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城市大學昨(16)日在氹仔校區舉行「2020/2021學年校園創業就業嘉年華」,為配合防疫政策,活動分為兩日舉行,昨日為大灣區企業專場,明(18)日則為澳門企業專場。
新冠肺炎疫情下,旅遊業未見復蘇,批發零售業人資需求疲弱,統計暨普查局昨(16)日公布2020年第四季人力資源需求及薪酬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第四季,零售業、運輸通訊及倉儲業人資需求收縮。
南粵集團擬與山東兩企合作 開展中醫藥戰略交流
澳門緬甸友好協會和澳門緬甸商會於3月15日中午假澳門帝豪酒店4樓進行舉行年度會員大會
澳門經濟復蘇緩慢,特區政府昨(15)日舉行「2021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新聞發布會,宣布推出新一輪消費刺激計劃,分為四大部分,包括提前至下(4)月發放現金分享、促進本地消費計劃、提升職業技能計劃及惠民惠商措施等。
特區政府公布將推出一系列提升職業技能措施,包括將帶津培訓就讀對象擴展至博彩業僱員、取消報讀課程的名額限制、處於無薪假狀況且不獲僱主推薦報讀課程者,可自行向勞工事務局提出報讀申請。項目總投放3.34億元。
特區政府推出電子消費優惠計劃備受關注,坊間有不少意見認為消費優惠計劃不如去年的電子消費卡,市民直指「本身已無錢,何來有錢再消費先攞到優惠」。
對於特區政府調整「帶津培訓」計劃的做法,放寬名額限制,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為,有關措施其實都只是應急式的,疫情持續時間長,僱員也只可報讀一次,如僱員無法通過培訓轉職,長期找不到新工作,有關計劃亦只能解決僱員短時間內的生活壓力。
今次「保就業、穩經濟、顧民生」計劃除了針對本澳的消費者推出電子消費優惠,還針對65 歲或以上澳門居民推出長者消費優惠,相關項目投放5.67億元。
本澳再次出現疑似輸入性確診個案!新冠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昨日晚間公布,前日共30 澳門居民由歐美出發,經台灣桃園機場轉機回澳,入境時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部均為陰性,送往酒店作進一步醫學觀察;昨(15)日再接受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其中的四人新型冠狀病毒抗體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衛生局將安排四人到仁伯爵綜合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其感染狀況。 四名抗體檢測呈陽性的人士中,有兩名分別36 歲及20 歲的男性居民均由英國輾轉返澳,都曾於去年確診新冠肺炎,回澳後被安排在指定酒店進行醫學觀察,於昨日發現36 歲男居民血清IgM 抗體呈弱陽性、IgG 抗體陰性;20 歲男居民血清IgM 陽性及IgG 抗體陽性。 第三名人士為44 歲女性,本澳居民,家庭主婦,同樣曾於去年在英國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其後多次接受核酸檢測均呈陰性,返澳後昨日呈血清IgM 陽性及IgG 抗體陽性;第四名人士為52 歲本澳男性居民,去年11 月起在非洲迦納工作,今年2 月前往荷蘭阿姆斯特丹,3 月14 日抵澳,昨日血清IgM 陽性及IgG 抗體陽性。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