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協與普洛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冀推進大灣區跨境供應鏈與金融循環發展

為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及其補充協議,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與普洛斯集團於昨(27)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冀促進以澳門為基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供應鏈與金融的循環發展和對接,提升跨境的物流與投資、科技創新等交流。 普洛斯中國區副董事長陳志、金融首席財務官束辰亮來澳,與澳門科學技術協進會會長崔世平、理事長邵漢彬、秘書長鄺偉文、理事崔天佑、執行秘書長吳慧群進行座談交流,並由邵漢彬、陳志代表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座談會上,崔世平表示澳科協致力促進澳門科技創新的產學研究展,普洛斯在物流供應鏈上投入科技創新和智能化手段,賦能面向未來的更高效的供應鏈體系,透過是次與普洛斯的合作,共同探討澳門供應鏈科技創新和現代金融的發展。 陳志在會上介紹普洛斯的業務及發展方向,普洛斯是全球領先、專注於物流、不動產、基礎設施、金融及相關科技領域的投資管理與商業創新公司,秉承創業和創新精神,進一步發展科創產業園,布局新能源、數字「新基建」等領域,提升科技及服務能力,打造領先的產業發展生態體系;致力於結合投資與運營的專長為客戶及投資者持續地創造價值,在不動產及私募股權領域的資產管理規模達1,200億美元,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現代物流及工業基礎設施提供商和服務商。 雙方期望通過緊密合作,促進以澳門為基礎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境供應鏈與金融的循環發展和對接,共同交流和探討透過科技創新方式共同協助跨境電商物流與金融服務,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和應用。 科協與普洛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主辦方提供圖片)

28/01/2021
9072

水客偷運手法趨隱蔽

海關利用科技助執法

在珠澳兩地執法部門的嚴厲打擊下,本澳水客活動已有所收歛,然而,水客為規避兩地海關監管,偷運物品方式卻變得更為隱蔽。近期,海關於關閘口岸截獲多宗以身藏方式偷運物品出入境的個案,當中大部份入境違例個案是透過太赫茲人體成像安檢系統揭發,檢獲物品包括香煙、烈酒、手機、手錶及電腦零件等,海關已依法對相關人士作出起訴。 針對水客活動,澳門海關透過分析違法案件中的物品種類及偷運手法等信息,調整各口岸的關檢部署,加強檢查可疑人士,全力打擊有關行為。本月24至25日,海關於關閘口岸截獲七宗以身藏方式偷運未完稅香煙入境案件,涉案人士將香煙收藏身上,並利用衣服作遮掩,企圖矇混過關,關員利用太赫茲人體成像安檢系統檢查期間,發現上述人士有異樣,經詳細檢查,在上述人士身上合共查獲未完稅香煙2,800支。 於本年1月至今,澳門海關已先後截獲26宗以身藏方式偷運物品入境的個案,檢獲物品包括香煙12,080支;出境方面亦截獲8宗相關個案,檢獲物品包括烈酒、手機、電腦記憶體、手錶及美妝產品等。上述違法個案,涉案人士包括澳門、香港及內地居民,合共22男12女,年齡介乎24至84歲,海關已根據《對外貿易法》之相關規定對涉案人士作出起訴。 海關利用太赫茲系統截獲違規物品。(海關提供圖片)

