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駐約旦首都安曼的大使館最近引入一隻「海外捕鼠官」,是一隻名為勞倫斯(Lawrence of Abdoun)、黑白相間的貓咪,胖嘟嘟的樣子十分可愛,甫亮相即惹來網友熱議。 勞倫斯剛於上月由大使館自一間動物拯救中心收養,除了執行捕鼠工作外,牠還在Twitter開設了一個專頁,負責為英國大使館宣傳,呈現約旦祥和、繁榮的一面,目前其Twitter 賬號已有2,500名追隨者。有網友留言指勞倫斯有點胖,英國駐約旦副大使笑言,牠要開始做運動減肥了。 (互聯網圖片)
美聯儲局主席耶倫,美東時間20日向總統特朗普遞交辭呈,表示一旦繼任人鮑威爾宣誓就任美聯儲局主席她就會離職,同時將辭去美聯儲局理事職務。據悉,她原本可擔任聯儲局理事至2024 年。 耶倫在辭職信中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現時的金融體系較十年前更穩健,更能抵禦下一輪金融不穩。她強調,將會竭盡全力確保與鮑威爾交接。 現年71歲的耶倫於2014年開始擔任美聯儲局主席,是美聯儲局歷史上首位女性主席,其任期將於明年2 月3 日結束。 (法新社圖片)
惡名昭彰的美國邪教「曼森家族」領袖查爾斯曼森,被加州矯正廳證實已於當地時間19日晚間8時13分在加州中南部的醫院自然過世,終年83歲。曼森之名因為上世紀60年代一連串虐殺案,而成為血腥暴力與精神錯亂的代名詞。儘管沾滿鮮血,曼森卻從未親自犯案,他靠著口才與異想宣揚扭曲、暴力的世界觀,令信徒死心塌地,為了他瘋狂殺人,成就了這段美國史上最異色的血腥傳奇。
德國今年9月大選後仍未能籌組聯合政府,總理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嘗試跟綠黨及自由民主黨商討合組聯盟政府。惟由於涉及氣候、難民接納和歐元政策重點問題膠著不下,自由民主黨當地時間19日宣布,退出了組閣談判。據法新社報道,組閣失敗意味著德國很可能會重新大選。 默克爾表示,對於自由民主黨的決定感到遺憾,又指自己作為總理,會盡一切辦法確保國家在未來艱難的日子,維持良好管治。她會與總統施泰因邁爾,商討下一步計劃。(法新社圖片)
俄羅斯將於明年3月18日舉行總統大選,外界普遍預期現任總統普京將再次參選,惟英國《獨立報》18日援引消息人士說法報道,普京累了且不願再參選。即便普京決定參選,也將把競選活動減到最低,不會像2011年至2012年的大選時那麼賣力,當時他在六個月前就宣布參選。 報道指,普京去年秋天曾考慮過卸下總統職位。他甚至指示政府為他離職可能出現的情況作出規劃,其中一個構想是在今年12月提前舉行大選。惟最終因無合適的接班人而放棄。(法新社圖片)
就在美國總統特朗普返國大吹亞洲行成就如何如何,美國的未來如何光明,以「美國回來了」做總結之際,全世界其實更清楚看見了那個曾經痛斥國家被強暴的總統,在2,500 多億美元面前可以不再追究,更清楚看見了意識形態上的同盟面對自由貿易協定的不堪一擊,當反華的先鋒也不談矛盾只談利益的時候,其他東亞鄰國當然也是利之所趨,望風歸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可能明年有結果、韓國就「薩德」問題的「三不」政策,中日兩國關係的回暖,中國正在全面取代美國的地區影響力,全球經貿吹起東風,那個曾經由美國呼風喚雨的年代,其實早就回不去了。 圍堵中國的意識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形成,2006 年,日本提出「自由與繁榮之弧」,除了因應中日釣魚島之爭外,也是因為看見了中國的未來。2012 年安倍又提出「鑽石四角安全保障構想」,希望組成「亞洲民主之鑽」,配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一直到2016 年日本的「印太戰略」構想,希望藉由印太地區軍事與經濟布署,將崛起的中國影響力壓到最低。 