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有300萬人口的亞美尼亞,是南高加索地區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累計超過1.3萬人確診感染,217人不治。總理帕辛揚(Nikol Pashinyan,圖)與家人本月1日證實確診感染,至8日對外宣布已經康復。不過,他同日也宣布開除武裝部隊參謀總長、警政署長與國安局長,指責他們違反防疫措施,樹立壞榜樣。
專家警告,蝗蟲大軍來勢洶洶,新一波沙漠蝗災恐席捲非洲、亞洲及中東部分地區,料將重創多國農業收成和糧食安全,蝗蟲危機將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掀起的反警暴和種族主義示威席捲多國,在英國的示威活動爆發警民衝突,導致至少27名警察受傷。而美國國內的示威活動轉趨和平,多個城市相繼宣布解除宵禁令。總統特朗普下令駐守華盛頓的國民警衛軍撤離,似乎希望藉此減緩對立,讓衝突盡早落幕。在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員跪殺的案發地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議會承諾將解散警隊。
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7日接受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訪問時,指責特朗普「經常說謊」丶「背離美國《憲法》」,並宣布要在11月大選支持民主黨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非裔的鮑威爾是首位表態支持拜登的共和黨重量級政治人物,曾於共和黨前總統老布殊在任期間,領導美軍開打波斯灣戰爭,後來在小布殊政府任職國務卿。
據法新社報道,在最後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紐西蘭境內確診病例歸零後,總理阿爾登7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所有目前還對國內企業和人民實施的管制措施,都將在當晚午夜以後全面解除,警戒層級也將從第二級調降為第一級,不過邊境維持嚴密管制,以防止病毒由境外移入。
新冠肺炎疫情自爆發以來已持續五個月,蔓延至196個國家及地區,截至本澳時間8日早上,全球累計確診個案已突破700萬宗,死亡人數逾40萬。
據朝中社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7日出席執政勞動黨政治局會議,重點商議經濟計劃。有專家注意到,金正恩僅談論「拚經濟、改善民生」,比起先前妹妹金與正強烈抨擊韓國的態度相差甚遠。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警暴及種族歧視示威,於當地時間6日踏入第12日,其中首都華盛頓的遊行全美規模最大,包括華盛頓非裔女市長包瑟亦公開加入示威隊伍,官員估計有多達20萬人上街,可能是當地史上最大規模的抗議活動。而過去這段時間全國50個州逾650座城鎮出現過示威,規模之廣泛是美國史上之最。
獲國際承認的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GNA),近期在土耳其支援下連日傳捷報,擊退東部軍閥哈夫塔領導的利比亞國民軍(LNA)。哈夫塔提議本月8日起停火,盼能結束利比亞近十年的內戰,但遭GNA大潑冷水。
美國《華爾街日報》日前引述華府官員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已指示國防部,將駐德國美軍人數由現時3.45萬人,到今年9月減至大約2.5萬人,並增設駐德國美軍人數上限,今後最多只會在德國駐紮2.5萬官兵,估計有逾1,000名士兵將轉駐波蘭,另有部分改駐其他歐洲國家。撤軍一旦落實,將大幅重塑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定位,並反映華府跟柏林在軍費及其他安全議題的裂痕擴大。報道未談及撤軍的原因,但提到特朗普一再要求德國增加國防開支,北約(NATO)國家設定的目標是將其經濟產出的2%用於國防,但德國距離這一目標還路途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