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巴黎當地時間12日晚間發生持刀砍人攻擊事件,一名男子在著名的巴黎歌劇院附近一邊行兇一邊用阿拉伯語高叫「真主偉大」,導致一死四傷,傷者包括一名中國公民,但無生命危險。警方趕到現場後將疑犯擊斃。 路透社指,21歲俄羅斯裔疑犯1997年出生於車臣共和國,十多年前以難民身份移民法國,早已被列入法國的反恐觀察名單中。事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已承認責任。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絕不向極端主義低頭。(法新社圖片)
當地時間12日在葡萄牙舉行的第63屆歐洲電視歌唱大賽(歐歌賽)決賽,以色列25歲女歌手巴爾齊萊以一首《玩具》,擊敗其他25名參賽者,替以色列第四度贏得歐洲歌唱大賽冠軍及明年主辦資格。 《玩具》歌詞為「我不是你的玩具, 你這個愚蠢的男孩」,帶出女性反性侵訊息,呼應#MeToo運動。雖然巴爾齊萊以招財貓元素、趣怪唱腔,以及獨特的「公雞舞步」成為焦點,但其著重表演多於唱功的做法也惹來外界批評。 (互聯網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美東時間10日發推文證實,他與朝鮮領袖金正恩將於下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美朝峰會。 韓聯社稍早時引述韓國前資深議員崔載松的話,預告「特金會」在新加坡舉行。他表示,是次美朝峰會將主要討論朝鮮無核化進程,同時可能建立外交關係,但是次會談難度較大,早前已有報道指朝鮮將要求美國保證其政權,才承諾無核化,但美國至今仍未傳出任何表態。美、朝對於這一議題想要達成一致的協議,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另有報道引述白宮官員消息,證實美朝雙方團隊正在為會談做準備。雖然早前特朗普表示,希望在板門店朝韓非軍事區會面,但特朗普身邊的團隊則更希望在新加坡會面,認為新加坡是一個更中立的會面地點。 朝釋三人 特朗普親迎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二度訪問朝鮮,於9日與金正恩見面。金正恩表示,即將到來的朝美領導人會晤將是一次「歷史性會晤」,並下令特赦及遣返被朝鮮扣留的三名美國人。 獲釋的韓裔美國人金相德、金學成和金東哲,乘坐國務卿蓬佩奧的專機於美東時間10日凌晨抵達馬里蘭州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特朗普、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及副總統彭斯都到場迎接。特朗普就三人獲釋向金正恩表達謝意,說「老實說,我們原本不認為這會發生,但確實發生了」。特朗普又表示,希望在接下來的美朝會談能有重大突破。
馬來西亞獨立建國60年來首次政黨輪替,前總理馬哈迪領導的反對派陣營「希望聯盟」,在9日舉行的大選中打敗現總理納吉布領導的執政黨聯盟「國民陣線」,勝出大選。馬哈迪勝選後表示,不會向納吉布報復,但表明要重振法紀。他承諾會為「希望聯盟」實權領袖安華爭取特赦,且安華出獄後可透過選舉成為首相。
104歲高齡的澳洲生態學家古多爾,由於年事已高,身體機能退化,希望有尊嚴地離開人世,因此遠赴瑞士尋求安樂死。當地時間10日,協助古多爾進行安樂死的組織在社交網站表示,古多爾服用了鎮靜催眠藥物「寧比泰」,於中午12 時30分安詳離世。 離世前一日,古多爾召開記者會表示,很開心能夠結束自己的生命,希望他的事蹟可以令外界對安樂死有更自由的觀點。他續指,像他這年紀的人,應擁有公民權利安樂死。(法新社圖片)
東非國家肯尼亞政府9日表示,3月起持續大雨引發的洪水,已造成152人喪生,至少22萬人流離失所。連日大雨令南部城市納庫魯一座水壩9日發生潰堤事故,造成至少41人死亡。 紅十字會表示,當地47個郡近三分二受到水災影響,包括首都奈洛比及第二大城蒙巴薩,不少街道被洪水淹沒,導致交通癱瘓。當局已向災民發放近600萬美元(約澳門幣4,800萬元)的糧食及大量藥物,預防疫情爆發。(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退出2015年伊朗跟六國達成的核協議,並將對伊朗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但與伊朗有商務往來的企業有90至180天的緩衝期。伊朗總統魯哈尼強調會繼續履行協議,但警告若談判失敗,伊朗準備好重啟濃縮鈾計劃。 分析認為,若伊朗最終重啟核計劃,可能誘發中東核武競賽, 甚至爆發戰爭。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AV電影女星丹尼爾斯(圖左)的風流韻事,近日再曝出新料。丹尼爾斯的律師阿韋納蒂(圖右)8日指,特朗普的私人律師科恩於2016年10月向丹尼爾斯支付13萬美元的「掩口費」後,於去年1月至8月先後八次收受來自俄羅斯富商維克塞爾伯格及其一名表親的匯款,共計50 萬美元。 阿韋納蒂以此推斷,該筆款項實際上用於補償科恩支付的「掩口費」,並聲稱已掌握足夠證據。惟科恩否認有關說法。 (互聯網圖片)
馬來西亞昨日舉行大選,由逾1,494 萬名選民選出國會下議院222個議席。外界關注這場由代表反對陣營「希望聯盟」的前總理馬哈迪(圖右),與領導執政「國民陣線」的總理納吉布(圖左)的龍虎之爭。 截至昨晚10時,「希望聯盟」暫取45席,「國民陣線」贏得49席。其中一方贏得國會過半的112 席,就可籌組政府。 馬哈迪被稱作納吉布的政治導師,惟納吉布爆發洗錢醜聞,遭馬哈迪指責貪腐,要求他下台,二人由此決裂。 (法新社圖片)
被視為美國民主黨明日之星的紐約州總檢察長施奈德曼,一直致力於打擊針對女性的暴力事件,高調支持#MeToo反性侵運動,更因多次對抗特朗普政府而聲名大噪。但《紐約客》雜誌揭發,四名與施奈德曼有親密關係的女子,聲稱在交往期間遭對方虐打,其中兩人更實名受訪,證實曾遭施奈德曼酒後施暴及性侵,並被對方威脅提分手就會被殺死。報道刊登三小時後,施奈德曼宣布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