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體育局及澳門田徑總會主辦,銀河娛樂集團冠名贊助的「慶祝澳門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2019 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將於12 月1 日舉行。適逢今年是澳門特區成立二十周年慶典,主辦單位連同銀娛將為本屆賽事加入不同元素。其中,銀娛在「澳門百老匯」百老匯美食街舉辦的「2019 銀河娛樂澳門國際馬拉松嘉年華」,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者、本澳市民和旅客提早感受濃厚的馬拉松氣氛。
澳門回歸祖國後,隨著賭權開放、百業騰飛,特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儲備亦水漲船高,截至今年(2019)9月底,本澳財政儲備中的基本儲備以及超額儲備合共5,734.8億元(澳門元,下同),外匯儲備為1,710.2億元。如此龐大的財政儲備,被社會質疑投資回報情況不佳、甚至乎「跑輸通脹」。有見及此,特區政府近來積極開拓更多元的投資理財手段,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昨(26)日在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表示,今年首三季投資回報為243億元,整個財儲年度化回報率超過5%,當局將逐步引入更多元資產類別,優化投資組合的策略配置。
近期航拍愈來愈流行,無論是私人派對、旅遊登山抑或是商業活動,都會出動無人駕駛航空器(俗稱無人機或航拍機)。
內地與本澳警方聯合執行名為「雙箭行動」的打擊跨境犯罪行動,繼上月破獲一個活躍兩地的貴利集團、拘捕70人後,再次雙箭齊發,於前(25)日搗破一個運作已有六年的跨境賭博貴利集團,在內地及本澳合共拘捕55人,當中包括集團主腦及四名負責財務與檔頭的骨幹人物。司警表示,該犯罪集團以澳門人為主腦及骨幹,非法獲利最少7,000萬元(港幣,下同),相信在兩地警方合力之下,該犯罪集團已被瓦解
立法會昨(26)日舉行全體會議,議員提出口頭質詢,有議員關注本澳旅遊承載力及氹仔客運碼頭的空間發展問題。列席會議的旅遊局局長文綺華(圓圖)表示,《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中的短期計劃中,達標率達81%,明年將檢討規劃。 立法會議員林倫偉表示,本澳首三季的旅客量顯著增長,總入境旅客量的增加遠超預期,擔心本澳的旅遊設施配套是否足夠應付。又反映從海路入境旅客減少,造價高昂的氹仔客運碼頭落成不久,擔心旅客量不足造成浪費。 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表示,今年 1至 10月,氹仔客運碼頭平均每日有約 17,000人次使用,而氹仔往來深圳航線的客量同比增長約 14%。 未來即將落成的第三期工程,將為氹仔碼頭的高速船泊位增至16個,碼頭亦會設置專用車道連接機場和輕軌站,組成離島海陸空交通樞紐。 文綺華又解釋《澳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自2017年公布以來,69個短期行動計劃中,當中 56個已達標,達標率81%,逐步實現規劃中的關鍵目標及建議,旅遊局亦計劃於明年展開檢討工作,系統地檢視各項目標、策略、規劃建議及行動計劃。
在立法會昨(26)日口頭質詢會議上,有議員關注政府對公共資本企業監管不足,企業資訊透明度不足,缺乏專門法例監管。財政局副局長何燕梅表示,當局已完成草擬相關指引,改善公資企業的內部監管。不過議員梁孫旭則認為指引並非完善做法。 立法會議員梁孫旭認為,現時公共資本企業雖然受《商法典》規範,但僅能處理不合法行為,但如出現不合理招聘或採購程序,則無法可依。又指持份者有權了解公資企業的營運資訊,質疑現時公資企業資訊欠缺透明度。議員蘇嘉豪亦表示,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曾承諾在今年令指引成為專門法律,詢問財政局現時立法進度。 財政局副局長何燕梅表示,當局已完成草擬相關指引,未來公眾可透過財政局網站查閱公共資本企業的資訊,公資企業的運作需依照《公共資本企業對外公布資料指引》執行,未來會優化公共資本企業的內部監管。議員梁孫旭則認為,指引不是完善的做法,政府即使有內部指引,但無罰則可循,難有效監管公資企業。
