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2020年總統大選前哨戰已經打響,總統特朗普今(18)日在佛州正式宣布競選連任。而他最愛的福克斯新聞頻道16日公布一項全國民調,指他的支持度落後76歲的前副總統拜登及另外四位有意角逐總統的民主黨人。 有關民調在6 月9 至12 日進行,顯示在全國所有登記選民中,拜登以49%支持度領先特朗普的39%,資深參議員桑德斯則以49%支持度領先特朗普的40%。其餘三名民主黨人,參議員沃倫、參議員賀錦麗及印第安納州南灣市市長布蒂吉格,均以一至兩個百分點的領先幅度超越特朗普。 另外,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引述民調報道,特朗普在包括威斯康辛、賓夕法尼亞及佛州等11個關鍵州份,民望大幅落後拜登雙位數的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2016年在上述州份都打敗當時對手前國務卿希拉莉,選後分析證明特朗普因而勝出選舉。
日本大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倒數計時,當地周日(16日)發生襲警奪槍事件,引發安保擔憂。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疑犯於清晨約5時先在阪急關大前站利用公眾電話報警,指發現有人爆竊空屋,再前往千里山站襲擊派出所警員,奪槍逃去。被襲擊的26歲警員古瀬鈴之佑身上有多處刀傷,重傷昏迷,目前仍於醫院搶救中。 警方迅速破案,於17日早晨在鄰近的山區中逮捕33歲男子飯森裕次郎,並尋回被奪槍枝,但手槍內原有五發實彈僅剩下四發,不排除已使用了一發。面臨警方調查,飯森否認涉案,指自己患有精神障礙,因為病情加重,周圍的人變得苛刻。 據日本防衛省相關人士透露,飯森2009年曾在海上自衛隊工作,但從去年開始在東京都大田區的高爾夫練習場打工擔任清潔工。案發前一天的15日傍晚,飯森曾打電話表示「希望縮短工作時間」。另至於其犯案動機,當局仍在調查。
美國與伊朗因核問題緊張對峙之際,兩艘油輪13日在阿曼灣遇襲,國際油價當日應聲上揚4%,這是一個月內阿曼灣第二宗油輪遇襲事件,運油航道的安全牽動國際社會的緊張神經。沙特阿拉伯與阿聯酋昨(16)日敦促各國果斷採取行動,確保能源供應安全。而沙特王儲穆罕默德則加入譴責伊朗的行列,沙特《中東日報》昨日刊出專訪,穆罕默德指控宿敵伊朗要為襲擊事件負責,並強調將會「毫不猶豫」採取行動,應對沙特受到的各種威脅。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排除印度的優惠貿易待遇,印度財政部當地時間15日晚間宣布,從16日起,對杏仁、蘋果、核桃及豆類在內的28項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印度是美國杏仁的最大買家,美國蘋果的第二大買家,隨著美印關稅戰開打,這兩項美輸印產品自然首當其衝。 《印度時報》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在28項美國貨物中,杏仁稅率從30%提高至120%;而雪蓮子稅率升至70%。對比先前釋出的29項關稅清單,印度政府已將豐年蝦(Artemia)品項排除。另據路透社援引匿名印度官員的話報道,受影響的美國商品貨值大約2.2 億美元。 早在去年,美國政府針對印度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印度已制定上述關稅名單,但隨著美印貿易談判而多次延遲實施,直到特朗普上月底宣布終止印度的關稅優惠後,印度政府誓言維護國家利益,才正式對美方實施報復性關稅。
距離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還有16個月的時間,總統特朗普將於明(18)日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正式啟動連任競選活動,在此之前,他警告選民,如果他在明年大選中失利,將會出現史無前例的「市場崩盤」。 據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特朗普15日發推文稱:「特朗普經濟創下紀錄,而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然而,如果有我以外的任何人在2020年接手執政(我對競爭非常了解),將會出現前所未見的市場崩盤!讓美國繼續偉大吧。」雖然特朗普宣稱他任內創下經濟紀錄,但據美國個人理財網站Bankrate.com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近一半美國成年人(約4,700 萬人)認為,他們目前的境況比大衰退前更糟。調查指出,其中一個原因是薪酬沒有回升。約5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現在的收入與2007年持平,甚至更低。