28/01/2021
13367

本澳基礎醫療經得起新冠考驗

陳亦立:專科醫療需加強

特區政府除了一直致力提高澳門居民的醫療保障外,同時不斷完善及提高本澳整體醫療水平,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衛生相關部門迅速作出有效應對措施,使疫情未有在社區爆發,當局在抗疫防疫的工作得到市民普遍認同。醫療界別立法會議員陳亦立,認同本澳目前基礎醫療方面成效,但認為未來在專科醫療上仍需加強。 陳亦立議員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 持區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本澳醫療水平備受考驗,過往有不少澳門居民不論是各種大小病痛、或是慢性病等,都會選擇到香港就診,但由新冠疫情以來各地實施不同程度出入境限制措施,病人難以到外地求醫,只得留下在澳醫治,令澳門就醫人數增加,但本澳的醫療系統亦能夠應付自如,可見本澳目前基礎醫療成效,總括來說本澳現時的醫療系統,無論是基本醫療,或是專科醫療等,基本上都能應付到澳門市民一般所需。 基礎醫療成效有目共睹 至於未來仍需完善地方,陳亦立認同特區政府目前在基礎醫療方面已做得相當好,無論是防治慢性疾病或是傳染病方面,成效均有目共睹。但未來在專科醫療上仍有待加強,除了可聘請外地專家以外,還可以安排本地醫療人才到外地著名科室進行培訓,從而令他們學習到新的手術技術等,再服務本澳市民。 陳亦立議員稱,在癌症腫瘤治療方面仍有進步空間,因現時除了鏡湖醫院有放射治療外,未來政府在路氹的醫療綜合體亦會開設放射治療科,但現時在還未開設前亦必須有人員先學習相關技術,待到時醫療綜合體正式投入使用,便可馬上為有需要患者進行相關治療。 可發展旅遊醫療產業 陳亦立又稱,本澳的醫療未來亦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進行交流發展,其實,早在《大灣區發展規劃》出台前,澳門與香港在醫療上的交流便相當頻繁;他認為未來澳門有條件可做到吸引其他灣區居民來澳就診,但前提是要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做好相關醫療配套,從而未來甚至可進一步發展旅遊醫療產業。

27/01/2021
15976

惦念居於珠海澳人

修例提供醫保津貼

特區政府除關注本地居民健康外,亦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加強衛生醫療區域合作,協助居於珠海澳門居民加入內地醫保。 隨著近年在珠海居住澳人日增,為緩解北上澳人「看病難」、「 看急症更難」的現實問題,繼常住橫琴的特定澳門居民,由2019年7月1日起購買珠海醫保可享受政府資助後,澳門特區政府再度加碼,將資助範圍由橫琴擴展至珠海全市。 居珠澳人参保日增 據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張國斌透露,截至2020年11月底,澳門居民在珠海市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有8768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有3064人,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有5971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有6498人,已經享受退休待遇並按月領取養老金的有987人。 行政會去年(2020年)5月完成討論《居住於內地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醫療保險津貼計劃》,擴大資助購買內地醫保對象至珠海全市澳門居民,並追溯至去年1月1日起生效,珠海市接受持有居住證居住於市內的澳門居民參加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計劃。 免費享受內地醫保優惠 澳門居民參加內地醫保費用分為國家補貼和個人繳費兩部分,其中珠海政府承擔醫保計畫中的財政補貼部分(約590元/年),剩下的 個人繳費部分(成人410元/年、學生和未成年人180元/年)由參保人承擔,假如參保人 符合澳門政府的資助條件,則可以申請政府津貼,資助金額年齡65歲或以上,以及具條件申請發放殘疾津貼的殘疾人士,上限為澳門元490元;十歲或以下、中小學教育的學生的上限為澳門元220。 合資格申請特區政府醫保津貼的澳門居民,基本可以免費加入內地基本醫療保險計畫,免費享受內地醫保優惠。 居於珠海澳門居民,基本可以免費加入內地基本醫療保險計劃,免費享受內地醫保優惠。(資料圖片)

