮的舞台上接受殊榮。每一範疇內最高分的得獎者將會成為金獎得主,其他得獎者則為優秀獎得主。作為澳門商界年度盛事,約300 位本地和國際商界及專業人士將會出席今年11 月15 日舉行的大獎頒獎禮暨晚宴。 澳門商務大獎主席雅士度先生表示:「過去幾年,我們很可喜能見證大獎對得獎者的事業和發展的影響,特別是對新人才及青年企業家。 這些反饋每天都在提醒得到社會認同對自我追求的重要性,從而讓我們不斷前進。」
議員蘇嘉豪及新澳門學社前任理事長鄭明軒,被控於2016年5月15日參與遊行後未依警方指示離去,觸犯「加重違令罪」,昨日在初級法院第四刑事法庭獨任庭開審。第一被告鄭明軒及第二被告蘇嘉豪承認當日參與遊行,並在控訴書所提及的時間和地點出現,但二人均否認所有指控。控方傳召九名證人,庭審至昨晚8時暫告結束,當中六人昨日作供完畢,獨任庭法官張穎彤宣布案件今(15)日早上9時90分繼續審理,聽取控方餘下三名證人及辯方證人作供。
過去一個半月,司警接獲至少十宗市民、遊客及外僱在巴士站候車時或人多擠逼巴士車廂內被人盜竊隨身攜帶財物,損失總值合共約68,800澳門元。 司警調查後鎖定四名涉案廣西男子,本月12及13日在關閘口岸先後在離境時被警方截獲,並即場搜出多個懷疑作案時使用的背包、竊得的手機及其他財物。 被捕四名男子分別姓陸,33歲,無業;姓韋,33歲,農民;姓歐,38歲,工人;姓陳,41歲,農民;四人為朋友關係,合謀相約來澳「食大茶飯」。 司警昨日在新聞發布會稱,警方根據近期發生的多宗巴士乘客被盜竊案展開深入調查,發現四名嫌犯每次短暫留澳犯案,期間會選擇關閘、提督馬路、新馬路及紅街市一帶的巴士站和巴士作為目標,在繁忙人多時犯案。 四人每次分工合作,會以單人或二至三人一組方式作案,以背包、身體或同伴作遮掩時,趁機下手偷竊乘客財物。司警相信4月中至今,四名嫌犯至少牽涉十宗巴士盜竊案。 四名被捕男子中有人否認犯案,聲稱只是來澳旅遊;亦有承認作案的嫌犯稱,他們在內地已認識,組成盜竊團伙後來澳作案,至於犯案所得財物大部分已用於購物。四名涉案男子已被司警以加重盜竊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珠海市公安局前(13)日採取雷霆行動,出動超過100 名公安搜查拱北口岸地下商場不法兌換外幣商鋪,珠海市公安局前晚深夜通報,行動是針對近期發生多宗群眾在拱北口岸地下商場兌換外幣時被盜竊的警情,拘捕100 多人。 據新華社報道,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口岸公安分局於13 日上午組織警力在口岸地下商場及周邊區域開展統一行動,打擊以兌換外幣為名實施盜竊的犯罪行為。行動中共傳喚嫌疑人100 多人。 新華社稱,拱北口岸連接珠海和澳門兩地,日均進出境客流量超過40 萬人次。其地下商場近年來一直有服務個人換匯需求的檔口在經營。 據了解,一些檔口經營者涉嫌在點鈔過程中,夥同他人暗中盜竊換匯者交來的部分現金或扣留經營者應付的部分現金。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拱北警方提醒市民及遊客,兌換外幣時要到正規兌換點,以免遭受不必要的錢財損失。 前(13)日中午,逾100 名便衣及穿制服公安人員,分乘30 多部公安車輛抵達拱北口岸,在地下商場四周部署放後分頭進入地下商場,目標非常明確直撲特定商鋪,向商鋪職員宣示行動後,即時將店鋪內的外幣、人民幣、點鈔機、計算機等物件,一一放進膠袋撿走,店鋪職員同時被公安拘捕,用膠手帶反綁雙手,又用黑布袋蒙頭,分別被押上公安車輛帶走。
拱北口岸是目前全中國最繁忙的口岸,與口岸緊接的地下商場,幾乎是澳門人及其他旅客步出口岸後必定一遊的地方,這個龐大的地下商場雖然集交通、兌換、飲食、購物於一身,但同時存在不少「矇坑呃騙」的非法活動……珠海公安昨日針對地下商場不法兌換外幣的商鋪,採取雷霆手段,出動超過一百名公安,多名商鋪店員被索上塑膠手帶及黑布蒙頭帶走,店鋪內所有現金、外幣、點鈔機、計算機等,亦一併當「贓物」般被檢走。至於這次行動是否涉及違反國家《外匯管理條例》、地下錢莊「洗錢」、使用偽鈔或是以欺詐手段兌換外幣等有關?有待珠海當局證實。
一間幼稚園三名幼童懷疑被性侵,事件引起社會對本澳兒童保護問題重視。社會工作局家庭及社區服務廳廳長鄧玉華昨(13)日出席公開活動時稱,今年虐兒個案增加,社工局兒童及青少年院舍今年首四個月已接獲16宗懷疑受虐兒童需入住院舍個案,而去年全年只接獲 21宗。但他認為,數字上升不代表虐兒問題變得嚴重,估計是社會整體對預防虐兒意識提高,加上鄰近地區近期發生的嚴重虐兒事件,市民遇到懷疑事件時會盡早聯絡相關單位跟進。
