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到訪台山一帶廟宇了解「驚蟄日打小人」習俗。一位在台山土地廟旁售賣香燭及黃符的女士介紹,如無指定「小人」的話,可以「查家宅」,卜問是否有小人在身邊,有則「打小人」化解,無則祈求來年順利得個安心。至於相關費用,香燭紙符一套15元,而「打小人」費用則「豐儉由人」, 女士稱,「睇善信心意,幾十到幾百都有」。她還介紹,今年「打小人」最佳時間是凌晨時分,「有檔主一早5、6點開檔」,但又指今年來打小人的人比去年少。 豬肉祭白虎 拖鞋拍小人記者現場所見,「打小人」整個流程先是將姓氏及家宅交予「檔主」,然後誠心奉上香燭,而檔主則會唸唸有詞唱出經文,再以「擲筊」問卦,然後向信眾道出家庭及個人運程,而記者昨日亦正好問出來年身邊有「小人埋身」、「薪酬微薄」及「健康抱恙」,需要化解災厄,見阿姑孄熟地將豬肉放到印有白虎的符紙上,再用波鞋拍打,再灑上米粒及豆粒,以作化解。 在場有信眾受訪表示,自己每年都會到觀音堂打小人,為家人祈求平安。市民鄭先生稱,因為上年運程不佳,因此母親接受建議,今年特意從氹仔到台山土地廟,希望通過在「驚蟄日打小人」趕走身邊小人,求得今年運程順遂。花費在20至50元之間,「平時酬神咁上下」。 「驚蟄」通常在每年的3 月5 日或6日。「驚蟄」指的是大地回春,昆蟲亦因春雷而驚醒活動的意思,在「驚蟄」當日進行「打小人」祈福去霉儀式在廣東一帶地區流行。
新一期社會房屋申請已截止,房屋局共收到9,756份申請,其中1,727份在本月2日補交相關資料限期截止,仍然未補交相關資料,根據法例規定,申請人於補交檔期間內未遞交申請所要求的檔或未填補檔上的缺漏,將被取消申請資格。另外7,894份申請已交齊檔,房屋局已隨即開展申請表的審核工作,以編制臨時輪候名單及除名名單。 新一期社會房屋去年11月8日開始接受申請,為期三個月,房屋局共收到9,756份申請,經初步檢視,其中有 5,200份需要補充資料,主要涉及收入與總資產淨值證明,例如每月總收入證明、銀行發出的證明書或存摺等。截至本月2日為止,交齊文件的申請有7,894 份,欠交資料的申請則有1,727份。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這1,727份申請將被取消申請資格。 申請家團資產收入上限放寬新一期社會房屋接受申請前,《特區政府公報》去年10月底刊登行政長官批示,放寬社屋申請家團收入和資產上限。根據新標準,一人家庭每月入息由9,560 元上調至11,470 元,資產上限由20 萬6,500 元上調至24萬7,800元;兩人家庭每月入息上限調整至17,360元,資產上限37萬5,000元;三人家庭每月入息上限調整至23,430元,資產上限50萬6,100元;四人家庭每月入息上限調整至25,680元,資產上限55萬4,700 元。 料審查期需18 個月房屋局公共房屋廳長陳華強早前表示,上一期的社屋申請已全部「清隊」,根據過往經驗所得,新一期的社屋申請需18個月審查,上樓時間因應申請情況而定。本澳現時有1,346個社屋單位,另外1,278個在建社屋單(包括台山中街510個、望廈社屋第二期768個),規劃中的單位約1,500個(慕拉士發電廠用地);加上每年循環退回單位約400多個,料未來數年合共可提供約4,000 個社屋單位。
《特區政府公報》昨(5)日刊登行政長官批示,允許關閘廣場地下巴士總站整治工程的承建商,即日起至本年11月10日期間設特許施工時段,平日可施工至晚上10時,周日及公眾假期亦可在早上8時至晚上 10時施工。批示指出,鑑於急需確保關閘廣場地下公共客運總站道路交通以及向澳門居民提供服務,因此特許豁免《噪音法》對施工時間的限制。 關閘地下巴士總站經歷去年「8.23 」風災摧殘停用至今,原定修復重整工程需要耗時兩年,引起許多批評。當局決定「特事特辦」,儘量縮短工期。 (陳宇東攝)
