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易用」推出逾一個月

商戶冀統一後考慮 取消其他支付平台

「聚易用」的首階段「反掃聚合」於上月(2月)8日推出試行,至今已逾一個月,本報記者到北區及中區視察,發現北區仍有很多商戶未升級「聚易用」,中區則較多商戶已試行。不少商戶表示,最近數天才升級至「聚易用」,仍未被廣泛使用,且表示現時「都無咩生意!」故未見其實際效用,有商戶指,統一採用一個支付平台後會考慮取消其他電子支付工具。 聚合支付是特區政府推動便民便商的重點措施之一,標誌著澳門的電子支付發展取得新突破及邁上新台階,亦對澳門特區發展數字經濟發揮促進作用。 聚合支付,命名為「聚易用」,是金管局透過推動本地二維碼支付服務的銀行及支付機構進行合作,將其支付系統互聯互通。「聚易用」首階段為「反掃聚合」,市民於可供使用「聚易用」的商舖,展示任何一種本地二維碼支付工具,予商戶掃描,便可完成交易。 商戶認為使用一個支付工具較方便 不過,市面上不少商戶似乎對「聚易用」沒有太多認知,很多都是支付通知才得悉可以升級。在祐漢開設海味店的李先生表示對「聚易用」不太清楚,但他聲稱現時只有一部支付工具便可掃幾個支付平台,他直言不想使用太多部機,「最好一部機搞掂哂!」又指因手續費成本太高而已經取消信用卡機,他認為做街坊生意電子支付工具已經夠用。另外有北區藥房的員工表示,暫時未收到相關支付平台要求升級,仍需以不同的支付工具讓顧客使用,他亦認為統一使用一個支付工具較方便,又指現時除了長者,一般市民及旅客都較少用現金,多數使用電子支付。 商戶對升級「聚易用」不甚熱衷 相比北區,中區比較上多商戶貼有「聚易用」標誌。售賣藥材的林先生稱,早前銀行通知升級並貼上標誌,但未有機會使用該功能。他直言:「而家都無咩生意,都無人買嘢!」因此對相關支付升級沒有太大關注。貼有「聚易用」經營時裝的應女士稱,未有注意相關升級,現時仍然是按顧客要求使用不同的支付工具;惟本報記者告知才知悉相關功能,她又稱會考慮日後僅用一種工具,選擇一個最優惠的平台後,再取消其他支付平台工具。 「聚易用」是金管局透過推動本地二維碼支付服務的銀行及支付機構進行合作,將其支付系統互聯互通。 (陳嘉俊攝)

15/03/2021
24316

強化智慧金融服務 續優化無障礙設施

立橋無障礙銀行筷子基分行開業

立橋銀行第二間無障礙銀行筷子基分行上周六(13日)早上隆重開業。澳門金融管理局銀行監察廳高級銀行監察主任黃麗娟女士、澳門社會工作局康復服務處處長蘇志群、立橋銀行獨立董事、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立橋銀行獨立董事、前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潘志輝先生(DrAntónioJoséFélixPontes),立橋銀行監事會監事黃顯輝、立橋銀行首席執行官鍾兆輝等嘉賓出席開業儀式。 以科技創新升級智慧銀行功能 鍾兆輝在致辭時稱,「在數碼時代,一座城市的未來體現在市民生活的科技化程度上,而一座城市的溫度則是藏在服務社區的態度裡。」他指出,筷子基分行是立橋銀行在澳門打造的第二家無障礙銀行,立橋銀行沿著「智慧金融」、「科技金融」的特色道路,以科技創新不斷升級的智慧銀行功能,通過網上銀行服務與客戶實現零距離互動,客戶動動手指即可完成線上開戶、賬戶管理、投資理財等多元業務。與此同時,立橋銀行積極開拓「銀證通」業務,以更優惠的佣金和手續費,為澳門市民提供了一條專業、便利、優質的股票投資及孖展融資渠道。他進一步強調,立橋銀行會用更精、更細、更實在的產品和服務,造福澳門市民。 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 立橋銀行表示,作為立足澳門、橋連世界的金融機構,該行將繼續秉持橋樑的服務精神,充分發揮特色金融及專業服務優勢,攜手澳門各界人士,堅持不懈服務澳門社區,發揮銀行在粵港澳地區的區域優勢以及在葡語系國家的平台優勢,為粵港澳三地以及葡語系國家的各類客戶和項目提供全方位跨境金融服務,同時支援「一帶一路」建設,為大灣區的發展貢獻力量。 立橋銀行第二間無障礙銀行筷子基分行於上周六(13日)隆重開業。(梁啟迪攝)

