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去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美食之都」後,更銳意在石排灣CN6a地段籌建的職業技術教育實踐中心,設置「國際廚藝區」,為高中生提供廚藝培訓和實踐課程。這是否就是本土「食神」孵化地,外界深表關注及興趣。 然而,議員崔世平和葉兆佳昨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口頭質詢中提到,政府在開展廚藝培訓之基礎上,有何具體規劃?又指廚藝培訓需要稍長時間,才可見成效,政府有何短中長期計劃,藉美食推廣旅遊業,推動經濟發展?而本身有經營餐飲業的議員張立群更不諱言「對美食之都非常之反感,是用錢堆砌出來的!」又指市面上飲食業「十室九空」,希望政府不要「空口講白話!」
傳得沸沸揚揚的新時代巴士公司與澳巴合併傳聞,本報記者昨(9)日成功訪問到澳巴副總經理鄭炳燦,他稱,澳巴將於下周舉行記者會回應傳聞,交代事件。由於兩間巴士公司今日舉行員工大會,相信或會有更多訊息透露。 本澳葡文傳媒早前報道,澳門巴士公司及新時代巴士公司已經達成合併協議,新時代巴士公司或併入澳巴,令本澳綠巴走入歷史。目前全澳83條巴士路線中,兩間公司合共提供66%的巴士路線服務,若合併,將成為澳門規模最大巴士公司。據消息人士透露,兩巴合併對員工職業及工資待遇不會有任何影響。 澳巴及新時代巴士公司同為南光集團旗下公司,2014年7月,維澳蓮運巴士公司破產,新時代公司接手維澳蓮運業務,成為本澳三間巴士公司之一。有關巴士服務批給合同將於今年7 月31 日屆滿。 公用事業關注協會理事長鄭仲輝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巴士服務需要政府當局的有效監管。才能避免巴士公司「對自己有利就做、對乘客有利就唔做」。鄭仲輝指出,現時澳門巴士服務並不是沒有競爭,未來是兩間或三間公司相信差別不大,他希望政府在與巴士公司訂立新合同時,確保服務質素、路線效率等更有利於公眾。
多年來社會上一直流傳,博彩企業間有所謂的「就業黑名單」,一些被博企解僱或與博企關係不太友好的離職僱員會被列入。博企之間相互交流資料,招聘時自動過濾不予錄用,限制這些人士重新投身博彩業的機會,有違《基本法》保障的居民就業權益。立法會昨(9)日召開全體會議,議員梁孫旭口頭質詢時表示接觸過多宗有關個案,但出席會議的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回應稱,2016年至今未收到類似投訴,擔任澳博聯席主席兼執行董事的議員梁安琪就稱,「我從來都未見過甚麼黑名單」。
立法會昨(9)日舉行口頭質詢大會,議員李靜儀指出,政府推動的「在職帶薪培訓計劃」涉及行業和工種較少,質詢政府有無計劃進一步拓寬,以及如何協助現職人員報讀進修、向上流動。 勞工事務局局長黃志雄表示,勞工局與業界團體及專業機構協調,也透過粵澳合作機制,令技能測試覆蓋更多工種,加快職業技能測試建設,現時參照國家職業標準制定,將澳門職業測試分為五級,同時也推出「一試兩證」、「一試三證」測試,便利澳門居民取得技能認證。勞工局亦與貿促局、生產力中心組成跨部門小組,持續檢視優化現有培訓,並因應實際情況開設新課程,譬如將開辦會展業燈光、音響管理課程、運輸業貨車私牌等課程。
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劉本立昨(9)日出席立法會全體大會時表示,政策研究室過去以「項目組」負責有關工作,因應區域合作需要政策研究支撑,未來可能作為常規性局級部門運作。 議員梁安琪口頭質詢時關注本澳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問題,包括會否設立內地事務統籌部門。劉本立認為,區域合作需要政策研究支撑,包括蒐集社會意見,將意見整合、提煉、形成可行政策措施。過去與內地合作著重經濟範疇,未來逐步擴展公共服務,為澳門居民、中小企到內地生活就業創業,爭取同等待遇。現時將有關工作整合更有利於發展,未來政策研究室可能並非項目組,而是作為常規性局級部門。 劉本立又稱,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相信會很快公布,公布之後政策研究室會舉辦一系列宣傳工作,包括應社會團體邀請對規劃內容進行宣講,希望讓民眾清晰了解規劃具體內容。
