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四例均列輸入關聯個案

珠澳放寬通關需多方考量 不必非等14天

隨著本澳確診個案間的傳播鏈逐漸清晰,當局對本地疫情風險有更加明確的掌握。應變協調中心昨(6)日公布,最近新增的四宗確診個案均為輸入相關病例,感染源頭都是第64例土耳其籍確診者,本澳合共累計出現15例輸入相關病例。 雖然本澳疫情並未到達中高風險狀態,但斗門區政府在昨日公布的防疫指引中,卻將本澳與內地中高風險區並列,採取相應防疫措施。當局對此表示尊重,至於珠澳何時能夠放寬通關措施,當局則指「不一定要等14天」,而是從多方面做出考量,包括全民核檢結果、密接與次密接的情況等,交由珠澳雙方衛生部門判斷。 【本報記者陳宇東、黎家茗、吳泳欣報道】 應變協調中心昨日公布,近日新增的四宗確診個案均確定為輸入關聯個案,感染源頭都是第64例個案,本澳合共累計15例輸入相關病例。另外,當局又解釋,本澳的確診病例分為輸入個案和本地個案兩種,而輸入相關個案也屬本地個案。 輸入關聯個案也為本地個案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在記者會上表示,本澳最近確診的四例病均為輸入相關病例,累計合共有15例輸入相關病例。 當局如何定性或區分輸入個案、輸入關聯個案和本地個案?戴華浩表示,確診病例其實只有兩種,分別為輸入個案和本地個案。輸入個案即是當患者入境澳門在隔離期間出現病徵而確診便是輸入個案,而非上述情況的便是本地個案,本地個案當中也有兩種情況,一是能明確地找出源頭是被輸入個案感染的病例,便是輸入相關個案;而與輸入病例沒有關係的也是本地個案,或是叫做源頭不明社區個案。戴華浩又重申,其實輸入關聯個案也為本地個案。 本澳至今累計75宗新冠肺炎確診,累計64人出院。現時路環高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共有四名新增確診者、一名外地輸入確診者和六名輸入相關確診者,他們病情穩定,沒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一般情況良好;另外有六名康復期隔離者、一名復陽個案及29名密切接觸者。 斗門列澳門為中高風險 當局:尊重 當局如何認定確診個案的類型,對判斷本地疫情的傳播風險非常重要,其中是否出現廣泛的社區傳播,更是內地定義高風險地區的標準。衛生局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醫生在前日舉行的疫情新聞發布會上曾經解釋,按照內地標準,本澳紅碼區可視為中風險區,其餘均為低風險區。 不過,珠海市斗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昨日指出,9月19日以來有福建莆田市和廈門市、黑龍江哈爾濱市和綏化市、新疆伊犁州霍爾果斯市和伊寧市、澳門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的來(返)斗人員、所有粵康碼「紅碼」和「黃碼」人員需第一時間向所在居委(村委)、工作單位或所住酒店報備,主動進行核酸檢測並配合落實健康管理措施。並建議居民不要前往有本地陽性個案的地區,包括澳門。 對此,梁亦好表示,每個地方和城市對承受的風險不同,會進行不同的自我評估;她又稱,究竟全國以至全球有幾多個地方將澳門列作非低風險地區,實在不能確認。當局對於斗門方面的決定表示尊重。 放寬通關檢疫需做多方面考量 由於風險等級的認定,會影響通關措施是否延長或放寬,外界關注本澳疫情是否受控,以及珠海方面對兩地疫情的認知判斷。珠海市疾控中心前日晚引述專家指出,感染Delta病毒株後一般的潛伏期為兩天至14天,對國內Delta變異株引起的本土疫情分析結果顯示,超過九成的人會在七天內發病,這個時間是隔離傳染源的主要依據,也是珠澳口岸是否恢復通關的主要依據。 警察總局警務聯絡及公共關係處處長張健欣昨日對此表示,不一定需要本澳14天「零確診」才會放寬通關檢疫措施,而是需從多個方面作出考量,例如本澳是否有新增確診個案、全民核檢的結果、以及密接和次密接的找尋情況和他們的核酸結果等。然後會將上述結果交由珠澳雙方的衛生部門來作出商討評估兩地的風險,從而再決定豁免隔離防疫措施。他強調,當局與市民同樣希望能盡快恢復珠澳正常通關。