15/03/2021
17529

首次引入兒童單車軌道增樂趣

二龍喉單車場經重整明起試運

市政署持續優化各公園設施,二龍喉公園內的兒童單車場經重整優化後,早前練習場及植物迷宮區域已重新開放,而場內首次引入的單車軌道(Pumptrack),將於明(16)日開放試運。市政署園林綠化廳公園處處長陳海峰表示,單車軌道具環形彎牆及一定起伏的坡度,以增加單車遊玩的趣味及挑戰性,而軌道使用者年齡由三歲至12歲,並掌握一定操控技巧,同時建議須自備並妥善穿戴包括頭盔等安全保護裝備。 市政署於昨(14)日開放場地供部分預約使用者試玩。有試玩的小朋友表示,單車軌道場較平時一般單車徑刺激有趣,因設有坡度上落及彎道,更具挑戰性。另有在場家長指,新場地可供小朋友有多一個玩樂的地方,期望日後當局可設置更多相關場地,完善兒童設施。 須自備頭盔等安全保護裝備 市政署園林綠化廳公園處處長陳海峰受訪時表示,新增設的單車軌道(Pump track)為本澳首次引入,場內所有使用的單車或平衡車須符合場地要求,包括單車輪徑尺寸須符合12至22吋,且單車上必須裝有後煞車系統或前後煞車系統。而軌道使用者年齡由三歲至12歲,建議由成年人陪同、監管及督導下使用;為安全考慮,使用者須自備並妥善穿戴包括頭盔等安全保護裝備。 試運期間僅限單車或平衡車使用陳海峰續稱,早前當局亦有安排單車總會及兒童團體到場試玩,有關團體提供不少安全建議,例如設場地分隔設施、年齡限制等相關安全設施;而試運期間,亦會不斷吸收市民及團體的意見,從而對場地內設施不斷作出優化。他預計試運期至少為三個月,而試運期間僅限單車或平衡車使用,日後如條件許可或會考慮開放予其他不同車種使用,以及提供單車及護具等的租借服務。 未有計劃在其他公園設單車軌道 單車軌道場地於明日起開放試運,陳海峰指出,暫時未有計劃在其他公園設置單車軌道,若居民認為設施適合或提出擴大場地,市政署均會考慮。場地開放時間為每日早上9時至晚上8時(周末及公眾假期照常開放),以現場輪候方式分批入場,每批次人數不多於15人,每場次時間暫定為15分鐘,結束後接下一批的使用者入場,輪候次數不限。

15/03/2021
19498

海關源頭打擊走水貨奏效

關閘街頭水貨客沉寂

水貨問題一直困擾本澳,在疫情發生後,問題變得更為嚴重,一度成為社會熱話,澳門與珠海政府因此加強排查水貨客,但走水貨活動依然成行成市,兩地政府改變策略,聯手出擊,交換情報,從追查貨源入手,追查水貨客貨品來源,從源頭打擊走水貨活動,效果立竿見影,搗破多個走水貨集團貨倉,充公數以百萬元計貨品,徹底瓦解多個走水貨集團,踏入2021年後,走水貨活動趨於沉寂,關閘一帶已不見水貨客擠滿街上打包水貨盛況,還路於民。 面對不斷有人利用法律漏洞,走水貨入內地,澳珠兩地政府加強針對走水貨集團行動,在去年底先後搗破多個走水貨集團貨倉,並帶走多名水客及經營水貨集團人士。拱北海關曾公開指出,打擊各種「螞蟻搬家」形式的水貨客,最有效方法是「直搗黃龍」。 疫情期間,本澳與內地出入境一度受限多個月,造成大量水貨囤積,去年中兩地出入境措施恢復後,大量水貨需要在短時間內運到內地。面對水客大量增加,澳門海關不斷加強對一些可疑店舖排查及取證,但水貨客依然活躍,在關閘廣場一帶,疑是水貨店舖內外塞滿提貨人群,街上亦人山人海,忙於裝箱打包貨物,途人需繞道而行,居民怨聲載道。 海關「直搗黃龍」查封貨倉 澳門海關其後與珠海當局合作,兩地執法部門作情報交流,珠海在搗破懷疑與本澳水貨店有聯繫的水貨客後,互相交流訊息,澳門海關聯同治安警察局聯合行動,從源頭打擊,監察懷疑與水客活動有關店舖再採取行動,查封水貨店及貨倉。 在去年底,本澳執法部門先後搗破多個走水貨集團貨倉,帶走有關負責人調查。最大一宗於去年11月19日,海關經連日持續監察懷疑與水客活動有關店舖,鎖定位於祐漢新村一目標地舖,該地舖由多間小型店舖組成,經偵查後,有強烈跡象顯示其中一間店舖持牌人涉嫌以非法聘用方式,聘請水客將貨物以「螞蟻搬家」形式分批運送出境,海關採取行動,在現場查獲超過90,000件貨物,包括中國白酒、紅酒、雪茄、藥物、美妝產品及幼兒用品等,估值約1,160 萬元。 追查供貨點 堵截運作鏈 同時,海關與治安警察局持續透過情報收集、交流及分析,共同打擊活躍本澳水客團伙。海關一方面加強各口岸執法力度,展開行動部署,另一方面加強情報收集,追查水客貨物供貨點進行打擊,堵截水客活動運作鏈,去年12月30日,海關與治安警察局持續監察懷疑與水客活動有關店舖,鎖定騎士馬路一目標店舖後採取突擊行動,於店內查獲大量美妝產品及電腦處理器合共1,300件,估值約91萬元。經調查後,有強烈跡象顯示相關負責人涉嫌非法聘用人員,將上述貨物以「螞蟻搬家」形式分批運送出境。 澳門海關去年共主動出擊39次打擊走水貨活動,搜獲貨物總值7,200萬元,與內地進行27次跨部門及聯同拱北海關合作,共破獲137宗走水貨案件,當中有四宗在住宅,一宗在汽車發現。

12/03/2021
38999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