27/01/2021
31987

堅持「妥善醫療 預防優先」

構建智慧醫療 加大專業培訓

澳門回歸後,居民衛生保障和健康水準穩步提升,特區政府堅持「妥善醫療,預防優先」,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澳門的初級衛生保健體系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定為典範,現時澳門居民平均預期壽命高達84.6歲,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歐洲摩納哥的平均期望壽命歲。 特區政府秉承「預防優先,妥善醫療」施政理念,從預防、診治和康復著手,在專科和基層醫療服務、傳染病防控與公共衛生應急、健康促進、智慧醫療、醫療體制建設、對外合作等方面持續發展和提升,保障居民身心健康,積極應對突發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持續關注特定人群對醫療服務需求,構建智慧醫療,加大專業培訓,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強公私營醫療機構合作,全力維護居民健康福祉。 不斷改善醫療軟硬體建設 為支援醫療體系發展需要,澳門過去20年醫療軟硬體建設不斷改善,以回應社會對醫療服務的期盼,優化醫療服務 保障市民健康,近年大力推動構建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是民生建設之一,優化電子健康記錄互通系統、電子化醫療券、全民健康大資料、口岸通關傳染病電子通報系統等。硬體方面,衛生中心遍布全澳各區,仁伯爵綜合醫院擴建和增加康復醫院等,政府在2011年《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十年規劃,立項興建離島醫療綜合體,工程目前正在進行。 政府在2011 年《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十年規劃立項興建離島醫療綜合體,工程目前正在進行。 (資料圖片)

27/01/2021
29922

珠海社保基金委託街總

為澳居民辦理八項社保業務

從今年1月1日起,受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委託,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及其下屬分支機構,可為澳門居民辦理珠海市基本醫療保險計劃等八項珠海社保業務。 澳門街坊總會理長事吳小麗接受本報訪問時稱,澳門跟珠海往來十分方便,只一關之隔,為了節省開支,部分居民會選擇在珠海生活。特區政府進一步拓展醫療保險津貼計劃,將有助減輕澳門居民的醫療負擔,同時又能減少居民經常往返澳門看診的情況,間接減輕澳門醫療體系壓力,一舉多得,認同有關措施。 冀醫保津貼擴至中山澳人吳小麗又稱,有不少澳門街坊會選擇在中山養老和生活,認為在條件成熟時,應優先進一步將醫療保險津貼計劃拓展到中山;在未來更應研究將計劃拓展到整個灣區,藉此幫助澳門居民融入大灣區生活。 珠海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亦打造了「珠海社保掌上辦」微信服務平台,讓「數據多跑路,澳門居民少跑腿」。澳門居民只要關注「珠海社保」微信公眾號,完成實名註冊綁定,即可使用業務辦理、資訊查詢、資料列印和諮詢小助手等服務,涵蓋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卡等六個類型的61項業務。其中,澳門居民最關注的城鄉居民醫保業務,可「秒批秒辦」。 澳門街坊總會理長事 吳小麗

27/01/2021
27297

優化配套吸引外地澳門人才回流

特區政府積極推展經濟多元發展,但人才短缺使澳門各方面發展均受壓力,政府過去一直努力尋求外地澳門人才回流,但效果不彰,為鼓勵在外地澳人回流本澳發展,人才發展委員會下設的「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去年進行「澳人『回流的挑戰』網上問卷」,收集旅居外地澳門人才對回流澳門意願、憂慮及可能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雖然有63%受訪者表示有意回流澳門,年輕一輩回流意願更高,認為「個人事業發展」是回流推動力,但也是回流的阻力,面對專業認證、產業單一、子女教育、家人居留權等問題,需要政府政策上支援,否則難以吸引外地澳門人才回流。 人才發展委員會「鼓勵人才回澳專責小組」在「人才資料登記」數據庫中標示正旅居外地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澳門居民,向822人發出網上調查問卷,結果收回314份,青年人回應調查比率最高,共向349名20至29歲人士發出問卷,收回178份,可見青年人有意欲回流本澳發展。回覆問卷的專業人士包括律師、會計師、醫生、護士、藥劑師、飛機師、建築師、城市規劃師、社工、治療師、工程師等,都是已在外地取得專業資格或證照。 離鄉別井到外地生活及發展事業有不少困難其是族裔問題,極難穿越「玻璃天花板」,在自已土地發展空間廣闊。回應調查的在外地澳門青年人才皆認為,推動回流主要動力是事業發展空間及機會,但回流主要妨礙是找不到對口專業工作、申認可外地證照/專業資格較困難。中壯年人年(35至49歲)則認為,回流主要妨礙是缺乏專業發展空間、薪酬落差、生活環境質素下降、無法預辦家屬居留/子女入學等的行政手續,導致回流過程充滿不確定性,降低回流意願。 為吸引外地青年人才回流,當局需優化配套及展分析簡報中的對應行動建議,針對中壯年人才實施回流友善政策,提供網上申請家屬居留許可備案服務、網上申請子女入學服務等;針對青年人才則開放及擴大規範證照認可的標準,與國家/國際權威機構接軌,提供專業資格/認證遙距申請備案服務,通過政策鼓勵大灣區與本地企業/創業者合作,推動多元發展創造精英職位,吸引在外的澳門人才投入大灣區發展,由於地緣關係,回澳在大灣區工作人才,日後會逐漸把發展成熟產業帶回澳門。