07/10/2021
32068

全民核檢48小時 採樣67萬人

54萬人結果全陰

第三輪全民核酸檢測至昨(6)日晚間屆滿48小時, 當局公布, 至昨晚9時固有67萬人完成採樣,54人檢測結果為陰性。應變協調中心中心決定自昨晚9時起調整站點安排,僅維持六個站點應付餘下的檢測工作。凡輪候時間少於15分鐘的一般站,可免預約入場進行檢測。中心呼籲未進行核檢的市民應盡快接受採樣。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昨日表示,預料絕大多數市民已完成檢測,餘下不多於人,故有信心關閉大部分核檢站。 【本報記者吳泳欣、梁雄業報道】 應變協調中心公布,自昨晚9時起仍繼續運作的核檢站包括六個一般站,分別為工人體育場、澳門文化中心、綜藝館(免費)、沙梨頭活動中心、望廈體育中心1樓、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體育館,以及三個自費站,分別為綜藝館(自費)、國檢(澳門)醫務中心、南粵橫琴口岸。 中心指,上述九個站點均24小時開放。一般站設置優先通道,關愛對象毋須預約,可直接入站進行核檢。凡輪候時間少於15分鐘的一般站,可免預約入場進行檢測。請市民出門前留意各站點的實時輪候數據,並帶備身份證明文件及健康碼截圖。 今晚9時未受檢 健康碼轉黃 中心提醒,所有在澳人士均須參與第三次全民核檢,不設豁免檢測期。倘有關人士未能於限期內(即10月4日晚上9時至10月7日晚上9時)接受核酸檢測,其健康碼會在今(7)日晚上9 時後轉為黃色。根據相關規定,健康碼一旦轉為黃色,將可能被拒絕進入公共場所、不能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和不能離境。 在昨日舉行的應變協調中心記者會上,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重申,當局針對最新一輪全民核檢已開宗明義表示,是爭取首48小時完成,尚餘最後24小時是留給未能於首兩日完成的人士。他呼籲市民還是盡快於今晚9時之前完成全民核檢。他又指如果再有下次全民核檢,不排除都會計劃用兩日時間完成。

07/10/2021
25161

全民核檢48小時大致完成

市民:比之前順暢

【本報記者梁佩茵、梁雄業】第三輪全民核檢至昨(6)日晚上9時已滿48小時,當局昨日下午宣布,昨晚9時後僅餘六個一般核檢站及三個自費核檢站應付餘下檢測工作。有市民對本次合檢安排感到滿意,認為過程比之前更流暢。 本報記者昨日下午前往多個核檢站察看,下午4時許,文化中心核檢站輪候人數不足百人,現場戶外有預約等候的人士僅20多人,基本上隔五分鐘可放一批預約人士進場。市民施先生表示,整個過程約15分鐘。他認為今次核檢比之前更加順暢,亦可以有實時數據方便公眾選擇地點。他又稱現時出街都盡量不會到紅黃區的地方,並已一段時間沒有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時寧願選擇行路。 市民:因疫情減少坐公交 當局昨日下午宣布,凡輪候時間少於15分鐘的一般站,可免預約入場檢測。市民黃小姐知道後便提早預約時間到文化中心,工作人員稱沒有預約人士排隊才可放無預約人士入場。不過現場輪候的人並不多,她等候不足五分鐘便可入場。她表示,「早做早安心,唔會留到最尾一日先做!」,又認為之後兩次的全民核檢都比第一次進步,秩序方面也良好。問到會否因為疫情減少坐公交,她直言,「好耐無搭過巴士,今日第一次!」亦會減少外出,做好消毒等防疫措施。 市民:兩天完成可接受 另外,綜藝館下午亦不算多人,有外僱表示首日已在望廈完成核檢,他認為三次的全民核檢分別也不大,「可能因為首次時最尾一日先去!」但認為第二、第三次安排已明顯改善,假設日後再需要全民核檢都認為沒有太大問題。 到下午5時許接近放工時段,各站點開始人多。沙梨頭活動中心現人龍逾百人等候。市民劉先生表示,知悉沙犁頭及大部分核檢站會關閉,但因昨晚已進行預約,因此不太擔心。他認為雖然有人龍,不過排隊約五分鐘便可進場,估計整個過程約20分鐘可完成,可以接受。他又稱,雖然兩天內完成全民核檢感覺有少少趕,但依照現時進度認為兩天內完成可以接受。