這種敵對意識除了一些歷史的因素外,傳統強權更希望保持自身的地區影響力,利用經貿手段吸引亞太鄰國加盟,這原本是百試百靈的手段,各種矛盾、各種衝突在這種情境下被放大如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薩德」問題等等種種,與中國「對抗」曾經是大勢所趨,但隨著北京2014年主辦APEC峰會、2016年主辦G20之後,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向世界傳達全球經濟共同治理、共建生命共同體的全球發展觀,敵視中國的對抗氛圍已經逐漸淡化,原本被各種偏見束縛的國際輿論,終於逐漸正面評價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影響,東西方文明得以平起平坐。 更重要的變化,是特朗普的當選,雖然他屢屢針對中國,卻沒有意識形態包袱,只要有錢賺、能合作,沒有甚麼原則不能打破,沒有甚麼盟友不能拋棄,最直接的影響是美國退出TPP,讓尋求經貿合做的東亞各國,只能紛紛打破原本的對抗格局。韓國總統文在寅首先反對「印太戰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在積極推進中日戰略互惠關係,連在南海問題上存有爭議的越南,都同意與中國妥善處理海上問題。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強勁的東風突圍而出。 東盟有希望明年完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相較元氣大傷的CPTPP,覆蓋全球一半人口的RCEP 已經是全球化的最後燈塔,加上正在積極推動的「亞太自貿區」,全球經貿已經漸漸由中國所主導,只要北京當局堅持貿易公平、做到真正開放,各國就事論事,相比只講「美國優先」的特朗普,中國就沒有理由不受世界歡迎。全球所有國家,特別是區域內成員,如今是時候調整好心態,迎接中國的全面崛起。
揚言要進行活人換頭手術的意大利神經學家卡納韋羅(Sergio Canavero),17 日宣稱已領導一個中國團隊進行全球首宗人類換頭手術,成功將一具屍體的頭部重新接駁至另一屍體的脊椎。他揚言,首宗人體換頭手術即將來臨,他們接下來將在自願者身上進行嘗試,首宗病例將是中國人,手術將在哈爾濱進行。不過,許多專家質疑其說法,甚至認為會衍生嚴重的法律及道德問題。
據《今日津巴布韋》網站報道,受到軍方軟禁的津巴布韋總統穆加貝,當地時間19日與軍方談判,同意以下台換取家人安全。執政黨「民族聯盟愛國陣線青年聯盟」亦召開特別會議,解除穆加貝黨主席職務,讓早前遭穆加貝撤職的前副總統姆南加古瓦接掌權力,第一夫人格蕾絲亦被褫奪黨內女性黨團主席頭銜。 首都哈拉雷街頭18日有大型示威,部分人向總統官邸前進,示威者歡呼及叫口號,聲稱是提早慶祝穆加貝時代告終,軍方派坦克及士兵維持秩序。(法新社圖片)
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與丈夫菲臘親王,於當地時間20日慶祝結婚70周年,是英國王室有史以來第一對慶祝「白金婚」的夫婦,二人在溫莎堡與兒孫餐宴,低調慶祝。 王室官方臉書19日公布二人最新合影,英女王身穿奶白色禮服,胸前佩戴鑲有黃金、紅寶石及鑽石的「聖甲蟲」胸針,高齡96歲的菲臘親王英姿挺拔,精神看起來很好。王室表示,這張照片是由攝影師荷里歐克,於本月稍早在溫莎堡拍攝。 (法新社圖片)
意大利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的耶穌油畫《救世主》,美東時間15日在美國紐約拍賣,以破紀錄的4.5億美元成交,成為歷來售價最高的藝術品。這幅被譽為「男版蒙娜麗莎」的曠世傑作,先後經手三位國王,但其後幾經波折,一度被認為是達文西學生的畫作,先後兩次以低於一萬美元被賤賣,至2007 年展開六年的漫長修復後,終被鑑定為達芬奇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