27/01/2021
26952

內地夫婦涉爆格盜17萬財物

皇朝區企圖再犯案被捕

一對內地夫妻兩個月前來澳,在皇朝區倫敦街一高層住宅單位破門入內偷竊,掠走共值約17萬澳門元財物後逃回內地。這對雌雄盜食髓知味,日前再來澳又到皇朝區企圖重施故伎,但黃雀在後,行蹤早已被司警掌握,在進入一大廈後,跟蹤監視的司警人員採取行動,在大廈大堂拘捕可疑男子,又在附近截獲其妻,在其身上搜出多枚鑽戒及金飾,司警隨後將兩人帶返警局進行調查。 司警昨(26)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稱,被捕男子姓楊,29歲,報稱無報;其妻姓田,33歲,報稱為幼稚園職員。案情指,於去年11月18日中午,司警接獲治安警察局通知,於皇朝區倫敦街一高層住宅單位發生盜竊案。司警接報後派員到現場調查,女戶主指當日中午1時許,她準備於房間梳妝枱櫃桶取出一條金鏈時發現不見了,並隨即檢查房內其他物品,再發現衣櫃內有鎖的櫃桶被撬開,裡面的財物也不翼而飛;同時,女戶主兩名子女亦發現有財物損失,三人合共損失兩枚鑽石戒指、一條金頸鏈、一條手鏈以及多件金飾和一批現金,合共價值約17萬澳門元;懷疑被人入屋盜竊。 尾隨住戶進入大廈犯案 司警經進一步調查後,分析嫌犯是以工具開啟單位鐵門和木門,然後再撬開衣櫃櫃桶盜竊;經翻查大廈閉路電視片段發現,男嫌犯於11月16日下午3時尾隨住戶進入大廈,然後到達案發單位樓層,約40分鐘後離去。司警其後鎖定男嫌犯身份,並發現他於次日(17日)上午經關閘離開本澳。 「夫妻檔」現身欲再盜竊 本月22日中午,男嫌犯與一名女子(即女嫌犯)經關閘再次入境本澳,警方隨即展開跟蹤監視。至前天(25日)中午1時許,司警人員發現男嫌犯再次進入皇朝區某住宅大廈,懷疑其欲重施故伎再次犯案,警方馬上在大廈大堂將其截獲,並在他身上搜出用作開門工具、手套和少量外幣;其後警方又在皇朝區某街邊截獲其妻,在其身上搜出多枚鑽戒及金飾等,警方隨後將兩人帶返警局進行調查。 身上鑽飾女嫌犯無法解釋來源 司警表示,男嫌犯拒絕合作,而女嫌犯則無法解釋其身上的金飾來源;其後經案中女戶主辨認,確認在女嫌犯身上搜出的其中兩枚鑽戒和一條金頸鏈,是其早前被盜去的飾物。司警繼續調查兩人有否涉及其他案件,並對男嫌犯控以加重盜竊罪、女嫌犯則控以贓物罪,移送檢察院處理。

27/01/2021
28017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