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23 」風災為本澳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不僅造成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連帶地也為本澳山林生態與市面綠化造成嚴重破壞。風災過後,本澳約有500公頃山林、50多萬株樹木受到損害,10,000 株樹木倒塌、4,000 株嚴重損毀需要移除,當中更包括20株古樹。無論是山林或路樹,遭破壞的綠化都亟需恢復生機。民政總署於去年風災後展開恢復綠化工作,昨日召開記者會介紹相關工作,民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表示,今年首階段將補植約2,000株路樹,並展開十年計劃,重新優化山林樹種。
本屆綠化周將於17日下午4時在塔石廣場開幕,開幕日活動豐富,現場有景觀及花壇設計比賽作品展,以及多個主題攤位,包括保護紅樹林、樹木全接觸、種植講場、綠色加油戰等等,同時設有綠茵茶座及派送植物活動等。有興趣參與的市民,可登入民政總署網頁、第37屆澳門綠化周網頁 http://nature.iacm.gov.mo/greenweek2018,或致電28337676、2888 0087 查詢相關活動資訊。
本報一名讀者投訴,其位於龍嵩正街舊司警局對面龍嵩街大廈的二樓單位,房間一幅牆壁昨(1)日早上突然倒塌,疑因大廈旁正在施工地盤,因倒水泥過重「壓塌」牆壁所致,不幸中的大幸是當時户主經已外出,家中無人才可避過一劫,「執返條命仔」。 事發單位户主李先生表示,早於農曆新年前已經發現房間內牆壁穿了個「細窿」有水泥溢出,敲牆聲由實變虛,當時已心知不妙,馬上向施工地盤工頭反映,當時得到回答是「唔怕嘅,第日整好之後個牆仲實淨啦」。 怎料「福兮禍之所伏」,李先生稱,通常平日早上10時或11時才起身,但因昨日要北上出席喜宴,所以9時許已出門,但剛到內地口岸出關時就收到電話傳來壞消息,地盤工頭話「大件事啦,我哋啱先倒水泥好似整塌咗你幅牆」。李先生當時心情有如「晴天霹靂」,馬上趕回家,開門已見一片狼藉,房間內整片牆壁完全倒塌,穿了大洞可直通旁邊地盤,房間所有物品均被水泥埋沒。 李先生稱,當時馬上報警求助,警察及消防已落案處理,並協助與建築商討論賠償問題,但因點算財物等損失需時,所以就賠償金額仍未有共識,警方亦會繼續協助跟進事件。
社會協調常設委員會昨(1)日在中土大廈舉行全體會議,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等列席會議,介紹了2018 年13 項工作計劃。今年社協工作包括檢討最低工資法案、討論澳門職業司機行業整體發展現狀、引介《勞動關係法》(簡稱《勞工法》)七項優先修訂法案等。 勞工局代局長、社協秘書長吳惠嫻會後向傳媒總結稱,會上勞資雙方已同意通過今年13 項工作計劃,「咁多項項目無分先後次序,每項工作需要收集的數據或處理的法律程序不相同」,強調一完成就會與勞資雙方介紹。 對於政府曾表示去年底完成《勞工法》七項優先修訂的諮詢總結報告,至今並未對外公布。吳惠嫻回應,在諮詢期收到1,200 多份書面意見,內容均非常仔細,當中不少市民都提出了具體方案。局方重視所有意見,每項意見需作審慎研究,故分析時間比預計長。她承諾最遲5 月初對外公布總結報告。 至於社會關注的職業司機問題,吳惠嫻稱,當局發現勞資雙方在司機供求上出現結構性不一樣,局方不會有任何預設立場,今年會將委託高等院校進行的「澳門職業司機行業整體發展現狀」研究,及去年兩場輕型送貨職業司機配對會的情況,一併交給社協討論,讓勞資雙方充分發表意見。
澳門賽馬會前日獲政府給予24年半續約期。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昨日受訪表示,澳門賽馬會雖然長期虧損,但同時為澳門博彩多元化及非博彩元素有促進作用,希望馬會在加大投資後能增加非博彩元素。 澳門賽馬會承諾將會加大投入15億元資金,並獲得為期24年半的續約期。梁維特指出,與馬會續約因有關投資者承諾願意加大投入約15億元的情況下,政府亦要預計其回本期需要一定時間。希望投資能增加馬會的非博彩元素,提升澳門的吸引力,因此,希望讓馬會能「計到條數」。 他又稱,與之續期同時亦會對其進行監管,包括壓縮馬會拖欠政府稅金的還款期,馬會亦需要將資金分三次準時到位,以便政府驗資,保證馬會有足夠能力繼續落實發展。
根據博監局昨日公布的數字,2月份本澳整體博彩毛收入為243億元,按年上升5.7%,是連續19個月錄得按年升幅;但按月計算則下跌7.4%。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持表示,賭收升跌不應以單月作準,應作綜合研判更為科學。 博監局作日公布,澳門今年 1至2月累計博彩毛收入為 50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 19.7%; 2月整體博彩收入為243億元澳門幣,按年上升5.7%,是連續19個月錄得按年的升幅,但按月比則下跌7.4%。有意見指新春假期未能為賭收帶來大增長。 梁維特司長認為,不應單獨以春節假期的博彩收益作準,加上每年新春假期不定,假期前後都會對市場產生影響,因此不同意單獨以1月或2月的收入作準,並強調過去已多次表示,賭收應以一季作綜合研判更為科學。
