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州一名聯邦法官11日駁回全美步槍協會(NRA)的破產申請,裁定NRA提出破產申請時為了將主要業務從紐約州遷移到德州,從而逃避在紐約州面臨的訴訟。 法官在判詞中指出,法庭信納協會提出破產呈請的原因,不似傳統破產案件中,債務人面臨財務困難,或無法滿足法庭裁决的要求,而更像是透過破產程序,試圖在訴訟當中尋求優勢,或避免遭受規管。 NRA是美國支持擁有槍械的主要團體,在政界有重大影響力。 紐約州總檢察長去年8月對NRA提出起訴,指控該協會財務管理不善,要求解散,若法庭裁定指控成立,協會的財產有機會被扣押。 NRA曾形容紐約州當局的做法無根據,且是有預謀的攻擊。 (美聯社圖片)
東耶路撒冷「逼遷」風波觸發的新一輪以巴衝突激化,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帶,向以色列附近發射多支火箭炮,以軍隨即空襲加沙報復,造成加沙地帶24 人、包含九名孩童喪生。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作為安理會5 月輪值主席,主持召開緊急會議,並闡述中方立場,表明中方譴責針對平民的暴力,敦促以色列採取措施防止針對回教信衆的威脅和挑釁,並停止驅逐及拆除巴人住所等一切定居點活動。 位於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裔聚居地謝赫賈拉區,近期有巴人家庭面臨猶太極端主義者的逼遷,引發巴人抗議浪潮,情况近期轉趨暴力,巴人示威者連日在伊斯蘭聖地阿克薩清真寺及老城一帶與以色列警方爆發衝突,以國警方被指隨意發射閃光彈、催淚彈及橡膠子彈,報復巴人投擲石塊、雜物,僅10日當天便造成305名巴人受傷,當中七人危殆,以警方面亦指有21 名警員受傷。 同日下午,掌控加沙的哈馬斯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以色列安全部隊在當天傍晚6時前,撤出耶路撒冷老城區及謝赫賈拉,否則會發起連串攻擊行動。在死線過了數分鐘後,哈馬斯即從加沙向以色列發射多枚火箭,觸發耶路撒冷和周邊地區的警報,當時有數以千計以色列人正在慶祝「耶路撒冷日」。之後,哈馬斯軍事分支「卡薩姆旅」又給了以色列兩個小時,以便將其士兵從阿克薩清真寺地區撤出,否則予以回應。 內塔尼亞胡揚言戰鬥持續 以色列軍方表示,約150枚火箭來自加沙地帶,其中數十枚被「鐵穹」反導系統攔截,以軍隨即空襲加沙報復。衝突持續至11日清晨,哈馬斯及其他巴勒斯坦武裝再向以色列發射多枚火箭,以軍就再派戰機空襲加沙。 加沙民防部門11日早間表示,在以色列持續的轟炸之下,當地24人死亡,包括九名兒童,另有103人受傷。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則表明,軍方此次行動襲擊了哈馬斯和加沙聖戰組織的130個目標,並打死15 名哈馬斯成員。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表示哈馬斯的襲擊越過了「紅線」,警告「無論誰襲擊我們,都將付出沉重代價」,並揚言戰鬥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而與此同時,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稱,以色列安全部隊撤離了阿克薩清真寺。 華駐聯國代表促以國停驅逐巴人 聯合國安理會10日就東耶路撒冷局勢舉行緊急磋商,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兼5月輪值主席張軍主持會議,並作國別發言闡述中方立場。他表示,關注東耶路撒冷暴力和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警和巴人發生嚴重衝突令人不安,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避免挑釁言行,鼓勵採取有利於局勢降溫的行動,指耶路撒冷老城內聖地的歷史現狀應得到維持和尊重。 張軍亦表示,東耶路撒冷謝赫賈拉等地巴人家庭面臨被驅逐風險,中方對此深表關切,敦促以方履行其根據聯合國有關决議及國際法承擔的義務,停止驅逐巴人及一切定居點活動。 張軍指出,面對當前緊張局勢,安理會應當重申對兩國方案的承諾和堅定支持,呼籲推動局勢降溫,維護和平穩定。