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後,印尼也加入了拒收「洋垃圾」的行列。印尼環境和林業部14日將五個裝有垃圾的集裝箱退回美國,並宣稱印尼「不會成為另一個世界垃圾桶」。 據印尼《雅加達郵報》報道,這五箱垃圾是由一家加拿大垃圾清運公司於今年3月從美國西雅圖運抵印尼第二大城泗水,當時海關文件上寫的內容物是可回收用的乾淨廢紙,但當局檢查時卻發現了大量的塑膠垃圾、木屑、廢棄紡織物、鞋子甚至尿布。印尼危險廢物管理協會董事會秘書長沙伊德(SayidMuhadhar)告訴法新社:「我們不是垃圾場」。 就在上述集裝箱被「遣返」的同一天,該部門還聯合巴淡島海關查封了65個據稱裝有「塑膠垃圾」的集裝箱。環境和林業部懷疑這些集裝箱裝有毒廢物,決定將其查封後進行抽樣檢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最近很忙,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本月28日在大阪召開,作為東道主的安倍近日到訪伊朗,他受美國總統特朗普請託,希望斡旋美國與伊朗兩國因經濟制裁引發的緊張關係。 由於與伊朗總統魯哈尼及特朗普都保持友好關係,安倍從國際關係中的「路人」變身「調停人」,試圖發揮日本的作用。不過安倍與魯哈尼12日的會談卻難見進展。在兩人的會談中,安倍表達希望伊朗同意與美國重新展開對話,但魯哈尼則要安倍轉告特朗普,美國必須先停止制裁,雙方才有得談。
兩艘油輪當地時間周四上午在中東阿曼灣遇襲,兩船共44 名船員全部安全疏散。 受事件影響,昨日油價上漲,原油期貨和指數方面,主要指標西德克薩斯中間基原油(WTI)和布蘭特原油(Brent)一度上漲2.89%、3.42%。國際油價方面,阿聯酋Das 原油亦出現漲幅。 兩艘油輪分別是懸掛馬紹爾群島國旗的「Front Altair 」及巴拿馬國旗的「KokukaCourageous 」。Front Altair 屬於挪威公司,在馬紹爾群島註冊,為台灣中油租用,原定運載石腦油前往台灣。國際油輪組織表示,該艘油輪是在甲板爆炸,之後起火,原因未明。台灣中油公司稱,旗下一艘運油輪在阿曼灣疑遭魚雷擊中,之後爆炸,船上23 名船員獲救,惟運載的7.5萬噸石腦油全毀,庫存只能維持到下月底。 Kokuka Courageous則屬於日本公司國華產業,在巴拿馬註冊,國華方面表示,油輪上裝有甲醇,當時正由沙特前往新加坡,疑遭到砲彈兩度襲擊,襲擊令右舷水線上的船身破裂,船上21名菲律賓籍船員棄船逃生,正前往阿聯酋,而油輪則在海上漂流。 駐巴林的美國海軍第五艦隊表示,在當地時間早上6時12分和7時收到兩次求救信號,當時美國海軍正在這個海域,並提供協助。較早前伊朗傳媒報道,該國亦有協助救援船員。目前襲擊者是誰?動機為何尚不清楚,時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正在伊朗訪問,昨日並與最高領導人哈梅內伊會面,日企所屬油輪在伊朗外海遇襲,事件極不尋常。
英國內政大臣賈偉德昨(13)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表示,他已於當地時間12日簽署了引渡命令,維基解密網站創始人阿桑奇將被引渡至美國受審。 美國司法部早前向英國當局致函,正式請求引渡阿桑奇。阿桑奇創建的維基解密網站於2010年公布了大量涉及阿富汗戰爭的機密文件,引起巨大爭議。2012年阿桑奇進入位於英國倫敦的厄瓜多爾大使館尋求庇護,一住就是七年。今年4月,厄瓜多爾撤銷了阿桑奇的公民身份和政治庇護,英國警方隨即於4 月11 日將他拘捕。 根據規定,美方須於本月12日前提交引渡申請,並提供足夠的引渡理由。美國司法部上月23日指控阿桑奇違反《1917年間諜法》,並拒絕承認阿桑奇是一名記者,此外,美方又公布了17項新指控,包括協助與教唆前美軍士兵曼寧竊取機密文件。根據《1917年間諜法》,被定罪者最高可判處死刑。
英國執政保守黨黨魁兼首相候選人的首輪競爭,昨(13)日在國會下議院進行,由逾300名保守黨議員以不記名形式投票。結果顯示,十名候選人中,呼聲最高的前外相約翰遜獲得最多黨友支持,以114票遙遙領先其他候選人,現任外相侯俊偉以43票位居第二,環境大臣高文浩以30票排第三。 由於候選人必須取得至少17票,才能進入下一輪競爭,已有三人在首輪競爭中淘汰出局,包括前保守黨首席黨鞭哈珀、前下議院領袖利雅華及前就業及前退休及就業保障大臣麥蔚宜。未來兩周內,保守黨議員將對七名候選人,舉行三輪不記名投票,將候選人人數淘汰至最後兩人。再由全國逾12萬保守黨黨員以郵寄選票形式進行二選一,預計投票結果將在7月22日當周揭曉。勝出者不僅將成為保守黨黨魁,同時也將成為負擔英國脫歐職責的新一任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