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本澳市民普遍關注大橋通車後對澳門交通影響,尤其東方明珠迴旋處,北區居民擔心大橋通車後大批汽車駛入令東方明珠一帶交通擠塞情況更嚴重,但當局迄今仍未有全盤統合應對方案。社會期盼當局在交通規劃和路面設計方面,充分結合東方明珠一帶現狀,科學評估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對澳門交通影響,制訂應對措施和交通對接方案。 東方明珠迴旋處一直是來往關閘與氹仔區間主要交通樞紐,基於北區人口密度高,現時常住人口達25萬,加上關閘帶來大量人流和車流,每逢上下班高峰時段,北區多個路段會出現交通堵塞,其中友誼橋大馬路到馬場北大馬路尤為嚴重,同時,近年東方明珠一帶住宅大廈相繼落成,人口及車流量十分密集,道路承載力不堪重荷,尤其是馬場北大馬路往氹仔方向長期以來是塞車黑點,不僅區內居民擔憂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大量來自大橋車輛經人工島及新城A區直接湧入東方明珠一帶,令該區本已擁堵交通,增加難以承載負擔,市民亦擔心一旦迴旋處交通擁堵,會癱瘓澳門半島交通,增加市民出行困難。 當局初步估計, 大橋通車後, 每日有4,000 架次車輛經大橋來往澳港,預計40,000人次經澳門口岸出入境。交通事務局表示,現時在東方明珠迴旋處設計,最高峰時每小時可容納3,000 架次車輛流量,現時最繁忙時間有約3,000 架次駛經,已達飽和,但預計2020 年底車流量會增加24% 至每小時3,700 架次。按當局初步構想,來自港珠澳大橋車輛由人工島經過A區到東方明珠迴旋處後直接分流至澳門及氹仔,但市民關注車輛駛經東方明珠迴旋處有如千軍萬馬,任何一個路口堵塞,整個北區交通都會陷入癱瘓,隨著多個新口岸啟用,整個北區車流量會增多,目前東方明珠區有三岔口,可預見將來會更塞車。 根據內地傳媒報道,港珠澳大橋最快可能在今年9月通車,若消息正確,距今僅兩個半月,一旦大橋通車,面對三地車流彙聚東方明珠迴旋處,如何疏導這股排山倒海的交通洪潮,北區居民、社區服務委員會委員以至立法會議員過去一年已不約而同多番表示關注,希望當局及早交出長遠交通規劃的研究時間表、相關方案及落實措施。
本澳現時註冊企業超過60,000家,其中逾90%為中小企,是本地企業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營運時涉及的個人資料處理問題 是一大挑戰。然而,有不少中小型企業,因業務需要,接觸或處理客戶等資料的數量並不比大企業少,但有不少中小企抱著「這種事不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僥倖想法,輕視個資外洩風險,故中小企對於客戶、員工等資料的處理方式及相應保護措施,值得關注。
廉政公署發布的《貿易投資促進局審批「重大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的調查報告》社會極為關注,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於日前到訪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與局方人員進行座談交流。梁維特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檢視機會,讓貿促局通過自我反省,重新檢視及優化自身工作;同時,也讓社會各界對該兩項制度加深認識及了解,提出寶貴意見,相信隨著短中長期優化措施的有序落實,有助完善制度。 梁維特司長在貿促局主席張祖榮及各執行委員陪同下參觀各部門,聆聽前線人員對工作的所思所感。梁維特寄語貿促局人員需綜合海內外發展新形勢,以新思維不斷優化完善自身工作,並感謝貿促局同事過去所作努力,勉勵全體工作人員盡忠職守,以專業態度執行工作。 梁維特指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即將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再加上近期中美經貿關係形勢等,政府部門需思考和部置,如何發揮澳門一中心(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一平台(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定位及自身的獨特優勢,及時應對和把握新形勢下的發展。
澳門理工學院早前組織學生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參加「京港澳台大學生航空航天夏令營」,以促進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大學生共同研習交流,拓寬學生知識面,使學生了解國家航空航天科技發展狀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2017年躋身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可謂培養航空航天人才佼佼者。「航空航天夏令營」迄今已開辦十屆,每年均吸引著京、港、澳、台大學生參與。理工學生在夏令營期間參加航空航天科技專題講座、京港澳台青年論壇、製作航天模型、參觀航空航天博物館等活動,遊覽故宮、天安門廣場、頤和園、居庸關長城等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 理工音樂課程高同學認為,夏令營讓她收穫甚豐,印象最為深刻莫過於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應用系統前總指揮張厚英教授引領下,領略中國航天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的發展歷程。中英翻譯課程李同學為認識來自不同高校的同學,涉獵了在澳門很少能接觸到的航空航天知識而感到慶幸。 澳門理工學院表示,一直致力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各種方式擴充同學們的知識面,全方位地培養同學們的能力。