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稍有緩和,10日確診人數稍微回落至32萬,新增死亡人數亦較之前回落至3,876人。據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報道稱,印度著名演員拉胡爾(Rahul Vohra)在這波疫情中染病,於同日在醫院死亡。他去世前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影片,猛烈抨擊醫院資源匱乏,並指如果自己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本來是有機會活下去的。 據報道,拉胡爾在影片控訴,醫療氧氣在印度變得非常珍貴,若沒有它,病人就會因頭暈目眩而受苦,即使不舒服而呼叫醫護人員,也常常要等上一個小時甚至更久,因此在等待期間,病人必須自己設法渡過。拉胡爾因此於貼文中寫道:「如果我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我就能活下去」。拉胡爾的妻子也在社交平台表達不滿,發文稱「所有人都知道拉胡爾已經去世了,但沒人知道他是怎麽離開的」。 恒河現40 新冠病患遺體 印度不僅醫療系統崩潰,火葬場也屍滿為患。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恒河於比哈爾邦和北方邦之間,10日至少發現40具遺體沖上岸邊。當地傳媒估計,死者疑死於新冠肺炎,來源未明。印度官員已證實事件,估計遺體可能來自北方邦,並指已派員處理所有屍體,包括埋葬或火化。 而當地媒體、推特的消息更驚人,據指多達150具屍體可能已在河中漂流多日。當地居民錢德拉.莫漢(Chandra Mohan)指出,火葬用的木材短缺,私人醫院趁火打劫,百姓無力負擔約27美元的火化費,只能將死於新冠的親人屍體直接推入恒河。
英格蘭新冠肺炎疫情逐步緩和,自去年夏天爆發以來,首次單日錄得零死亡。英國首相約翰遜10日宣布,英格蘭下星期一(17日)進入第三階段放寬防疫措施,被禁止多個月的多項室內活動將可恢復。 由17日起,民衆可以最多六人或兩個家庭在室內聚會,酒吧、咖啡店及餐廳可以再次在室內接待顧客,室內娛樂場所例如戲院和運動場,亦可以恢復營運。約翰遜說,家人和親密朋友可以自行决定社交接觸的距離,但在工作地點、商店和餐廳等,就仍要保持最少一米社交距離,而下階段6月21日才考慮豁免商業場所的社交距離限制。他强調,英國恢復正常生活的路線圖,是根據數據及謹慎態度推進,傳媒解讀為約翰遜不會加快取消限制的步伐。(美聯社圖片)
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首都喀山(Kazan)一所小學11日發生槍擊案,俄緊急情况部發言人一度表示,槍擊案導致11人死亡,韃靼斯坦共和國總統新聞局隨後更新指共致八人死亡,包括七名孩童和一名老師,另有20人受傷。該案共有兩名槍手,其中一名19歲青年被逮捕,另一人則被當場擊斃。 綜合「今日俄羅斯」、美聯社報道,案發當時,有兩名槍手在校園內開槍,從現場傳出的影片可見大量俄羅斯聯邦緊急情況部的車輛停在學校外,大量人員衝向大樓,也有影片顯示學校窗戶破碎,地面上都是碎片,部分孩童為了躲避槍擊驚慌跳窗逃生。不多久,可見一名黑衣人遭壓制在地,雙手似乎被綁在身後。 據報道,喀山距離莫斯科約800公里,人口超過120萬人,被稱為「俄羅斯第三首都」。事發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已聽取槍擊案報告。 喀山一所小學傳出槍擊案,已知至少有八名學生、一名老師喪生。(推特圖片)
