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星期三,美國勞工部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長8.3%,雖較3月8.5%的增幅有所回落,但仍處40年高位,超出市場預期的8.1%。雖然汽油價格回落,但是CPI其他項目幾乎普遍上漲。受消息影響,昨晚美股三大股指期貨由漲轉跌。 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脹,美國總統拜登首度鬆口,暗示可能撤銷對中國的關稅,以求平抑通脹。
蘋果公司星期二宣布,將不會再生產iPod產品,其iPod Touch第七代將只供應到庫存用完為止。
烏克蘭宣布從11日開始,關閉一條俄羅斯天然氣路線,而這條路線佔俄羅斯對歐洲供給的三分之一,歐洲的燃料供應可能面臨中斷危機。由於液化天然氣源源不斷運抵歐洲且天氣漸暖,天然氣價格最近有所回落,但歐洲天然氣供應仍處於緊張狀態。
《韓國日報》11日報道,5月10日是文在寅卸任韓國總統第一天,當天就有2,600多名市民聯名向大田地方檢察院舉報文在寅,要求調查他在推行去核電政策過程中「濫用職權」的嫌疑。 舉報信稱,文在寅為了提前實現去核電的競選公約,「濫用職權」關閉核電站主力月城一號機組,並中斷新核電站建設,造成核電產業中小企業倒閉、韓國電力公社股價下跌,加重民眾負擔。
總部位於韓國首爾、由脫北者經營的「朝鮮新聞」(NK News)報道,朝鮮首都平壤的居民10日下午突然接獲命令,必須待在室內,據傳是發生「全國性問題」,但未具體說明何時撤銷命令。民眾隨後爭先恐後返家,平壤公車站大排長龍,有些居民則步行趕回家。報道指出,該命令可能向全國發布,不過在當日下午5時前後,仍可見到農民在坡州附近的韓朝邊境耕作。
美聯儲伸出鷹爪引發美股數年來最嚴重的拋售潮,在通脹、升息和經濟趨緩等疑慮升高情緒下,美股周一再度重挫,標普500指數跌幅3.2%,收報3,991.24點,自1月3日以來跌去17%。 另一方面,有華爾街「恐慌指數」之稱的VIX指數周一上漲13.3%,至34.20,但低於通常伴隨著市場底部水平的36,顯示美股跌勢或尚未觸底。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上月以以440億美元收購推透轟動市場,但知名做空機構Hindenburg Research表示,馬斯克以440億美元收購推特的提議價格過高,面臨重新壓低出價的「重大風險」,馬斯克也可能退出交易。
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BNT)9日發布聲明,今年第一季營收達63.7億歐元、淨利為37億歐元、每股盈餘(EPS)14.24歐元,均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優於市場預期。
菲律賓大選初步結果出爐,前獨裁者馬可斯之子小馬可斯得票超出對手、現任副總統羅布雷多一倍,篤定當選菲律賓新一任總統,令馬可斯家族相隔36年重新掌權。分析認為,小馬可斯上任後,將延續現總統杜特爾特的對華友好政策。
南亞印度洋國家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及部分地區9日發生暴動,導致兩名國會議員在內的7人死亡、約231人受傷。該國總理馬欣達·拉賈派克薩於9日向其弟弟、總統戈塔巴雅·拉賈帕克薩遞交辭呈。當局隨後宣布在全國實施宵禁。中國駐斯里蘭卡大使館發出重要通知,提醒在斯中國公民加強安全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