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緊張局勢持續升高,伊朗國營通訊社當地時間周日引述總統魯哈尼說法,指伊朗貨船被禁止在外國港口停泊十日,且不能卸貨,美國更利用衛星追蹤伊朗船隻,導致伊朗貨船無法停泊在任何國家的港口,這種情況歷史上前所未有。 但魯哈尼強調不會因此屈服,伊朗已進行充分的物資儲備,不會影響民眾的生活。另一方面,正在日本訪問的特朗普昨(27日)晚重申,美方不尋求推翻伊朗政權,只要求對方放棄核武。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則表示願意居中協調,化解危機。 (互聯網圖片)
泰國計劃向遊客徵收「旅遊稅」,每人不多於100泰銖(約澳門幣25元),預計半年後有定案。 據《曼谷郵報》報道,泰國國家旅遊政策法案上周三正式生效,讓旅遊部門制定旅遊發展,及保障遊客安全措施。當局研究向每名遊客徵收不多於100泰銖的「旅遊稅」,用於遊客的醫療保險及改善國內旅遊景點設施。報道未有說明已購買保險的遊客是否可獲豁免,只是指研究預計進行半年,主要討論徵收金額,如何徵收。(互聯網圖片)
本月23日開始的歐洲議會選舉當地時間26日來到最後一天,歐盟28個成員國中,包括德國、法國及意大利等21國在這一天完成投票,各國計票結果預計於澳門時間27日出爐。 數月以來的民調顯示,民粹和反移民極右派將大有斬獲。分析預測,今年可能是極右翼政治勢力擺脫邊緣化的關鍵一年,這也為歐盟未來團結投下變數,面對「反移民」和「反官僚」挑戰來襲,可以預見歐盟提出團結一致的法案將受到阻力,一體化的歐盟正走向十字路口。
英國首相文翠珊任內處理脫歐協議方案屢受挫折,且不敵黨內逼宮壓力,終於24日含淚宣布辭任保守黨黨魁及首相一職,隨即為「黨魁爭奪戰」拉開序幕。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文翠珊在唐寧街十號首相府外表示,自己「竭盡所能」制訂脫歐協議,但為求國家最大福祉,接下來最好由新首相領導這項行動,「所以我今天宣布,將於6月7日周五辭去保守黨黨魁職務。我即將卸任讓我感到畢生光榮的職務,那就是英國史上第二位、但絕非最後一位女性首相。」文翠珊又稱未能落實脫歐是一大憾事,「對於有機會為所愛的國家服務,我極為感激」。語畢,文翠珊語帶哽咽流淚離去。 消息一出,前外相約翰遜隨即表示有意問鼎黨魁一職,前脫歐事務大臣藍韜文、衛生大臣夏國賢及下議院保守黨前領袖利雅華翌日相繼宣布參選,現任外相侯俊偉、國際發展大臣施達偉、前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麥蔚宜,以及26日才表態的環境事務大臣高文浩,都表明會加入選戰,令迄今宣布競逐黨魁的人數增至八人。 前外相約翰遜成繼任大熱據英國《泰晤士報》民調顯示,約翰遜的黨內支持率領先,達39%,藍韜文緊隨其後獲23%支持。博彩公司也視約翰遜為排在繼任人選首位的大熱。現年54歲的約翰遜是2016年公投時脫歐派的領軍人物,他說,若能成為首相,無論有協議抑或無協議,都會讓英國在10月31日的限期前脫歐,如果未能達成協議,會與歐盟重新談判。 據悉,保守黨黨魁選戰會在下月10 日展開,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在下月底選出兩位得票最多的候選人後,在7 月底之前由全體約12 萬黨員投票,選出新黨魁,並出任首相。文翠珊將任看守政府至新首相就職,她因任內處理脫歐協議方案屢受挫折,且不敵黨內逼宮壓力,終於24 日含淚宣布辭任黨主席及首相一
印度大選結束,總理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大捷。總統科溫德25日正式任命莫迪繼續出任總理,展開其第二個五年總理任期。總統府表示,科溫德同時要求莫迪提名新一屆內閣成員,並對宣誓就職儀式的具體時間做出安排。當地傳媒預料莫迪將於當地周四(30 日)宣誓就職。 莫迪隨後發表公開講話,表示新政府將努力實現所有人夢想,不會辜負期望,並承諾會優先處理針對種姓和宗教等的歧視。印度國會人民院(下議院)選舉結果顯示,執政印度人民黨贏得303個議席,取得多數席位,多於2014 年上屆大選的282 席。主要反對黨印度國民大會黨則在大選中慘敗,僅取得52 席,主席拉胡爾.甘地為敗選引咎辭職,但獲黨內的工作委員會一致挽留。(法新社圖片)
