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警方當地時間周一宣布,在一項針對極右派新納粹分子的行動中搗破一個大型軍火庫,查獲26支長短槍械、20把刺刀、800多發子彈,以及一枚法製「空對空飛彈」。警方拘捕三名與新納粹組織有聯繫的疑犯,並懷疑這批軍火將被交付給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的親俄武裝分子,至於軍火透過甚麼管道取得,當局仍在調查中。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在推特上不點名攻擊四名少數族裔女眾議員,稱她們應該「回去她們破爛及罪惡橫行的家鄉」,而不是對美國這個「最偉大」國家的政策指手畫腳,內容被指涉及種族歧視。但特朗普毫無悔意,15日再度發推文,指很多人都對激進左翼女眾議員不滿,反問她們何時會為粗鄙言辭向美國、以色列甚至白宮道歉。 特朗普其後在白宮出席活動,在記者提問環節,特朗普否認自己的言論有種族歧視之嫌,稱他關心的是這些議員討厭美國,「如果你憎恨我們的國家,如果你在這裡不開心,你可以離開」。據路透社報道,現場有記者高聲問道:「她們都是美國人,你怎麼看待她們都是美國人這個事實?」「你如何看待你那些推文被人們視為種族主義?」特朗普用手指著記者,一連說了六個「閉嘴」。 四女眾議員批特朗普分裂美國四名被特朗普攻擊的少數族裔女眾議員,同日在國會召開記者會,譴責特朗普的種族主義言論,旨在分裂美國人民,讓不同族裔的人互相攻擊,呼籲人民不要上當。她們分別是奧馬爾(索馬里裔)、特萊布(巴勒斯坦裔)、普雷斯利(非裔)及奧卡西奧科爾特斯(波多黎各裔),其中三人都在美國出生,奧馬爾幼年隨父母來到美國,17歲取得美國公民身份。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早前直指,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實際上是為了「讓美國再次變白」,民主黨計劃提出議案,譴責特朗普的種族歧視言論,並呼籲共和黨議員支持。不過,大部分共和黨國會議員至今未有回應。
衞生組織及國際農業發展基金15日共同發布《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全球飢餓人口總數連續三年升高,去年有高達8.21億人處於飢餓與營養不良狀態,更有20億人無法獲得健康營養的食物,顯示聯合國「2030年零飢餓」的目標受到巨大挑戰。 據美聯社報道,非洲的飢餓水平上升近20%,營養不良狀況十分嚴重;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飢餓人口比例仍然維持在7%以下,但這一數字正在緩慢爬升;南亞地區的消除飢餓工作在過去五年間取得顯著進展,但仍有近15%的人口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態,營養不良的人口數量居全球之首。
英國英格蘭銀行15日宣布,人工智能(AI)之父圖靈獲選為50英鎊新鈔票上的新面孔,新鈔將於2021年前流通。 圖靈被視為電腦與人工智能之父,二戰期間成功破譯德軍極為嚴密的「恩尼格瑪」密碼,致使盟軍在大西洋等重要戰役中擊敗納粹,被視為二戰英雄。但圖靈1952年因同性戀傾向而遭到迫害,接受化學閹割,兩年後服毒身亡,終年41歲。(美聯社圖片)
臉書(Facebook)原定明年推出虛擬貨幣「Libra 」,但有關計劃一經宣布,便遭到美國各界反對,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及財政部長姆欽等人都提出擔憂及批評。據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報道,在各方壓力之下,臉書承諾,目前暫停臉「Libra 」的發行,將與數十家夥伴合作直到完成所有的監管程序,消除所有疑慮才推進有關計劃。(互聯網圖片)
曾靠著質疑前總統奧巴馬出生地而出名的特朗普,再次以一貫邏輯質疑政敵「不是美國人」。美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4日起強制驅離遭法院頒令出境的非法移民,粗暴做法引起不分黨派人士的反彈,其中民主黨四名新晉少數族裔女眾議員火力全開,嚴詞指責特朗普政策不人道。特朗普於14日在推特發文,不指名諷刺某些民主黨女議員應該「快回去她們的爛國家」,「不要對偉大的美國指手劃腳」,這種以膚色貼標籤的做法立刻遭到民主黨上下的強力反彈。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就指,特朗普不是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要讓美國再次變白」。
南亞國家進入雨季,尼泊爾及鄰國印度、孟加拉都發生洪水與山泥傾瀉等嚴重災情,造成尼泊爾至少65人死亡,印度超過百萬人無家可歸,而孟加拉境內的羅興亞難民,處境則更為艱難。 尼泊爾多處地區上周四(11 日)以來暴雨不斷,滾滾洪水淹進首都加德滿都,市區淪為一片黃色汪洋,大量村莊及農地被水淹,多處有橋樑及道路被摧毀,數以萬計居民被迫離開家園。尼泊爾靠印度邊境的戈西河壩56 個水閘全部打開洩洪六小時,為15 年來最大洩洪。當地媒體Nepali Sansar指,洪水、山泥傾瀉和雷擊等災害造成65 人死亡,另有30 人失蹤。 鄰國印度亦受水災影響,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省和阿魯查納省,暴雨連下70個小時,水位高至接近屋頂;布拉馬普特拉河河水暴漲潰堤,導致三天內2,000多個村落淹水, 14人死亡,區域內140萬人流離失所。 鄰近多個邦亦出現災情,在印度西孟加拉邦,大量房屋被淹,部分只剩下屋頂露出水面,民眾要棲身於貨車上臨時搭建的帳篷。 上游的尼泊爾、印度淹大水,下游的孟加拉處境更為淒慘,吉大港有十人遭雷擊而死,200 個村莊一天內全被水淹,50萬人無家可歸。在孟加拉東南部避難的緬甸羅興亞難民,亦受洪水所苦,難民營內至少已有十人喪命,數以千計的棚屋被傾瀉的山泥摧毀。
英國保守黨新黨魁投票結果將於月底揭盅,熱門人選、前外相約翰遜有望擊敗對手、現任外相侯俊偉,當選英國新首相。英國《泰晤士報》引述約翰遜的一名政治盟友指,約翰遜希望在接任首相後兩個月內出訪美國,趕在10月底脫歐限期屆滿前,與華府締結一項有限度的雙邊貿易協議。另據《星期日電訊報》 報道,特朗普的談判人員曾暗示,英國新首相在脫歐後能否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將視乎英方是否與美國同一陣線對抗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法新社圖片)
人類登月50周年前夕,印度原定計劃昨(15)日凌晨發射登月探測器「月船二號」升空,考察未曾被探測過的月球南極,確認月球表面存在水的證據,同時藉這次任務,令印度成為繼中國、俄羅斯及美國後,全球第四個登月國家。未料搭載探測器的火箭在升空發射倒數第56分鐘,臨時因「技術」問題取消任務。印度國家太空研究組織發言人隨後表示,發現裝滿燃料後重約640噸的運載火箭系統有狀況,新的發射時間將稍後公布。(美聯社圖片)
美國和伊朗緊張關係可能出現轉機,美國周日(14日)向伊朗外長扎里夫發出簽證,讓他本周到紐約出席聯合國會議。 伊朗總統魯哈尼(圖)則發表電視講話,指伊朗一直有意談判,又說如果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停止施加經濟壓力,重返四年前所達成的《伊核協議》,伊朗已準備好隨時隨地跟美方對話。有份簽署協議的英國、法國、德國同日發表聯合聲明,要求各方重啟對話,切勿再讓局勢升溫。(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