07/10/2021
14580

第75例10月1日曾搬屋

全澳累計新增12紅碼區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昨日在疫情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基於第75例患者目曾於10月1日搬遷,黑沙環錦興大廈是她於10月1日前的住所,所以,因應第75例患者住所而設立的紅、黃碼區就有兩組。總結10月4日至今,本澳共新增紅碼區12 處,黃碼區15 處。 【本報記者梁雄業報道】 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昨(6)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加強防控疫情,前(5)日晚再因應第75例確診病例,於黑沙環錦興大廈區域新增一紅碼及一黃碼區。梁亦好指出,這是基於第75例患者曾於10月1日搬遷,黑沙環錦興大廈便是她於10月1日前的住所,所以,因應第75例患者住所而設立的紅、黃碼區就有兩組。 紅黃碼區定期核檢可解封 梁亦好表示,澳門現時設多個紅碼區及黃碼區,現有紅碼及黃碼區的人士核驗檢測日數分別為第一日、第二日、第三日、第五日、第八日、第 11日及第14日,完成核檢後則可以解除紅碼及黃碼。而澳門現時1,437人進行醫觀隔離,與10月4日「裝修群組」事件出現關聯的有1,309人,98人定為密切接觸者,917人定為共同軌跡,294人定為次密切接觸者。 當局未回應兩確診者是否黑工 兩名越南確診者(第74及第75例)當局一直未有透露其詳細工作職位,而行蹤上卻有顯示有關人士在路環有另一工作地點,並非只是裝修,令坊間猜疑是否涉及過界勞工或黑工。傳染病防制暨疾病監測部協調員梁亦好回應表示,只清楚兩人在高地烏街某一住宅參與裝修工作,但只否屬於黑工或過界勞工則不屬於衛生局調查權限。 另外,梁亦好表示,巴士上追蹤名單當局持續跟進中,已經聯絡到一些實名巴士卡的人士,但同時亦有一些局限情況,因為有些巴士卡並非實名登記。 會否受感染基於綜合因素影響 仁伯爵綜合醫院醫務主任戴華浩表示,會否受到感染以至確診,是基於綜合因素影響的,即使不同人觸摸到同一污染源,各人曾否接種新冠疫苗、本身免疫力是否足夠、個人防疫措施是否做好等,都會使各人受感染的風險有所不同。例如,有人觸摸到污染源後,雙手未有消毒清潔下就觸碰自己口鼻,這與另一人觸摸到污染源後立即搓手消毒,兩者風險盡不相同;又例如,有沒有適當佩戴口罩,都會帶來不同的風險程度。

07/10/2021
52751

兩確診者車廂交集巴士深層消毒

車長站長站務員居家隔離觀察

【實習記者黎家茗】本澳第66及74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疑是於上月(9月)24日乘搭新福利巴士公司第25路巴士時,在巴士車廂內近距離交集而傳染,引發四名裝修工人確診。新福利巴士公司昨(6)日表示,新福利嚴格遵從政府於疫情期間的載客及防疫指引,有關當日相關巴士的乘車紀錄,市民可透過「同乘軌跡查詢系統」查閱。 新福利巴士稱,在知悉第66例患者曾乘搭相關巴士後,已立即對相關巴士停止服務及安排回廠進行特別深層消毒清潔;並即時通知有關車長、站長及站務員居家隔離觀察,接受核酸檢測及提供證明。 新福利表示,持續關注全體員工身體狀況及做好車廂消毒工作,配合特區政府發出的防疫規定,確保公共交通服務運作如常。 本澳本周一連續新增三宗確診個案,至前日再新增一宗關聯個案,四人同在高士德金多利花園同一個單位進行裝修工作的「裝修群組」接連確診,經過衛生局專家流行病學調查追蹤發現,「裝修群組」的感染源頭很可能早前七人確診的「保安群組」,可能是通過搭乘同一班巴士而傳染。 流調發現,屬於「保安群組」的第66例患者和屬於「裝修群組」的第74例患者,於9月24日曾共乘新福利25路同一架巴士,第74例患者在9月24日傍晚6時02分於美副將上車;第66例患者則於6時08分在得勝花園上車,其後在氹仔泉亮花園下車。兩患者共處一輛巴士,早期第66例肩並肩站在第74例旁邊,後來第66例坐在第74例後邊,兩患者共同在車內14分鐘。第66例下車時觸摸一根巴士扶手,隨後第74例落車時也觸摸巴士同一扶手,初步不排除可能因此令第74例被第66例感染。 第66及74例新冠病毒肺炎確診患者所乘搭巴士已回廠進行深層消毒清潔。(資料圖片)

07/10/2021
15726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