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未見緩和,當地醫療系統及設備持續短缺,感染及死亡人數持續上升,最新一日感染人數再多逾38萬,新增3,780人死亡,打破單日死亡人數紀錄。反對黨呼籲政府實施全國封城,不過考慮到對經濟影響,總理莫迪至今仍不願封城。專家預料,印度疫情將在本月中旬達到高峰,屆時每日新增病例或高達100 萬宗。 據印度衛生部5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8.2萬宗,為連續14天單日新增逾30萬宗,累計確診2,066萬宗;新增死亡病例3,780宗,為疫情暴發以來新高。卡塔爾半島電視台報道指,印度的確診人數從萬到2,000萬只用了四個月時間,比起第一宗個案到萬確診的十個月要快很多。 印度許多醫院已人滿為患,氧氣亦都用完,不少病患只能在救護車或是停車場中痛苦掙扎,最後甚至死亡,停屍間與焚化爐都不堪負荷。人間煉獄般的景象在電視和社交媒體流傳,印度儼然成為大型火葬場。
在全球聚焦印度疫情之時,毗鄰印度的尼泊爾疫情亦急劇惡化。5月2日至4日,尼泊爾每日新增病例已連續三天突破7,000宗,連創紀錄。嚴峻形勢下,尼泊爾醫療系統已超出負荷,火葬場亦因疫情爆滿。 尼泊爾醫生潘迪警告「尼泊爾正在變成一個迷你印度」。 據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報道,人口不到3,000萬的尼泊爾,疫情曾在今年2月至3月趨緩,日新增病例數保持在50至100宗之間。然而隨著印度第二波疫情大暴發,尼泊爾疫情也陷入持續惡化。該國流行病學和疾病控制中心主任鮑德爾(Krishna Prasad Poudel)指出,從印度歸國人員是尼泊爾病例激增的部分原因,而開放的市場、擁擠的公共場所及人們在聚會時忽視防疫舉措,都是導致新一波疫情的因素。 尼泊爾政府已收緊防疫措施,包括禁止所有國際航班往來,全國77個縣已有25 個縣實施了全部或部分封鎖。總理奧利(K.P.Sharma Oli)3日請求「鄰國、友好國家和國際組織」予以幫助,當地官員已就疫苗與中俄等國展開磋商。 珠峰累計17 人染疫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地疫情已擴至珠穆朗瑪峰,位於尼泊爾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於4 月22 日出現首名新冠病患,隨後愈來愈多登山者出現咳嗽和發燒等病徵。這些患者都被送往加德滿都治療。截至5 月4 日,珠峰大本營的工作人員已收到17 宗確診報告。不過,尼泊爾當局至今否認珠峰大本營出現確診個案。外界擔憂,政府官員看輕疫情嚴重程度,擔心一旦「封山」會影響收入。 尼泊爾火葬場爆滿,工作人員在一處廟宇旁焚燒新冠死者遺體。 (美聯社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周二(4日)表示,希望在下月訪問歐洲期間,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晤。消息稱,白宮與俄羅斯政府正為美俄首腦峰會在第三國舉行磋商。拜登下月展開上任後首次外訪,尋求恢復跨大西洋的聯繫。 他下月11日至13日將參加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其後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與歐洲領導人會晤,並於下月14日參加北約峰會。 拜登在白宮向記者表示,下月與普京舉行峰會「是我的希望和期待」,又指他們正在為此而努力。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上周五(4月30日)曾與俄方溝通,但美俄首腦峰會的時間及地點暫未有定案。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當日亦與普京通電話,提出可在維也納舉行美俄高層級會談。(美聯社圖片)
正在英國倫敦參加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3 日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談及3 月在阿拉斯加舉行的中美高層會談,他表示中美雙方直接對話,其中涵蓋對抗性、競爭性和合作性,這些特性也是兩國關係的特徵;美國方面一直希望能够與北京進行明確對話,以免造成雙方的誤會和誤解。 布林肯指出,中美目前並非處於「冷戰」關係,而是競爭和合作並存,美國將從各個層面與中國接觸,並以得到結果為重點。 此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與了美國總統拜登發起的領導人氣候峰會,布林肯認為這是中美可以合作的很好典範。此外,他重申,多年以來,美國一直支持「一個中國」政策。(美聯社圖片)
