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表明辭意,新任首相將由新選出的自民黨總裁接任。總裁選舉預定9月14日進行投票,被視為大熱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5日在《讀賣新聞》節目上談到外交政策時說,「重要事項都將繼續」,表達出繼承安倍外交路線的看法。他在個人網誌上也說,「將與中國等鄰國構築穩定關係」。菅義偉同日接受《產經新聞》專訪,談及因新冠疫情延後訪日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日程。他說,目前最優先事項仍是防疫,「要進入日程協調過程,我認為要慎重」。
今年最強颱風之一的「美莎克」(Maysak)橫掃朝鮮半島,首當其衝的韓國傳出一死22傷,約12萬戶家庭一度停電,2,000多人被迫暫時撤離家園,更有核電場機組因此暫停運轉。朝鮮也傳出嚴重淹水災情,整個元山市「泡水」,但當局未回報人員傷亡情況。日本附近海域則有一艘巴拿馬籍貨輪,在東海因「美莎克」失聯,船上43名船員僅有一人獲救。而在「美莎克」之後,第十號颱風「海神」預計將在6日侵襲日本,7日登陸韓國、橫掃朝鮮半島。由於「海神」威力不斷變強,日本氣象廳已發出罕見預警。
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近日發信給各州政府,聲稱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可能在11月1日前完成研發,並開始發送,要求各州為分配工作做好準備。
美股延續9月強勢開局走勢大漲,道瓊斯工業指數2日上漲454.84點或1.59%收29,100.5點,距2月12日創下的歷史新高29,551.42點,差距只在2%以內。向來視美股為任內來最大政績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趁機發推文邀功稱:「有我當總統你們真的很幸運。」句末還加上俏皮眨眼的表情符號。特朗普同時也不忘攻擊對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指「如果是拜登當(總統),市場將崩潰」。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上月20日疑喝下毒茶不適,被送到德國柏林一間醫院的深切治療部留醫,至今仍然昏迷。德國政府稱,軍方實驗室表明,納瓦爾尼被前蘇聯時期研發的軍事級神經毒劑「諾維喬克」毒害。德國總理默克爾形容是企圖謀殺,歐盟也表達最強烈譴責,要求俄羅斯解釋及調查。
「這不是和平抗議行為,而是真正的國內恐怖主義!」美國威斯康辛州基諾沙市非裔男子布萊克遭白人警從背後連開七槍導致下半身癱瘓,當地連日來爆發激烈示威,搶劫、縱火等暴力事件接連不斷。總統特朗普不顧官員反對,執意前往當地視察。但他此行未會晤被槍傷的布萊克及其家屬,也不是為了彌合種族分歧,而是特意表達對當地執法人員的支持,恐為當前情勢火上添油。
泰國35歲「廢妃」詩妮娜去年被指控「對君主不忠」,遭泰王哇集拉隆功廢除一切頭銜,並被囚禁。然而,事件峰迴路轉,泰國2日發布政府公報宣布,恢復詩妮娜所有的王室頭銜和軍銜,稱她沒有犯下任何罪行,「應該待她如同她的頭銜從未被廢除一樣。」
美國洛杉磯國際機場上空周日出現離奇一幕,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一架美國航空公司班機在機場上空約3,000英呎(約914米)的高空,發現一名穿著噴射背包的男子在飛翔。該班機當時向塔台報告:「這裡是美航1997班機,我們剛剛發現有一個穿著噴射背包的男人擦身而過,大概在我們左下方約300...不...30碼(27.4米)左右,高度跟我們差不多。」不久後,捷藍航空班機也回報相同狀況。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已展開緊急調查。 (美聯社圖片)
社交平台Facebook 1日宣布,在聯邦調查局(FBI)提供線索下,移除一個由俄羅斯網軍「互聯網研究機構」操控的虛假賬號網絡,涉及13個賬號及兩個專頁,指控它們透過轉載新成立的假新聞網站文章,干預今年美國大選。
特區政府為協助本澳弱勢家庭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影響,適時提供經濟及各類援助,社會工作局於明(4)日起向全澳3,100個定期經濟援助金受益家庭,發放多一份全數援助金;按照家團成員人數可獲全數援助金金額由4,350元至20,270元,預料總支出約1,850萬澳門元。 社工局於昨(2)日發出新聞稿表示,鑑於本澳仍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當局持續關注弱勢家庭的生活壓力,繼本年3月份已向定期援助金受益家團發放一次性全數援助金外;局方再向大約3,100個定期經濟援助金受益家團,從本月4日起透過全澳八家銀行以自動轉賬或沿用的派發方式,發放多一份全數援助金(即不扣減當月入息的援助金),預料總支出約1,850萬澳門元。 受益家團可獲4,350元至20,270元社工局稱,按照經援家團成員人數由一人家團可獲全數援助金金額4,350元,至八人或以上家團可獲20,270元(詳見表格)。當局指,市民如有任何疑問可致電社會工作局熱線28367878,或親臨社工局總部及轄下各社會工作中心查詢。 當局疫下推多項措施支援弱勢家庭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減輕弱勢家庭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壓力,當局至今已實施多項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相關措施。社工局早前於今年3月5日起,透過全澳八家銀行以自動轉賬或沿用的派發方式,向全澳約3,200個定期經濟援助金受益家庭,發放多一份全數援助金,總支出約1,930萬澳門元。 至於其他援助弱勢家庭的措施包括,每名本澳永久性居民可獲得額外600澳門元醫療券,作為個人醫療費用;自今年3月起豁免澳門居民住宅水電費三個月,特區政府預計投放2.4億澳門元於電費及5,500萬澳門元於水費補貼,惠及22萬個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