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會議波蘭登場

多國民眾示威促減排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周日(2日)在波蘭煤礦大城卡托維茲登場,全球近200個國家及地區代表出席,尋求在兩周內落實2020年以後實施《巴黎氣候協定》的細則,把地球暖化速度控制在氣溫升高1.5℃的範圍內,其中關鍵之一就是落實《巴黎協定》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剛剛在阿根廷結束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除了美國之外,其餘19個國家都確認會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為今屆氣候變化大會注入強心針。 但有分析認為,除了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全球亦面對經濟復甦放緩、金融風險上升等不利因素,發達國家未必願意資助發展中國家去應對氣候變化問題。主持會議的波蘭環境部副部長庫爾蒂卡則促請各方展現創造力和靈活性,達成聯合聲明,並確保在實現減排之餘,面對倒閉的化石燃料工業可平穩過渡。 比利時遊行創紀錄與此同時,多國有示威和活動敦促嚴格執行減排。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約有65,000名示威者在市中心遊行示威,並帶同寫上「救救地球」、「令地球再次綠化」等標語,要求政府履行《巴黎協定》的減排承諾,是當地歷來最大規模關注氣候變化的示威。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形容遊行非常成功,並答應國家將全面捍衛有關目標。 歐洲多個城市亦有示威,在法國巴黎有綠色和平成員爬上一條行人橋高舉橫額,抗議法國總統馬克宏的氣候政策。另外有超過40名不同國籍的單車手由維也納起步,用電動單車踩了超過600公里到波蘭卡托維茲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會場,呼籲關注氣候變化。

04/12/2018
15976

美前總統老布殊人生謝幕

臨終前與長子通電話道別

國前總統老布殊上周五(11 月30 日)辭世,終年94 歲。布殊家族尚未透露老布殊的具體死因,但他近年來健康狀況不佳,不斷出入醫院。老布殊臨終前曾一度張開眼、意識清醒,說他想去天堂。他之後與長子、前總統小布殊通電話,小布殊說他一直是個「了不起的爸爸」,自己很愛他,老布殊亦說「我亦很愛你」,之後就與世長辭。 身在阿根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翌日宣布,周三為全國哀悼日,全國將下半旗一個月致哀。他亦指示總統專機「空軍一號」回國後立即接載老布殊的靈柩到首都華盛頓。老布殊的遺體周一(3 日)將被移送至國會山莊,供公眾憑弔三天,之後於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國葬。老布殊的靈柩將運返德州總統圖書館的家族墓園,長眠在今年4 月逝世的妻子芭芭拉旁邊。 任內奠定美國「世界警察」地位老布殊一生接近走完一個世紀,從18 歲任美國海軍飛行員,到65 歲登上總統寶座,期間一路摸爬滾打,可謂是美國現代總統中履歷表最長的政客。 在成為總統之前,他曾歷任國會眾議員、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駐中國聯絡處主任、中情局局長、列根政府的副總統等。 在總統任期內,老布殊見證了柏林圍牆倒塌、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並帶領美國走出了與前蘇聯的冷戰。但他最為人所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 年海灣戰爭的勝利,當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入侵鄰國科威特,更威脅要掌握全球的石油資源,以美國為首的34 個國家組成聯軍,成功擊敗伊拉克,確定美國在世界上具有監督責任的警察地位。老布殊在國內支持率亦因此飆升至91%,成為蓋洛普民調紀錄上支持率最高的美國總統。

03/12/2018
19124

獅航空難:機鼻下垂逾20次

機師奮戰11分鐘至客機墜海

印尼獅航一架波音737 MAX客機上月29日預定從印尼首都雅加達飛往邦加檳港,但起飛13分鐘就消失在雷達上,墜毀於印尼北部外海,機上189名乘客全部罹難。印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昨(28)日發布初步調查報告,指飛機的自動系統接受錯誤的感應器讀數,致使機鼻自動下垂20多次,機師一次又一次嘗試把機鼻拉高,並奮戰至飛機墜毀為止。 俗稱「黑匣子」的飛行數據記錄儀顯示,當飛機爬升至近1,000米後,機身一直不穩定地上下升降,無法有效維持高度。機師一直試圖將自動下降的機鼻拉高,但搶救無效,飛機起飛11 分鐘後便失控墜毀。 疑系統故障波音發警告報告指出,肇事客機其中一具監測飛行角度的攻角感應器,在倒數第二次飛行前進行更換後,前一組機師回報兩具攻角感應器存在20度偏差,「黑匣子」亦顯示最後飛行同樣錄得20 度偏差,明顯沒有進行維修。 雖然報告未對飛機失事原因作出完整結論,但已經排除人為蓄意肇事,基本符合調查人員與學者當前最著重的推論,即波音公司最新一代737 MAX客機安裝的「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可能有問題。MCAS系統本意是防止機鼻過度揚起而導致失速。波音公司已向使用737 MAX型客機的航空公司發出安全警告,指飛行控制系統讀數錯誤可能會導致飛機以大角度俯衝墜落,警告機師需以現行程序處理問題。

29/11/2018
25041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