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總統選舉下周一(5月9日)登場,將選出正副總統、參眾議員、地方官員等18,180個公職席次。最新民調顯示,已故獨裁前總統馬可斯之子、候選人小馬可斯及其副手、現任總統杜特爾特之女薩拉維持領先優勢,支持率高達56%,讓本屆大選頗有「政二代」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可能。
美國聯儲局即將在本周公布最新政策決議,美國十年期國債殖利率周一在美國交易時段大漲,並於後市一度觸及3.002%,隨後小幅回跌,收於2.995%,仍高於上周五的2.885%。這是十年期美債繼2018年底後睽違三年多再次觸及3%。美元指數(DXY)周一升0.63%,報103.60,繼續徘徊20年高點附近。
據英國《金融時報》3日報道,全球航運最高監管機構「國際海事組織」(IMO)今春即將召開會議,內部舉行的多邊談判正嘗試決定追求減碳的財務誘因類型,包括碳交易系統、開徵碳稅,以及退款回饋「綠色」船隻。
當地時間5月2日,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正式指控美國蘋果公司限制競爭對手使用其移動支付技術,蘋果公司因此可能面臨巨額罰款。
美國3月通貨膨脹升至8.5%,創40年來新高。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目前高達94%的美國人對通脹感到擔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將考慮使用所有工具應對通脹上升,包括降低中國輸往美國的商品關稅,但稱這並非首要選項。
美國總統拜登將於5月20日展開亞洲出訪行程,而首站便選擇先訪問韓國、會晤10日就任的韓國候任總統尹錫悅,接著才前往日本東京召開四方安全對話(QUAD),此次「先訪韓、後訪日」在美國總統出訪亞洲行程上算是史無前例。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周一(5月2日)指出,美國同兩國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因此無需深究此次出訪的先後順序。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2日接受意大利電視台訪問,被問到為何要在烏克蘭進行「去納粹化」,因為烏總統澤連斯基本人就是猶太人,拉夫羅夫表示,「我認為(納粹德國領袖)希特拉也有猶太血統,所以這不代表甚麼」,此番言論引起多國批評。猶太國以色列同日痛批拉夫羅夫的說法,是試圖降低納粹大屠殺的恐怖,是「無法原諒」的錯誤。以色列外長為此召見俄國大使,並要求道歉,兩國關係急速惡化。
美國政府公布今年首季度經濟表現,出乎意料錄得1.4%的負增長,相較上一季度增長6.9%,出現相當戲劇化的轉變。分析認為,美首季度經濟表現受到貿易逆差擴大、企業庫存耗盡等因素影響,屬於暫時性的深幅衰退,認為陷入長期衰退的可能性很低。有分析師更指,首季度屬於「誤導性衰退」,認為實際經濟表現仍然強勁。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周日(1日)發表講話表示,面對全球通脹水平居高不下,愈來愈多央行收緊貨幣政策,新加坡必須為更多的經濟挑戰做好準備,並警告全球可能在未來兩年內面臨衰退。
在馬克龍連任總統一周後,法國迎來「五一」勞動節大遊行。官方稱,當天共有超過11萬人參與各地的遊行活動,其中首都巴黎的遊行過程大體平穩,但有少數暴力示威者在遊行途中焚燒垃圾、打砸店舖,並造成八名執法人員受傷,有50人被警方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