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反燃油稅高漲的「黃背心運動」升級,竟演變成巴黎5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暴動,凱旋門、羅浮宮等古蹟被示威民眾大肆破壞,大量建築物、車輛與餐館遭燒燬,洗劫商店、攻擊警察等行為造成約100多人受傷,當局拘捕了412人。總統馬克宏呼籲抗議人士冷靜和政府對話,以化解分歧。有消息指,頒布緊急狀態或是當局其中一個選項。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周日(2日)在波蘭煤礦大城卡托維茲登場,全球近200個國家及地區代表出席,尋求在兩周內落實2020年以後實施《巴黎氣候協定》的細則,把地球暖化速度控制在氣溫升高1.5℃的範圍內,其中關鍵之一就是落實《巴黎協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剛剛在阿根廷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除了美國之外,其餘19個國家都確認會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為今屆氣候變化大會注入強心針。 但有分析認為,除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亦面對經濟復甦放緩、金融風險上升等不利因素,發達國家未必願意資助發展中國家去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主持會議的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爾蒂卡則促請各方展現創造力和靈活性,達成聯合聲明,並確保在實現減排之餘,面對倒閉的化石燃料工業可平穩過渡。 比利時遊行創紀錄與此同時,多國有示威和活動敦促嚴格執行減排。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約有65,000名示威者在市中心遊行示威,並帶同寫上「救救地球」、「令地球再次綠化」等標語,要求政府履行《巴黎協定》的減排承諾,是當地歷來最大規模關注氣候變化的示威。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形容遊行非常成功,並答應國家將全面捍衛有關目標。 歐洲多個城市亦有示威,在法國巴黎有綠色和平成員爬上一條行人橋高舉橫額,抗議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氣候政策。另外有超過40名不同國籍的單車手由維也納起步,用電動單車踩了超過600公里到波蘭卡托維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呼籲關注氣候變化。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俄羅斯等非成員產油國準備本周開會之際,卡塔爾新任能源部長薩阿德.卡比3 日在多哈宣布,將於明年1 月1日退出OPEC。卡比表示,退出OPEC 反映卡塔爾「技術及策略」的轉變,不是出自政治誘因。 卡塔爾退出OPEC,意味卡塔爾今後或不再跟隨OPEC 協議減產,但對油價影響相信不大,因為卡塔爾是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其重心並非出產石油。卡塔爾10 月油產量為每日61 萬桶, 在OPEC 成員國油產量僅排第11名。( 法新社圖片)
位於美國三藩市的「極樂太空」公司推出「太空葬」,利用SpaceX「獵鷹九號」火箭於當地時間周一(3 日)把100 人的骨灰送到外太空。 據「極樂太空」透露, 這100人生前曾是退伍軍人和航天愛好者,以及那些「希望能在星空中悼念逝去親人」的家屬。顧客支付2,500 美元就可將一公克的骨灰裝進放在「獵鷹九號」火箭上的「極樂衛星二號」(圖)的小型衛星內。 「極樂衛星二號」升空後將進入距離地球約550 公里的太陽系軌道,停留至少五年。 (互聯網圖片)
為期兩日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1日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正式閉幕,與會領袖通過峰會公報,指全體領導人支持多邊貿易,又承認全球商業存在缺陷,同意要改革世界貿易組織(WTO)。但在美國的施壓下,公報內容迴避了當前的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首次未提到貿易保護主義,且只有美國「唱反調」,未有支持《巴黎氣候協定》對抗全球氣候暖化。分析家稱,峰會公報完全迎合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國際貿易體系的批評及「美國優先」的理念。