議員陳亦立在昨(26)日立法會口頭質詢會議上反映,醫療界對購買強制保險投保費用感到壓力,要求政府代表回應會否減輕購買強制保險的負擔。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承諾會收集業界意見,為未來檢討作準備。 陳亦立解釋,由於澳門醫療市場環境特殊,保險費用是鄰近地區的五至十倍,而《醫療事故法律制度》內容主要圍繞求診者權益,認為現時醫護人員欠缺保障,私人醫療場所經營困難。 衛生局副局長鄭成業解釋,政府自2009年推行醫療補貼計劃,連續推行十年,每年度撥款超過四億元,去年年度醫療補貼計劃已結算金額計算,平均每名醫療人員每年有16萬元的補貼。鄭承業又指,因為強制保險要遵從《醫療事故法》,與一般保險公司慣用的核保原則有別,令核保空間有限,對投保人彈性不足,承諾衛生局與金管局保持合作,收集醫療業界及保險業界相關數據及意見,為未來檢討作準備。
智慧城市建設是當今城市規劃發展主流,也是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行政長官崔世安2016年9月發表的《澳門特別行政區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智慧城市的發展定位提升至與國家「十三五」規劃關於實施大數據的戰略相配合。建設智慧城市不但是澳門《五年發展規劃》 八大發展戰略與部署之一及加速建設宜居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推動澳門經濟社會進步與資訊化、智慧化緊密結合。經過三年發展,智慧城市已具雛型。
氣象局表示,持續受到東北季候風的影響,今明兩日早晚天氣清涼,以多雲為主,日間短暫時間有陽光,展望本周中後期一股較強東北季候風補充將會抵達華南沿岸,本澳天氣將顯著轉涼,日間天晴及乾燥。 根據氣象局天氣預報資料,今(27)日起每日最低溫跌破20℃,至下周一(12月2日)最低溫來到14℃,下周二更只有13℃,氣溫顯著轉涼。
黑沙環廣福祥花園第四座發生大火距今已逾一個月,因火警而暴露出的舊樓公共設施保養維修及管理問題,社會關注度未有降低,在昨日立法會會議上,就有議員就舊樓存在的問題提出質詢,促請政府盡快修訂《防火安全規章》及強制檢驗樓宇安全法律,加強監管大廈管委會及管理公司執行管理工作及宣傳教育居民的防火安全意識。 多層樓宇發生火警,消防員救援工作分秒必爭,但廣福祥花園火警中,出現消防車因屋苑內圍欄雜物、汽車違泊阻塞而無法駛近火場撲救情況。關注舊樓安全問題團體指出,本澳不少舊樓屋苑都存在內街通道狹窄及車輛違泊、特別是電單車違泊造成阻塞問題,令人憂慮樓宇發生火警時,消防車難以駛近進行有效灌救。 除了樓宇四周街道或屋苑內街道因雜物及汽車違泊造成堵塞,阻礙消防車駛入進行救援外,不少多層樓宇、特別是「高齡舊樓」內的走火通道,同樣有阻塞情況,一旦發生火警,阻礙居民逃生。不少樓宇緊急逃生出口照明燈不能正常運作,部分樓層後樓梯間堆滿雜物,包括垃圾廢料、厨餘、化寶盆、甚至家具等,而後樓梯隔煙室的防煙門破爛、甚至為方便出入長期打開,一旦發生火警,防煙門打開,後樓梯便如通風槽,可會助長火勢蔓延。這些樓宇公共地方的管理,有賴大廈管委會及管理公司執行,設有管委會及物管公司管理的樓宇,也會出現走火通道阻塞、消防設備失靈或殘舊及缺乏維修情況,本澳還有不少多層樓宇沒有管委會及物管公司,情況更令人擔心。 澳門樓宇老化問題愈趨嚴重,關注團體指出,政府有必要完善樓宇的消防通道規劃,檢視並構思不同類型樓宇的消防路線,通過制定消防預案提升消防部門救災時的反應及協同應對能力,使應對工作更加科學化及規範化。同時,政府應透過加快修改《防火安全規章》以及相關檢驗樓宇安全的法案,賦予行政當局及消防部門更直接具體的權限,監管好樓宇的消防安全、以至相關設備配套的管理。在消防安全要求的規定上,除要考慮樓宇的消防設施,亦要審視周邊區域消防通道分布安排,立法禁止在屋苑內消防通道泊車,加強公民教育,減少社區消防安全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