歐盟執委會周二(4日)表示,鑒於歐盟與中國因新疆人權問題互相制裁後外交關係惡化,歐盟委員會實際上已「中止」尋求歐洲議會批准歐盟與中國達成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執委會執行副主席東布羅夫斯基斯(,圖)當天接受採訪時稱,目前歐盟與中國互相制裁,中方制裁對象包括數名歐洲議會議員,「當前形勢顯然不利於批准該協定」。他也表示,是否批准投資協定,取决於歐盟與中國關係如何發展。 《中歐全面投資協定》經過長達七年談判, 最終在德國推動下, 於去年12月底達成,但在歐盟方面仍需歐洲議會表决通過。(美聯社圖片)
以色列總統府周三(5日)凌晨發表聲明說,現任總理、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領導人內塔尼亞胡未能在周二午夜的最後期限前成功組閣,已將組閣權交還以色列總統里夫林,里夫林周三就新政府組建事宜聯繫議會各黨派。若僵局持續的話,以色列兩年內或面對第五次大選。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以色列有關法律,在內塔尼亞胡組閣失敗後,里夫林可授權議會另一黨派領導人組建政府。若新的組閣人選無法按期組建政府,里夫林將直接把組閣權交給議會。任何一名議員只要能在21 天內獲得至少61 名議員的推薦即可獲得組閣權,否則議會將自動解散,並再次舉行議會選舉。 以色列已於3 月23 日舉行議會選舉,為該國兩年內舉行的第四次議會選舉。4 月6 日,里夫林正式授權內塔尼亞胡組建新一届政府。 以色列議會實行一院制。法律規定,獲得議會半數以上議席的政黨可單獨組閣。由於中小黨派林立,以色列歷史上從未出現單一政黨組閣情况。 內塔尼亞胡未能在規定期限內組建政府,以色列或需面對兩年內第五次選舉。 (美聯社圖片)
「經過深思熟慮,且為了我們的關係做了大量思考和努力後,我們决定結束我們的婚姻。」美國微軟公司共同始創人比爾蓋茨與妻子梅琳達周一(3 日)宣布離婚,但未來會繼續合作慈善事業。消息震驚各界,外界關注身家逾1,300 億美元的蓋茨如何與梅琳達分配財產。而他們居住的華盛頓州是美國九個實行夫妻共同財產制的州份之一,或意味二人共同擁有婚姻期間獲得的大多數財產,離婚時將平均分配。 現年65歲的蓋茨與56歲的梅琳達3日下午在推特發表聯合聲明,宣布結束27年的婚姻。聲明表示:「過去27年來,我們養育了三名非凡的孩子,並創立了一個在世界各地運作的基金會,以幫助所有人都能擁有健康、豐足的生活。我們仍然懷著對這項使命的信念,並將在基金會中共同努力。 然而,我們不再相信我們能以夫妻身份在生命下個階段中共同成長。在我們開始新生活時,請給予我們的家人空間和隱私」。 資料顯示,蓋茲1975年與其他人共同創辦微軟,1994年與梅琳達步上紅毯,二人育有三個孩子——25 歲長女珍妮花(Jennifer),21 歲兒子羅里(Rory)和18 歲的小女兒菲比(Phoebe)。長女珍妮花3日也在Instagram發文表示,家人正在經歷一段「充滿挑戰的時期」,自己仍在學習如何為自己和家人提供最佳的支持,感謝外界理解他們需要隱私,邁向人生下一階段。 梅琳達提離婚未要贍養費 據美國八卦新聞網站「TMZ 」取得的離婚文件顯示,梅琳達3日向華盛頓州金恩郡高等法院提交的離婚申請書,要求法官在兩人「協議分居期結束後判決婚姻終止」,理由是婚姻出現「無法挽回的破裂」。報道指出,離婚文件中並未列出這項「分居協議合約」,但顯然兩人已經分居一段時間。 兩人分居原因尚不清楚,但梅琳達曾在2019年結婚25周年紀念訪問中表示,他們的婚姻「極難」經營,還說蓋茲經常每天工作16小時,很難抽出時間陪伴家人。而蓋茨2020年辭去微軟董事及「股神」巴菲特旗下投資公司巴郡的董事職務,部分原因是他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家人。離婚文件同時顯示,蓋茲和梅琳達並無簽署婚前協議。此外,梅琳達未要求贍養費,但要求法庭明年4月召開離婚庭,不過雙方通常會在開庭前達成協議。 財產分割細節尚不明朗 美國《福布斯》網站指出, 由於蓋茨夫婦資產規模巨大,這次離婚財產分割或是繼全球首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後,史上最貴的離婚案件。