一名聽力障礙女童於日前在關閘附近路上遺失其價值六至七萬元的助聽器,其父在社交網站貼文呼籲眾網民幫手找尋。更有網上流傳指已聯絡社工局幫忙,社工局更回覆稱若找不回,可出資幫忙重新購買。而女童父親前日回應本報諮詢時,表示在網上發貼的原意亦非要得到政府部門援助,或讓市民眾籌。 社工局於昨(5)日下午發出新聞稿回應,表示十分關注事件,並已主動接觸女童的父母,詳細了解有關情況,將透過既有機制為女童及其家庭盡快提供所需的支援服務。同時局方亦將於今年開展有關輔具服務需求及發展規劃的專題研究,同時加強對殘疾人士購買輔具的資助服務。 (資料圖片)
政府開投100個八年期的士執照,原定後天 (8日)下午6時正截標,交通事務局昨日宣布延長半個月 至本月26日下午6時正,讓有意參與競投人士有更充裕時間考慮填寫投標書,開標日期亦順延至本月28日上午10時正假澳門綜藝館舉行。 「經營的士客運業務執照」公開競投於2月7日展開。配合本澳環保政策,是次的士執照競投案卷所規定的車輛規格,車輛須使用四座位純電動車輛(不包括駕駛員座位)及應裝設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等功能。交通事務局昨日稱,考慮到車輛規格有別於現時市面上營運之的士,行政長官已作出批示,批准延遲是次的士執照競投的提交投標書期限,以讓有意競投人士有更多時間搜集車輛規格及維修保養等資訊,從而審慎地填寫投標書上的執照競投單價。 因應延期截標安排,已提交投標書人士可於本月26日下午6時前,透過填寫放棄競投聲明書及提供投標書收條正本後,取回投標書並可重新提交投標書;如不聲明放棄,已提交的投標書仍然有效。 另外,為進一步向有意競投人士說明是次投競內容並解答相關疑問,交通事務局於明天 (7日)上午11時假交通事務局五樓多功能室舉行解釋會,有意參與人士可今日( 周二) 辦公時間致電8866 6510 或8866 6553 報名預留位置。 (資料圖片)
沙梨頭水上街市由2013年開始拆卸重建, 時隔五年,「新水上街市」重建後今(6)日正式啟用。攤販昨日開始搬遷,鮮魚行總會昨日中午舉行喬遷祈福儀式,民政總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等出席,現場有舞醉龍醒獅助興,並到街市巡遊,各檔鋪掛上綁有利是的青菜,讓醉龍「採青」,祝願攤主生意順景,場面熱鬧。
本澳樓巿「辣已加」,青年首置樓宇按揭又得到放寬,結果推使許多父母加快替子女置業的步伐,頻頻四出物色樓盤,當中大部分主要目標為800 萬元或以下的一房及兩房單位。雖然本澳經濟表現理想,但可以自付首期上樓的青年人寥寥可數,所以往往需要家長幫手扶一把,但撫心自問,就算有父母財力「加持」,多數年輕人看待物業,十居其九眼中仍認為是一種負累,皆因供樓可能要捱十多年。這卻與心態影響息息相關,年輕人眼中看到是首期要多少?每月要供多少? 一層加一層的無隱壓力,在未買樓之前已令自己先「投降」了。 人生漫漫長,購買物業是長遠計劃,與其「怨住供」,倒不如轉變心態看待,反而能做到「細樓換大樓、大樓變豪宅」。其實人人買樓都可以是投資者,除非你硬要把自己看成「騾仔」。買樓自住都可以賺錢,但事先準備需要詳盡。首先要了解自己有沒有自住需要,以現時市況作根據,租樓比不上供樓划算,以澳門一個300 萬元左右,實用約500 呎上車盤為例,租樓住約7,000 至8,000 元,如果買,借八成五,供盡21年,每月供約12,500 元。供款對兩公婆來說難度不大,如果沒有自住需要,就算採取以租供樓的方法亦不會構成太大負擔。 同時,坊間消息或多或少增加了加息所造成的影響,例如加息後原來供得來變供不起云云說法等,其實做足壓力測試,供樓應該沒有問題。而且觀乎美國加息速度,不會加太多,未來三年應該處低息環境。 所以,其實就算是青年買家亦可以視物業為投資,可以看到單位會賺到幾多錢,收到幾多租金。不過應該具備跟貼巿況的能力,因為很多樓巿投資者都是透過物色並買入「平嘢」,再套現買多間,如是者慢慢累積財富。不過,當中有一個永恆不變的定律, 即使心態改變了,但行動亦要配合,儲錢買樓供樓都是要捱的,每個月可以花的錢要計算到最少,要慳住用、慳住食,可能捱一段日子,但相信情況會慢慢起變化,最終成為一個真真正正買磚頭投資賺錢的買家,亦不能再是停留在視買樓供樓為痛苦階段。