美國最大成品油運輸管道營運商「殖民管道公司」日前遭受網絡攻擊、勒索,而被迫關閉貫穿美國南部和東部的5,500英里長輸油管道,影響東岸45%的燃料供應。聯邦調查局(FBI)周一表示,黑客組織的勒索軟件是罪魁禍首。而CNBC同日獲得發來的一份最新聲明,對方表示「我們只想要錢,不想製造社會混亂」,強調組織並非政治性質,外界毋須將組織與特定政府扯上關係。 美總統拜登周一發表講話時表示,政府非常關注此事,各部門已採取行動盡力減輕對能源供應的影響。拜登還稱,白宮也在與FBI和司法部合作,努力將網絡勒索的犯罪分子繩之以法。(美聯社圖片)
由於以色列計劃將數個巴勒斯坦家庭逐出東耶路撒冷希克加拉區的住處,巴勒斯坦示威民眾和以色列警察連日在伊斯蘭第三大聖地的阿克薩清真寺和老城一帶爆發衝突,導致逾200人受傷。事態引發國際關切,歐美等國呼籲雙方保持冷靜,阿拉伯國家則紛紛譴責以色列,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周一(10 日)舉行閉門會議,商討以巴緊張局勢。 巴勒斯坦紅新月會發出聲明指出,位於東耶路撒冷的阿克薩清真寺院區10 日再度發生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警察的衝突。聲明稱,巴勒斯坦人在清真寺外向以色列警方投擲石塊,警方則發射震撼彈,衝突中造成數百人受傷,其中大約50人住院治療。而耶路撒冷其他地區也可以聽到閃光彈爆炸聲和救護車鳴笛聲不絕於耳。 東耶路撒冷因為巴勒斯坦家庭面臨逼遷的問題,連日爆發以巴警民衝突,其中又以阿克薩清真寺周遭及老城區情况最為嚴重。阿克薩清真寺是耶路撒冷最敏感的地點之一,它是伊斯蘭教第三聖地,僅次於沙特的聖城麥加和麥地那,雖位於以色列控制的耶路撒冷老城區,卻由親巴勒斯坦的約旦「耶路撒冷伊斯蘭基金會」管理。 剛過去的7日是「齋戒月」最後一個周五,有70,000名巴勒斯坦穆斯林湧入阿克薩清真寺禮拜。禮拜之後,數以千計的巴人展開抗議,揮舞著巴勒斯坦旗幟、高呼反以色列佔領等口號,聲援面臨逼遷的同胞。以色列警方試圖清場,造成超過220 人受傷,主要是巴勒斯坦人。而8 日晚上的衝突造成121 名巴勒斯坦人受傷,以色列警方也有17 人受傷。 屯墾機構逼遷巴人成導火索 綜合媒體報道,這場警民衝突源自於兩家猶太人信託1876 年向阿拉伯地主購買東巴勒斯坦的一塊地。1948 年以阿戰爭後,東巴勒斯坦被約旦掌控,當時約旦在聯合國支持下,興建28 戶住宅予巴勒斯坦難民居住,不過以色列在1967 年六日戰爭攻下東耶路撒冷並統治至今。 年,以色列國會通過法律,規定猶太裔若能拿出1948 年擁有當地土地的證明,即可要回地產,巴勒斯坦裔則未獲這項法律的任何保障。 立場偏右的屯墾機構從兩家猶太人信託手中買下土地後,一直試圖逼迫1956 年起就住在東耶路撒冷謝赫賈拉(Sheikh Jarrah)區27 間房子的37 個巴人家庭遷離。以色列最高法院原本6 日宣判此案,卻因激烈示威而延至10 日宣判。 蘇丹阿聯酋等四國譴責以色列 由美國、俄羅斯、歐盟和聯合國組成的中東和平四方集團對8 日耶路撒冷爆發的衝突表示「嚴重關切」。去年都同意或已經正常化與以色列外交關係的蘇丹、摩洛哥、阿聯酋和巴林,紛紛批評以色列。蘇丹外交部形容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對待巴勒斯坦人的措施是「鎮壓」,阿聯政府敦促以色列當局負起責任,讓聖地暴力情勢降溫;巴林政府要求以色列政府停止挑釁耶路撒冷人民。 摩洛哥則表達「深度關切」事件,並提到國王穆罕默德六世「認為這類暴力事件可能加劇緊張」。沙特外交部也說,沙國「拒絕」以色列把巴勒斯坦家庭撤出耶路撒冷的計劃,並要求恢復年以前的邊界。 內塔尼亞胡:繼續建設首都耶城 面對國際社會譴責,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9 日發表電視講話,重申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以色列不會向外界壓力屈服。他强調,雖然國際對此並不承認,但就像每個國家都在建設首都一樣,以方也有權在耶路撒冷建設自己的首都,「我們已經這樣做了,我們將繼續這樣做」。 為免衝突加劇,以色列檢察總長曼德爾貝特出手介入,司法部决定推遲審理是否驅離巴勒斯坦裔家庭一案至少兩周,將在30日內安排新的日期。外界認為,以方此舉意圖拖延時間;有面臨驅逐的巴人對法院决定感樂觀,揚言不會放棄上訴。