城市規劃委員會昨日下午舉行會議,討論新城A 區11 幅公屋及四幅教育及體育設施用地規劃條件圖草案。工務局局長李燦烽表示, 11 幅公屋用地預計建設7,800 個公屋單位,而四幅教育設施用地其中兩幅的規劃條件圖草案在公示期間,文化局提出意見,建議樓宇高度應由50 米降至31.5 米,認為不能簡單地將舊區沿用的土地密度套用到新城A 區上,因此工務局要求退回並重新設計後再交城規會討論。
政府就《出入境管控、逗留及居留許可的法律制度》由昨(8)日起展開為期30日公眾諮詢,針對非法入境或逗留者持「行街紙」長期留澳問題,保安司提出在司法監督下中止計算拘留期,直至確認身份遣返出境,並可預先扣留其旅行證件。 治安警察局昨晚發出新聞稿稱,本次修改出入境法律,建議臨時扣留非法入境或非法逗留人士的旅行證件,是為有效執行驅逐程序,尤其防止持「行街紙」之人士,故意毀壞及丟失自己證件,阻礙驅逐程序執行。 事實上, 現時有多種情況容許當局合法扣留相關人士的證件, 包括: 因有關證件是偽造或屬他人的證件; 按法律規定及司法當局的判決( 第1/2004 號法律《承認及喪失難民地位制度》第13條已有相關規範);及因被依法拘留於拘留中心(此情況屬暫時保管)。 而就有報章提出扣留非法入境和非法逗留人士的旅行證件可能會違反了第8/2009號《澳門特別行政區旅行證件制度》,由於該法律規範的對象是澳門特區當局簽發的旅行證件,因此新法建議扣押外地證件並沒有抵觸相關法律。
再有本地女大學生墮入電話詐騙局,騙徒重施故伎,假扮速遞公司職員及內地海關,指事主涉及刑事案,事主信以為真,按騙徒指示存款到指定內地銀行賬戶「審查」,損失全部積蓄85,000港元。司警接手調查,暫時未有人被捕。 事主為一名22歲本地大學生。她報稱,本月5日下午1時許,手提電話接獲一名操普通話及自稱速遞公司職員來電,對方指其有澳門寄往北京包裹遭「北京海關」扣查;其後又自稱「北京海關」關員的騙徒,指事主涉及清洗黑錢行為,要求事主提供個人資料。事主按指示做後,「北京海關」關員又不斷透過手機通訊軟件聯絡事主,其後訛稱證實事主為清洗黑錢案中嫌疑人。 直至前日,騙徒稱事主因涉案而需將銀行存款到指定內地賬戶「審查」,以證清白。事主按指示提取銀行85,000港元全部積蓄存款,轉存「北京海關」指定賬戶。事發當日晚上,事主回家向家人傾訴事件,愈傾愈覺得不對勁,終覺可疑,決定報警求助。
行政長官崔世安率領特區政府代表團昨日由柬埔寨抵達泰國曼谷訪問,與泰國外長敦 · 帕馬威奈昨日下午在泰國外交部舉行聯合發布會。崔世安表示,澳泰合作的前景充滿信心,特區政府今日在曼谷舉辦「2018傳統醫藥國際發展論壇」、「一國兩制」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圖片展及旅遊推介會等活動,藉此進一步拓展澳泰之間的合作,深化兩地的友好關係。
聖經中有一個著名的故事,講述一名犯了邪淫的婦人,將要被人投石擲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然而,在「文明」的21世紀,石頭已變成鍵盤,網民坐在電腦前便可「行刑」,不但沒有人會出來阻止他們,更不會負上任何責任,結果網民就形成了隨意作出批評的「網絡公審」。 個人資料保護辦公室日前總結去年工作情況,指出去年有36宗涉及個人在網絡社交平台不當公開他人資料個案,當事人往往出於報復、宣洩情緒等目的: 呼籲市民切勿利用互聯網作出報復及欺凌行為。 「網絡公審」一旦過了火位,不但可能侵犯了被「公審」的當事人私隱,構成滋擾:過去更曾發生有人因被「公審」,而導致實際損失的個案,甚至導致當事人不堪壓力而自殺。 2013 年,在香港,一名年輕女子與男友爭執,男方當街跪地道歉,女方怒罵更掌摑對方14巴,有途人拍攝過程後將片段放上社交平台,引起瘋傳,更有網民將其個人資料包括工作地點公開,令她再沒有上班。2015 年,在台灣,24歲女藝人楊又穎自殺身亡,遺書提及在網絡上遭到大批匿名網民閒言閒語,警方懷疑自殺的原因與網絡欺凌有關。 近期,香港藝人袁偉豪被一名自稱「行內人」的網友批評,指他在觀看《復仇者聯盟3》的時候作出不禮貌的舉動。事件發生後的第一天,有一些網民亦聲討袁偉豪,但直至第二天,另一位在場的目擊者交代事件經過後,網民在了解到事件的真相後,才能還袁偉豪清白。 作為網民,在評論事件前應有理性和客觀的分析。網絡平台上未必是「有圖有真相」,很難透過一張相片就能了解整件事情發生的經過,因此,網民應了解相片背後的說明,當事人的說法,以及其他目擊者的說法,才好作出判斷, 不要做一個亂擲「石頭」的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