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主任蘇朝暉日前在一個電台時事節目表示,畢業後初入社會職場的本澳大學生,近63%薪酬稍低於本地工資中位數18,000元,但三年後情況相反,近60%收入高於中位數。對此,立法會議員、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李靜儀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現時大部分年輕人在找工作時,除了薪酬外,都會著重行業發展階梯,能否讓自己看到未來、看到「機會」,現時初入職的「新鮮人」,薪酬都未必合乎理想,但如果入職的行業能讓年輕人看到未來發展路向,大多年輕人都會願意「留低」。
戊戌狗年伊始,的士問題 再次被擺上議事桌,這有兩方面要探討,一是的士宰客、濫收車資問題依舊,二是100個電動的士牌照本月10日開標。在此,我們必須重申,站在環保角度,絕對支持政府推動環保交通工具,亦認同電動的士在本澳可發揮所長;但問題是,業界批評政府是次招標倉猝、事前沒有諮詢,說來就來,且不二價沒得商量,我們不禁會聯想,修訂《的士規章》說了十年,當局仍在研究中,那為何引入電動的士,又如許高效,一步到位? 實在難怪的士業界對於交通局是次電動的士招標有怨言,交通局上月8日召開記者會,但表明本月8日截標,本月10日開標,才不過一個月時間,業界那來時間準備。 再者,業界又批評交通局指本澳有九款電動車型號獲核准,並符合承投規則,但實際上只有兩款符合承投標準,惟一款車價80萬元,另一款30多萬元,業界那敢花80萬元買一輛「搵食」電動的士去「試驗」,結果就只得選一款內地型號電動車了,業界質疑,這當中有否「貓膩」?有待公眾評價。 與此同時,治安警察局公布數字,當局在上月14至17日農曆新年,在打擊的士違規方面共錄得133宗,其中濫收車資92宗及拒載28宗,即濫收車資平均每天23宗,這是有紀錄個案,沒報案不知仍有多少,難怪入境旅客大喊澳門的士無良了。 的士違規這「破事兒」早已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連交通局的頂頭上司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去年底稱,他自己搭的士亦「領過嘢」,更深層次問題是,司長指:「我哋啲稽查(屬治安警)個個都入過醫院!」為甚麼稽查會入醫院?司長沒明言,但常理推斷,應該是稽查執法時與對方有肢體碰撞而受傷。司長又指,他和的士團體溝通,「叫佢哋啲的士司機行為盡量好一啲,因為對於澳門的印象是非常差!」雖然電動的士招標與的士違規,表面看是兩件事,但實際和公眾息息相關。公眾多了百部電動的士乘搭,當然是好事,但車廂寬敞了,空氣改善了,如果的士司機依舊宰客,乘客又可以怎樣? 2008年交通事務局成立並組成交通諮詢委員會,首次會議就是討論《的士規章》修法,業界質疑,規章不過幾十條,十年都沒法完成,說得過去嗎?但推動電動的士招標,又快到一個月殺青!在此規勸特區政府,官員兩極化處事,實非萬民之福,亦對政府形象,造成深遠影響。
於自己未來就業前景和薪酬,大學生有何看法?就讀餐飲管理系大一的黃同學稱,自己未來希望從事廚藝行業,預計屆時畢業後薪酬可達20,000元水平,亦會注重工作發展前景。 就讀葡語專業的歐陽同學稱,希望自己畢業後薪酬可達「兩萬零」,但坦言更加看重工作與學歷相關及自身興趣,「人工夠生活就OK 」。 畢業後順利入職中學任教的朱小姐表示,自己薪酬超過中位數,眾所周知教師的福利待遇不錯,但身邊亦有很多同學畢業薪酬只有10,000出頭。朱小姐認為,澳門不少行業的薪酬仍然停留在博彩業起飛之前水平,加上大量外地僱員競爭之下,總體薪酬水平被壓得很低。 應屆畢業生往往都會遇到一個難題——「唔知搵咩做」。對於時下年輕人的求職心態,李靜儀認為,時下大學生很多都處於迷惘階段,不知自己未來應向哪個方向發展;亦有很多年輕人願意投向「技術」方面,如咖啡師、蛋糕設計等,其實,政府或社會民間團體應舉辦更多活動或介紹,讓年輕人清晰自己未來發展路向。其實,很多年輕人有很多想法,等到「學有所成」,都願意去「試下、闖下」,可能等待的,只是一個機會。
特區財政儲備去年投資收益220.7億澳門元(下同),年回報率達4.8%,令澳門財政儲備資本金額截至去年12月底按年增長11.7% 至4,900 億(初步估算);其中基本儲備1,279 億,超額儲備3,621 億。 澳門金融管理局稱,按資產類別分析,由於年內加大股票巿場資產配置,加上受惠於環球及內地A股市場攀升,因此來自股票投資收益約佔整體收益的70%,達151.1億元。債券投資方面,基於年內預期利率將持續上調,因此適度降低債券組合佔比,使2017年債券組合錄得45億元收益。 為進一步落實投資多元策略部署,貨幣市場資產佔比有序減少,按實際利率水平適時分段投放;受貨幣市場利率上升支持,年內存款利息錄得41.5億元收益。倘計及對沖外幣匯價風險成本支出所錄得的虧損16.9億,年內共錄得投資收益逾220億元。 展望2018年,由於主要金融市場資產估值已達到甚或處於歷史新高,且市場或低估一些政策風險,可能隨時引致資產價格調整。 同時,初步預期美國聯儲局將繼續其利率正常化進程,或將直接影響環球債券巿場價格走勢,引致外匯、股票巿場波動。澳門金融管理局將密切監測環球金融巿場的動態,做好風險管理,為儲備投資作相應規劃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