當時貝佐斯身家達1,372 億美元,前妻麥肯齊最後得到358 億美元,一舉躍居全球第三女富豪。 外界關注蓋茨夫婦離婚所面臨的龐大財產分割問題,是否會導致蓋茨財富縮水、梅琳達是否躋身女性富豪排行榜? 目前尚未有明確信息披露兩人資產將如何分配,但預料蓋茲的財富可能比貝佐斯的更難分割,因為貝佐斯的財富大致集中在亞馬遜持股,而蓋茲的財富雖然最初是源自微軟,但蓋茲多年來已將多數微軟持股轉進他和梅琳達聯合創辦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且從他去年離開微軟董事會後,就再也未披露現有持股量。 「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已是全球最大慈善基金會,擁有約1,600名工作人員、500億美元資產,每年在全球公共衛生和教育等領域注投大量捐贈。基金會發聲明强調,離婚對蓋茨和梅琳達的慈善事業不會有太大影響,「雙方仍會維持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的共同主席和理事職位」。 若無協議或「五五平分」財產 雖然蓋茨已將大筆資產捐給基金會,但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榜顯示,截至3日,蓋茨個人擁有的財富,仍高達1,305億美元,排行全球第四。有報道指出,由於蓋茲與梅琳達目前居住的華盛頓州,採取夫妻共同財產制度,他們的財產很可能面臨「五五平分」的狀况,包括平分遍及五州的物業、私人飛機、達文西的手稿和一批豪華汽車等,或影響蓋茨在全球富豪榜的排名。 此外,蓋茨亦是全美最大的農地擁有者,在18個州中擁有24.2萬英畝的農地。蓋茨還通過其個人公司Cascade Investment 進行多元化投資,並持有包括四季連鎖酒店、加拿大國家鐵路公司和加拿大最大的汽車連鎖經銷商等公司的大量股份。而梅琳達擁有公司, 主要投資與女性經濟賦權相關的問題。如果她在離婚財產分割中獲得一部分微軟股份,未來可成立自己的基金會或直接向她支持的事業捐贈。
菲律賓總統迪泰特周一(3日)接種首劑由中國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迪泰特親信、參議員克里斯托弗.高(Christopher Go)在Facebook 分享迪泰特接種新冠疫苗的影片,顯示衞生部長杜克(Francisco Duque)為迪泰特注射疫苗。現年76 歲的迪泰特在片中表示,自己打針後感覺「不錯」。他早前已表明希望接種國藥疫苗,但其醫生需時評估他可以接種哪一款。 菲律賓近期疫情快速反彈,截至當日確診病例已超過106萬宗。當地3月1日正式啟動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現已授權使用多國疫苗,截至本月1日,已接種超過160萬劑疫苗。(互聯網圖片)
七國集團(G7)外長會5月3日在英國倫敦舉行之際,美國務卿布林肯與英國外相藍韜文舉行雙邊對話,並出席聯合記者會。布林肯指出:「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圍堵中國或壓制中國,我們要做的是捍衞以國際規則為基礎的秩序,而我們這些國家數十年來已為此投入不少心力。」除了中國,布林肯亦談及朝鮮、俄羅斯、阿富汗及緬甸等議題,指美國希望與俄羅斯維持比較穩定的關係,不過這相當程度取決於俄羅斯決定如何行動; 至於朝鮮, 布林肯在希望朝方把握機會,透過外交途徑打破核問題僵局。藍韜文則指,有需要捍衞西方的價值觀,要中國作出承諾,無論是在《中英聯合聲明》中對香港的承諾,以及更廣泛的承諾。(美聯社圖片)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東南面一條高架橋3日晚發生坍塌,導致一列行駛中的地鐵列車直接出軌並墜落地面。網傳影片可見,列車車廂呈「V字形」斷開兩截,橋下多輛車閃避不及遭壓中,造成至少20人死亡,70人受傷,死者包括兒童。當局接報後,救護車迅速到場將傷者送往市內醫院,數百名消防人員和民防人員努力挖出廢墟,尋求生還者。 初步報告顯示,當時一輛汽車撞上了高架橋的支撑柱,導致高架橋坍塌。據悉,事發線路是外交部長埃布拉德出任墨西哥城市長時修建,該項目當時出現長時間的工程延誤和設計問題。埃布拉德及擔任墨西哥城市長兩年多的欣鮑姆,被視為總統奧夫拉多爾的有力接班人,分析指今次事故可能打擊到二人的仕途。(美聯社圖片)