由文化局主辦的「第32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將於9月28日至10月28日舉行,本屆音樂節以「及時行 · 樂」為主題,屆時將舉辦16項共22場節目,透過音樂為觀眾打開更廣闊的當下,享受當下的愉悅與和諧。 文化局昨(24)日下午假文化中心舉辦新聞發布會,代局長楊子健表示,本屆活動預算3,000萬元,與上一屆相若。作為本地區一年一度音樂盛事,澳門國際音樂節歷年來一直以嚴謹專業態度、放眼國際視野,追求美善人文胸懷,為市民及廣大觀眾帶來各種精彩音樂節目。時至今日,音樂節已經成為亞洲地區備受矚目的文化盛會。今屆節目將從輕鬆詼諧的喜歌劇、氣勢磅礴的民族音樂巨製,到熱情謳歌生命的拉丁音樂和充滿浪漫色彩的舒曼專場音樂會等,各具特色。支持本地音樂發展的《藝萃菁英》及各項社區活動亦繼續將美好音符帶到全城。 本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內容豐富,除了開幕鉅獻《愛情靈藥》,壓軸節目由全球十大樂團之一、逾400年歷史的德國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與指揮克里斯蒂安 ·泰利曼攜手呈獻兩場舒曼交響曲全集音樂會,再現一代音樂詩人的浪漫詩情。 除此之外,蜚聲國際的奧地利薩爾茨堡哈根四重奏,牙買加爵士鋼琴老手蒙帝 ·亞歷山大的《爵士.活》,澳門樂團與上海愛樂樂團聯手呈獻布魯克納的巔峰之作《C小調第八交響曲》 等都值得期待。此外,音樂節亦將舉行六大類13項延伸活動,包括講座、演前導賞、後台探索、大師班等,精彩可期。 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票價由100元至700元不等,將於8月5日(星期日)上午10時於澳門售票網公開發售,同日中午12時起可透過電話及網上訂票,節目詳情可瀏覽音樂節網頁www. icm.gov.mo/fimm;網上訂票www.macauticket. com。
公共行政改革統籌委員會舉行全體會議,邀請民政總署、勞工事務局、消防局、衛生局、文化局、旅遊局、土地工務運輸局、環境保護局及法務局等負責飲食及飲料場所發牌程序及修法的部門負責人出席,就新的發牌制度進行討論。
房屋局昨日表示,青洲坊大廈經濟房屋11間商鋪租賃公開招標將於明天(26日)下午5時45分截止,有意投標人須留意時間遞交投標申請。截至本周一(23 日)房屋局已收到55 份投標申請。 是次招標11間商鋪位於青洲坊大廈地下,其中八間為一般商業用途、一間為飲食店(非明火煮食)、一間銀行及一間超級市場,實用面積由21平方米至619.64平方米,投標底價由澳門幣5,500元至126,500元。招標將以公開口頭競價形式,於8月8日上午10時30分於房屋局離島辦事處舉行,租賃空間將判給予當日提出最高價租金之投標人。 受去年8.23颱風「天鴿」吹襲引發風暴潮及海水倒灌,當時正在驗收的青洲坊大廈受海水倒灌影響,設有五層的地庫停車場出現嚴重水浸,由於大部分機電設備受水浸影響損毀,未能達到驗收標準,需重新更換或修復,修復工作需時半年,以致影響驗收程序及交付時間。 青洲坊大廈位於澳門青洲大馬路,由五幢樓高35層塔樓組成(包括地面層RC),合共提供2,356個經濟房屋單位,分別一房一廳(T1)345個、兩房一廳(T2)單位1,577個及三房一廳(T3)單位434 個。
內地再度爆發問題疫苗事件,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長春長生)早前被爆出生產的瘋狗症疫苗生產紀錄造假,再被爆出去年11月就被查出兒童接種的「百白破」(百日咳、白喉與破傷風)疫苗藥效不符規定,本應規管藥物安全的吉林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卻在事發九個月後的本月19日,才宣布對該公司開罰,然而該批次25萬多支疫苗,早已打入25萬孩童的身體裡。國家藥品監管與疫苗產業鏈出現嚴重問題,遠在非洲出訪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重視事件,昨(23)日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有關單位徹查到底,給人民一個交代。本澳衛生局昨日亦出面說明,目前本澳並未進口內地生產的任何疫苗,市民毋須擔心。
吉林長春長生生物科技公司(長生生物)問題疫苗事件持續發酵。內地媒體深挖發現,過去十年,中國疫苗從研發、生產、銷售、採購等所有環節幾乎都被貪腐侵蝕,而涉事的長生生物去年支出4.42億元(人民幣,下同)巨額「推廣服務費」,疑似用於子公司長春長生員工、經銷商向地方醫院、疾病防疫部門行賄,以推銷產品。 觸目驚心的疫苗亂象拷問中國藥品監管制度,媒體指出,不僅中國對部分疫苗的檢驗標準低於國際水平,而且對製藥企業違法懲罰力度太輕,讓廠商肆無忌憚的造假,戕害消費者。
堆填區、焚化中心遠超負荷而政府至今仍苦無對策之際,街坊總會早前完成的「大型垃圾處理意見」問卷調查發現,本澳居民的環保意識仍非常落後,不但逾六成受訪者表示,處理大型垃圾的方法,是直接放置在壓縮垃圾桶或垃圾房側邊;被問及上門回收需要收費時,又不願自掏腰包,而是傾向由政府「包底」。這種自私、吝嗇又不顧環保的行為,令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