到訪日本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今(27)日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正式會談,討論經貿等議題。由於特朗普昨日發推文表示,「美日間的貿易談判有很大的進展,由於農產品和牛肉的影響極大,期待在今年7 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後敲定大筆數字」。 分析預料,這次的會晤恐難在貿易談判上達成具體成果,先前日本媒體也報道,雙方此次可能不會發表聯合聲明。 特朗普今次訪日四天,成為令和時代的首位國賓。他昨日上午在千葉縣茂原市的高爾夫球場,和安倍一起打高爾夫,這已是他們第五次一起打高爾夫。首相府在社交網站上載二人自拍照(圖),表示希望日美同盟關係能更堅固。特朗普也發文指,和安倍的會面愉快。同日下午,特朗普和夫人梅拉尼婭及安倍夫婦到東京兩國國技館觀賞相撲賽事,賽事結束後,特朗普親自向奪冠力士頒發「美國總統盃」,其後特朗普伉儷與安倍夫婦到東京一家傳統日本餐廳共進晚餐。(法新社、美聯社圖片)
被譽為全球最大規模民主選舉的印度大選,經過分為七階段、歷時六周的「馬拉松式」投票後,當局昨(23)日展開規模龐大的計票作業。國會人民院(下議院)開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理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就獨攬超過299席,超過下議院542個席位中的一半,意味該黨毋須和其他政黨聯盟就可單獨執政,68歲的莫迪篤定連任總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向莫迪表示祝賀。
英國《泰晤士報》引述消息指,英國首相文翠珊當地時間今(24)日與保守黨內負責監督保守黨黨魁選舉的「1922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面後,便會宣布辭職。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數名內閣大臣說,在目前的形勢下,文翠珊已不得不下台,其中一人說:「是了斷的時候了。」文翠珊日前提出脫歐新協議草案,加入連串意圖吸引在野工黨支持的內容,包括如果國會支持脫歐協議,議員將可表決是否舉行第二次脫歐公投,但工黨表明不接納,連保守黨內的脫歐派也感到憤怒,下議院領袖利雅華(AndreaLeadsom)22日宣布辭職,認為文翠珊的脫歐計劃無法令英國脫離歐盟。 更有報道指,保守黨內更醞釀再次逼宮,文翠珊去年12月避過國會不信任動議,根據現有黨規,要一年後才可以再次提出不信任動議。有「1922委員會」成員要求修改黨規,容許再次提出不信任動議,惟有關要求未獲通過。(美聯社圖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滿民主黨指他在「通俄門」調查中有所隱瞞,22日與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下圖左)及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下圖右)在白宮討論基建計劃時,僅會面三分鐘便中途離場。他隨後召開記者會,強調自己在通俄調查方面無任何隱瞞,指民主黨不結束「騙人的調查」,雙方不可能討論政策問題。 佩洛西與特朗普會面前曾公開指責特朗普妨礙司法公正、隱瞞事實,可能會招致彈劾。會面不歡而散後,她再次批評特朗普的行為「非常怪異」,可能是缺乏自信,難以面對眼前的挑戰,又指他不尊重國會與白宮的合作,選擇「一走了之」。舒默則指,特朗普似乎事先已準備好中途離場,並早已預備對傳媒發言。(法新社
計票一個多月的印尼總統大選終於結束,現任總統佐科維多多連任成功,但落敗的對手普拉博沃陣營堅稱大選舞弊,令支持者情緒高漲,湧入雅加達的選舉委員會附近示威。其中部分抗議群眾和鎮暴警察發生大規模警民衝突,雙方各以石頭和催淚彈互相攻擊,造成至少六人死亡、逾200人受傷,警方也逮捕101名滋事分子。為了防止有心人士利用混亂場面,刻意擴大衝突規模,警方已在雅加達發布恐襲警報,由21 日持續至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