美國最大一條由成品油運輸管道所屬營運商「殖民管道公司」(Colonial Pipeline)本月7日傳出遭到黑客網絡攻擊,公司決定把部分系統下線以控制情况,因而暫停所有管道運作,至今仍未恢復正常運作。考慮到供油問題,拜登政府9日晚間宣布,包括華盛頓、紐約在內等東岸18個州進入緊急狀態,暫時取消公路運油限制,以確保燃料供應管道開放。 緊急狀態令下,當局將放寬多項針對運送汽油、柴油、飛機燃料及其他精煉油產品車輛的道路管制。「殖民管道公司」表示,正與執法部門、網絡安全專家及能源部合作,又指四條主要管道仍未復運,但部分分支已恢復正常運作。 美商務部長:類似網攻愈來愈頻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9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拜登政府非常重視事件,正與公司、州份及地方政府合作,協助「殖民管道公司」盡快恢復運作,盡力避免更多燃油供應受今次事件影響,暫時未知甚麼時候可以恢復運作。她又認為,針對美國商業及基建的網攻已被廣泛使用,亦變得愈來愈頻繁,呼籲國會盡快協助私營機構去應對未來攻擊。 綜合外媒報道,受影響的石油運輸管道長達8,851公里,每日運送250萬桶石油,由德克薩斯州輸往新澤西州,佔美國東岸燃料供應45%。專家預計,燃料價格10日可能會上漲2%至3%,但情況若持續下去,影響會糟糕得多。
全球第四大富豪、美國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與妻子梅琳達上周宣布結束27年的婚姻關係,震驚全球。《華爾街日報》9日引述消息人士指,梅琳達在2019年已經開始諮詢離婚律師,而離婚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梅琳達對蓋茨與涉嫌强迫多名少女賣淫的美國富豪愛潑斯坦的關係感到不滿。 66歲的愛潑斯坦被指為名人安排性派對,包括引誘未成年少女進行非法性交易,2019年被判入獄,同年8月在獄中自殺身亡。報道指出,蓋茨在2011年與愛潑斯坦首次會面,蓋茨夫婦2013年更在紐約寓所會見愛潑斯坦,討論慈善事業。梅琳達其後告訴友人,對該次會談感到不快,部分熟識蓋茨夫婦的人士更稱,梅琳達對蓋茨與愛潑斯坦的關係感到「憤怒」。 《紐約時報》早前報道亦指,蓋茨曾數次與愛潑斯坦會面,並曾在愛潑斯坦位於曼哈頓的豪宅度過一夜。而蓋茨的發言人當時說,蓋茨是為了其慈善事業而與愛潑斯坦會面。 據報梅琳達對蓋茨和愛潑斯坦的關係感到「憤怒」。(美聯社圖片)
美國白宮疫情首席顧問福奇認為,美國的新冠死亡病例數毫無疑問被低估。據《國會山報》9日報道,福奇當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訪問,被問到華盛頓大學日前公布的研究估計,全美國超過90萬人死於疫情,遠高於官方公布的58.1萬多人。福奇回應說,90萬這個數字較他認為的多,「但我認為毫無疑問,我們一直在低估(死亡病例數)。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歷史性的大流行病,這種情况我們已經有100多年沒見過了」。 根據Worldometer實時統計數據, 截至10日上午6時30分左右,美國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33,475,283例,累計死亡病例接近60萬例,達595,811例,兩項數字都是全球最高。 (美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