民生事務關注協會舉行本年度常務會議暨新春團拜,會長余幹成致辭時提出多項民生工作,包括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可能衍生的旅遊配套、交通壓力及環保車輛配備等,並將推出「搭的」網約平台,為旅客及居民紓解「搭的」難問題,倡設錄影平台。該會鼓勵成員積極探討民生議題。 團拜前(4)日中午假聚龍酒家舉行,會長兼澳門廣府人(珠璣)聯誼會執行會長余幹成,理事長阮銳志、副會長黃書展、榮譽會長歐力文,奧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盧德基、執行董事陳斌及嘉賓黃桂玲等出席。 余幹成致辭稱,該會創立至今積極開展會務工作,以關注民生事務為首要。去年在眾成員同心協力下,全面推動會務發展,關注民生工作落到實處。展望新一年,將持續跟進房屋、交通、醫療等大眾普遍關注社會議題,開展多項重點工作,包括因應港珠澳大橋通車,設立本澳旅遊接待、交通壓力及環保車輛配套設施等事務關注組,並配合政府構建智慧城市,團結有志者開發推出「搭的網約平台」,優化大眾出行。 同場進行「搭的」網約平台合作簽約儀式,該會與的士專業聯合會代表簽訂合作協議,未來將透過「搭的」平台為廣大旅客及居民提供網約服務。盧德基稱,「搭的」平台是為的士司機與乘客提供互動交流平台,不設附加費,期望吸引更多的士業界加入,共同解決「搭的」難問題。阮銳志期望透過平台方便大眾出行,協助業界增加收入。
雖然今年不是結婚「旺年」,近年年輕人中興起旅行結婚、出國拍攝「Pre-wedding 」潮流,在澳門旅遊塔一連三日舉行的「第十一屆亞太婚慶博覽會」,主辦單位估計三日展會吸引近10,000 人次入場參觀。 「第十一屆亞太婚慶博覽會」本月2日至4日一連三日舉行,來自港澳台超過50間婚慶公司參展,類型涵蓋攝影、婚宴、場地布置等。有來自香港的參展商表示,今屆博覽會場地和安排與以往相若,但人流就較往年少,有可能因今年不是結婚「旺年」及年輕人中興起旅行結婚,澳門顧客由於選擇較少,反而出手更「疏爽」,消費能力比香港市場好。 來自台北的婚攝公司董事長高志榮認為,今年人流較少可能是因為今年稍早已經舉辦了兩個類似的婚慶博覽,將客源分薄。高志榮身兼台北市婚紗攝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他表示近年來婚慶市場漸趨飽和,顧客選擇也愈來愈多,澳門顧客對於服務要求較高,會選擇相對貴價的套餐。
今年1月至3月發生造成一死兩重傷的三宗嚴重交通意外,都和肇事現場的斑馬線設計「缺陷」,脫不了關係。本報記者訪問了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及註冊土木工程師胡祖杰,探討本澳斑馬線設計的利與弊,發現如在不適當路段設置斑馬線,不但起不到便民及駕駛者的好處,反而會造成意想不到的「陷阱」? 記者按專家提出具爭議性路段如祐漢新村第一街與第八街交界,分別扮演行人及駕駛者兩種角色,探究實際情況。發現在行人角度,汽車在斑馬線不是不讓先,而是經常「踩著」半邊斑馬線才停下。在駕駛者角度,亦不是不讓先,而是十字路口設有四組斑馬線,因視線受阻擋,不得不「踩著」半邊斑馬線,才能看清前路,順利轉彎。 為甚麼會出現這種既尷尬又危險的路面情況?又有甚麼辦法可以解決,避免再有如俾利喇街同類慘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