國前總統老布殊上周五(11 月30 日)辭世,終年94 歲。布殊家族尚未透露老布殊的具體死因,但他近年來健康狀況不佳,不斷出入醫院。老布殊臨終前曾一度張開眼、意識清醒,說他想去天堂。他之後與長子、前總統小布殊通電話,小布殊說他一直是個「了不起的爸爸」,自己很愛他,老布殊亦說「我亦很愛你」,之後就與世長辭。 身在阿根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翌日宣布,周三為全國哀悼日,全國將下半旗一個月致哀。他亦指示總統專機「空軍一號」回國後立即接載老布殊的靈柩到首都華盛頓。老布殊的遺體周一(3 日)將被移送至國會山莊,供公眾憑弔三天,之後於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國葬。老布殊的靈柩將運返德州總統圖書館的家族墓園,長眠在今年4 月逝世的妻子芭芭拉旁邊。 任內奠定美國「世界警察」地位老布殊一生接近走完一個世紀,從18 歲任美國海軍飛行員,到65 歲登上總統寶座,期間一路摸爬滾打,可謂是美國現代總統中履歷表最長的政客。 在成為總統之前,他曾歷任國會眾議員、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中情局局長、列根政府的副總統等。 在總統任期內,老布殊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並帶領美國走出了與前蘇聯的冷戰。但他最為人所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 年海灣戰爭的勝利,當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入侵鄰國科威特,更威脅要掌握全球的石油資源,以美國為首的34 個國家組成聯軍,成功擊敗伊拉克,確定美國在世界上具有監督責任的警察地位。老布殊在國內支持率亦因此飆升至91%,成為蓋洛普民調紀錄上支持率最高的美國總統。
烏克蘭與俄羅斯日前在刻赤海峽爆發衝突,烏克蘭三艘船艦及24名海軍被俄方扣留,令俄烏兩國關係以至俄羅斯與西方間的關係再度緊張。烏克蘭在接壤俄國邊境地區實施戰時狀態的戒嚴,俄羅斯則計劃在克里米亞部署更多防空導彈系統,射程涵蓋烏克蘭大半領土。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促請北約派軍艦支援,指俄總統普京想要恢復過去的帝國榮光,意圖併吞整個烏克蘭。
紅遍全球的知名動畫《海綿寶寶》自1999 年播出後,以充滿想象力的海底「比奇堡」世界,主角樂觀正向的態度,陪伴了無數兒童成長。而其作者、美國漫畫家史蒂芬.海倫伯格(Stephen Hillenburg)26 日不敵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病逝,終年57 歲。噩耗傳出後,許多網友紛紛貼上「海綿寶寶」與「派大星」的哭泣畫面,表達哀傷之情。
印尼獅航一架波音737 MAX客機上月29日預定從印尼首都雅加達飛往邦加檳港,但起飛13分鐘就消失在雷達上,墜毀於印尼北部外海,機上189名乘客全部罹難。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昨(28)日發布初步調查報告,指飛機的自動系統接受錯誤的感應器讀數,致使機鼻自動下垂20多次,機師一次又一次嘗試把機鼻拉高,並奮戰至飛機墜毀為止。 俗稱「黑匣子」的飛行數據記錄儀顯示,當飛機爬升至近1,000米後,機身一直不穩定地上下升降,無法有效維持高度。機師一直試圖將自動下降的機鼻拉高,但搶救無效,飛機起飛11 分鐘後便失控墜毀。 疑系統故障波音發警告報告指出,肇事客機其中一具監測飛行角度的攻角感應器,在倒數第二次飛行前進行更換後,前一組機師回報兩具攻角感應器存在20度偏差,「黑匣子」亦顯示最後飛行同樣錄得20 度偏差,明顯沒有進行維修。 雖然報告未對飛機失事原因作出完整結論,但已經排除人為蓄意肇事,基本符合調查人員與學者當前最著重的推論,即波音公司最新一代737 MAX客機安裝的「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可能有問題。MCAS系統本意是防止機鼻過度揚起而導致失速。波音公司已向使用737 MAX型客機的航空公司發出安全警告,指飛行控制系統讀數錯誤可能會導致飛機以大角度俯衝墜落,警告機師需以現行程序處理問題。
美國太空總署(NASA)斥資9.93億美元打造的無人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在遨遊太空六個多月後,於美東時間26日下午3時許(澳門時間27日凌晨4時許)成功登陸火星,並順利傳回第一張照片,令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工程師歡聲雷動。與以往漫遊火星的探索模式不同,「洞察號」是首個偵測火星地震和內部結構的探測器,它將在未來兩年,留守在固定位置,透過研究火星的地震與熱量輸出,了解火星內部結構,幫助科學家探索火星及其他岩石行星(包括地球)是如何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