二龍喉魯彌士主教幼稚園有學生懷疑被性侵案,教育暨青年局局長老柏生昨(13)日出席活動受訪時表示,已下令學校需於本周四 (17日)向局方提交報告,局方隨後會進行調查,不排除提起行政程序,若相關實體存在責任,局方會依據私立教育機構通則處罰。按照通則規定,教青局會根據學校違法行為的嚴重程度作出處罰,輕則警告,重則強制關閉。 教青局:支援涉事家長老柏生又稱,自己同樣作為家長,理解家長感受,得悉事件後已指示局方人員支援涉事家長。他稱,日前得悉可能有其他家長有輔導需要,當局已聯絡涉事學校家長本周舉行家長會,向他們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援。 據司警透露,先後接獲三名家長報案,懷疑學童被一名男校工性侵,亦有多名家長到教育暨青年局備案。司警對案件展開調查,認為事件嚴重,上星期四帶走一名懷疑涉案菲籍男校工協助調查,經過超過24小時搜證及調查,司警上星期五正式拘捕涉案菲籍男子,並以《對兒童的性侵犯》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檢察院立案偵查檢察院前(12)日發出新聞稿稱,檢察院已就嫌犯是否觸犯《刑法典》規定的《對兒童之性侵犯罪》立案作進一步偵查。依照《刑法典》第166條第一款和第171條規定,該罪行可處一至八年徒刑,並視不同情節作加重處罰。 檢院強制嫌犯定期報到此外,根據《刑法典》第172條第二款規定,對於案中存在未滿16歲受害人的性侵案件,檢察院將基於保護法定利益的理由,在無需告訴的情況下直接啟動刑事訴訟程序。 因應被檢舉事實的嚴重性以及卷宗的實際情況,刑事起訴法庭法官接納檢察官建議,命令對嫌犯採取定期報到的強制措施。 案件將適時發還檢察院繼續進行相關的刑事偵查措施。
中國「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已落成即將通車,三地居民無不希望一睹這項宏偉工程,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融合發展,珠海由昨(13)日起推出「港珠澳大橋海上遊」,旅客可從九洲港乘坐高速客船,在珠澳口岸人工島出發,沿著港珠澳大橋抵達大橋東人工島附近海域,即香港大嶼山附近水域。 港珠澳大橋海上遊由珠海九洲控股集團旗下珠海高速客輪公司運營,航程約 90分鐘,每天有三個固定航班,分別在上午10時15分、下午2時15分及4時15分出發,沿途可欣賞風帆雙塔、海豚雙塔及中國結雙塔。 船公司表示,將努力把港珠澳大橋海上遊打造成富有「大橋文化」內涵的旅遊精品項目,提升珠海整體旅遊實力,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融合發展。
母親節現時得到愈來愈多年輕人重視,不少人選擇在節日裡向母親表達愛意。昨日母親節,街上不時可以看到一家大小出街,當中不少女士更是手捧花束;受訪的市民大都表示,母親節主要是飲茶食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倫之樂。有酒樓表示,今年母親節生意與去年相若,相當暢旺,晚市更是要提早半個月訂位;有花店則表示,今年生意比去年淡一半,更多人現在傾向選擇環保乾花,保存期較長。
溫飽是所有人都應該享有的基本生存權利,但全球仍有8.15億人正在捱餓,其中4.89億人是生活在受衝突影響的國家。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昨日在浸信中學禮堂舉辦「十小時饑饉營」,約250人參加,參加者需一同捱餓十小時,親身感受饑餓孩子的餓與痛,而所籌得款項將為南蘇丹、緬甸和敘利亞受衝突影響的兒童及家庭,提供糧食、營養及生計改善範疇援助。 世界宣明會澳門分會澳門辦事處總監謝筱微致辭時表示,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全球饑餓人口有下降趨勢,但近年隨著衝突增加及氣候變化,饑餓人口上升至8.15億;每分鐘便有20人因衝突而流徙,甚至成為難民,目前全球難民人數已高達2,250萬,超過半數是18歲以下兒童。 謝筱微又稱,今屆饑饉活動主題「饑餓—看不見的暴力」,希望本澳市民關注難民的需要。過去幾個月,已有超過32,000名市民透過不同方式,參與各項「澳門饑饉」活動,感謝各位市民願意為世界飢餓的孩子努力。 活動上有不少小朋友參加,其中一位姓林小朋友(圓圖)表示,明白生活在貧窮國家及地區的小朋友平日「三餐不繼」的困苦,因此希望參加活動,為他們出一分力;年僅七歲的他更指,即使要「捱餓」十個小時都不怕辛苦,因為知道活動有意義,「辛苦少少都唔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